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南方日报:3G决策忽略普通消费者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11:06 南方日报

  2005年年末,信息产业部终于发布了中国3G(第三代移动通信)已到决策时机的消息,一块新的产业蛋糕似乎就要摆上台面,业界大佬们也纷纷拿出刀叉,准备大快朵颐。但这块蛋糕真的这么好吃吗?

  在过去几年等待3G发牌的过程中,一个经典的真实笑话曾经在业内广为流传。话说2002年,日韩联手举行世界杯,前信息产业部某要员在杯赛期间访问韩国,韩国电信部门为
了表现其在通信技术上的领先成就,特意用3G手机的手机电视功能展示球赛的现场转播。此要员看完后在赞叹技术先进之余也提出了一个疑问:“球赛是挺好看,可是怎么看不到球呢?”

  球在哪里?此问一语中的。缺乏基于3G技术的“杀手级”应用,这是目前中国3G乃至全球已经启动的3G市场都必须直面的问题。何谓“杀手级”应用?用通信行业的术语解释,就是能被用户普遍接受的应用服务,例如短信、彩铃之类,人人都会用,人人都想用,最重要的,其还要具有的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只有在手机平台上才能发挥最大优势。

  而现在被业界热炒的一些所谓3G应用中,这种不可替代性相当稀缺。以手机电视为例,首先并非人人都想用,其次限于手机屏幕的尺寸局限,还谈不上好用,最重要的,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多样化发展(譬如WiFi的普及和WiMax的崛起等),手机电视并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另一个大热门“无线音乐下载”也有同样的遭遇,手机能播MP3,人人欢迎,但是谁说MP3一定要通过手机下载呢?用电脑下载然后再传到手机里就不行吗?

  缺乏“杀手级”应用互动的3G网络,只能是技术的单纯升级,这样的一块

蛋糕,含金量显然有限。但是为了这块蛋糕,我们要付出何等的代价呢?据国际电信资讯机构的统计,以中国目前的网络覆盖规模,建一张采用主流技术WCDMA的3G网络至少也需要5000亿元的投入,而每年的维护成本也将数以十亿计,如此的投入,但是却仍然只能以语音作为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段,其盈利前景可想而知。

  对此,国内电信行业的知名“炮手”阚凯力教授在近段时间已经数度预警,称2006年中国如果上3G的话,必亏无疑。在年初的SK电讯MBA新年论坛上,阚凯力更是五问中国电信、

信息产业部等要员:“3G将从何盈利?”事实上,目前已经在全球其他地方启动3G服务的运营商中,除了韩国的部分运营商外,鲜有盈利者。

  当然,还有不少电信专家坚持市场是需要培育的观点,并以“移动梦网”为例,指出如果没有当年的坚持培育,也决不会有近几年短信市场的高速繁荣。但是“移动梦网”和3G建网真能进行对比吗?移动梦网是一种增值服务,可以分地域、分阶段地发展和推广,风险可掌控的程度颇高,而3G建网则是一项基础设施工程,电信网络从来就具有全程全网的特点,如果不能在建网阶段就形成高覆盖率,就难以吸引用户入网。

  应用需求的瓶颈和建网成本的压力还只是中国3G发展难题的表象,在更深的层次上,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将来是以市场为导向还是继续以政策为导向更加耐人寻味。在目前整个3G推动的进程问题上,政府决策仍然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而代表市场的消费者的声音则被相对忽视。中国的普通消费者真的需要3G吗?似乎业界的关注度并不高,电信专家们更多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指出网络升级的必要性,而电信设备商则把尽快卖掉自己手中的设备作为主要目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