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评论:思科未来的几大变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08:03 eNet硅谷动力

  【eNet硅谷动力专稿】最近,网络设备巨头思科迎来了它的21岁生日。在过去21年中,这家公司从一家小型的创业公司成长为网络世界的王者。然而,经历了90年代的疯狂扩张和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的萧条,思科在其发展道路上已经步履维艰。

  尽管思科仍然掌握着网络世界的话语权,但是很明显,跟IBM和惠普一样,它也摆脱不了盛极而衰的命运。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在,思科的未来充满了变数。

  高价策略产生的危机

  现在华尔街的许多分析师,无一例外地对于思科的盈利能力表示担心。专家们的预测,显然是有市场依据的。在路由器和交换机这两个网络设备最重要的市场,思科已经尽显疲态。在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思科高昂的产品价格,使得其利润一直保持在高位。虽然促成了财务报告的短期辉煌,但是市场逐渐被众多低端厂商蚕食。

  事实上,高价策略作为思科的一贯作法,曾经大力推动了思科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在网络经济处于发展高峰时期,虽然众多创业公司纷纷采取了低价销售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策略,但由于思科在网络设备市场得天独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依然坚持着自己的高价策略。

  然而,这种做法是以商誉作为代价的。由于思科公司预计市场需求不会在短期内回升,如果采取低价措施势必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上的业绩。为此,思科采用更高价格策略来防止收入大幅度减少。然而,在如此艰难的经济环境下推行高价格策略,这恐怕算不上是明智之举。

  一些互联网运营商认为,思科价格居高不下是置客户的利益不顾。这不仅会影响其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会因此分流一部分新兴的中小企业客户。由于中小企业受资金的限制,其在设备采购上必然会选择质量相当而价格更优的产品,而思科价格却一直高高在上,这必然使其另谋他路。

  事实上,思科如果不在价格策略上做出调整,今后面临的处境将更加艰难。而就现在来看,思科不管在口头上还是实际行动上,都从未表示过降价的诚意。对于他们而言,这将是他们未来的最大隐忧。

  竞争来自全球厂商

  很多市场调查公司的统计数字表明,思科正在逐步丢失其市场份额。在最新的IP技术方面,Avaya公司的产品更具

竞争力;传统的网络产品市场上,Netgear公司挑起的价格战令人触目惊心。北电网络的强势介入,中国的华为和3COM的异军突起,思科正在面临着来自全球厂商的合围。

  正是因为思科的高价策略,使得网络设备市场的竞争格局陷入混乱格局,新的生力军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北电网络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过去的12个月间,北电网络对其产品进行了整合,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尤其是IP电话设备。

  全球第二大PC厂商戴尔,悄无声息地占领了低端交换机的一部分市场。戴尔进军线路交换器市场近2年来,已使得该产品价格明显下滑。而随着网络设备市场的日益成熟,价格将成为客户考虑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思科根本不是其这方面的对手。

  戴尔在中低端市场,尤其是中小企业客户,对性价比的看中更多地集中在价格方面,性能并不是采购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戴尔的中低端交换机刚刚推出,其市场份额就迅速提高,也给思科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短期内思科最大的威胁,是中国的网络设备制造商,华为公司无疑是其中的代表。而3Com与华为的联手,更是对思科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他们两家合资公司呈现在思科面前的将是完整的产品线、比思科低三成的价格以及3Com在欧美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及广大销售渠道。

  在数据通信领域,路由器、交换机市场上华为数据通信产品一路攻城略地;而3COM在中低端交换机、家庭网络设备等市场有着较强的优势。市场上的表现说明了一切,思科明显能感受到华为和3COM带来的巨大压力,以至于钱伯斯都不得不承认,思科未来必须接受华为和3COM的强力挑战。

  由于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而思科在这两大市场的增值空间已经非常小,所以思科将其希望寄托在存储器、安全产品等快速增长的新市场上。然而,事实证明思科在新兴市场的开拓上也并不尽如人意。

  虽然这些新兴市场在快速增长,但是它们所产生的收入,对于如此庞大的思科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这些新兴业务不可能在两到三年内为思科带来大笔收入,短期内反而需要动用公司在股市上的大量现金流。

  从长远来看,现在的优势项目,两三年后未必能够开花结果,而回报周期长,风险则越大。花巨资投入几年后还不知道能否盈利的项目,思科无疑是走了一招险棋!

  致命的并购游戏

  在思科最风光的时候,美国《商业周刊》曾经连续四年把钱伯斯评为“世纪最佳并购大师”,在他的企业哲学里,并购与赢利无异。这个星球上一次性能吞下六个公司的只思科一家,别无分号。

  在过去的8年中,思科成功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企业发展模式:收购艺术。通过收购,思科把众多具有技术或者产品特色的公司招至麾下,从而有效地带动股价攀升,同时,思科又利用股价膨胀带来的资金,收购更多的公司。

  很多人能举出很多跨国巨头在合并后轰然倒下的例子,而没有哪家公司比思科更好地代表了兼并与收购的新世界。在过去的7年中,思科仅在收购项目上的开支就高达200亿美元。其中钱伯斯参与的最快的收购谈判只花了不到24小时。

  但后来,钱伯斯还没能来得及把那些收购来的小公司们好好的梳理并整合进思科的价值体系,

证券分析师们乐观的愿望就迅速化为了泡影。而这些并购案—其中往往包括一些不惜成本的高额并购案例,留给了思科一些不得不认真思考和尽快解决的问题:所有在经济高涨时期引进的新技术和人员,以及错综复杂的新事业,在还来不及充分消化的时候,必然要成为思科在经济浪潮衰退时的沉重负担。

  这些也是思科过于自信带来的后果。虽然思科拥有先进的预警系统来预测市场的变化,但在连续40个季度的持续业绩增长的喜人局面下,思科的管理层实在难以下决心主动放缓自己的步伐,并认真总结自己内部的问题。

  由频繁并购带来的产品线过于繁杂、经营成本高居不下、技术方向条理不清等等问题,在思科在网络市场上最风光的时候被掩盖了。现在思科的境况不佳,埋藏很久的隐患就被激发了出来。当年的疯狂并购催生了思科辉煌的统计数字,也带来了华尔街股市上连续几年的辉煌,然而现在思科不得不为频繁并购带来的消极影响买单。

  尽管思科仍然是网络设备市场无可争议的王者,但是它肯定摆脱不了盛极而衰的命运。围绕在它周围的光环已经开始慢慢褪去,现在的思科不得不承受疯狂扩张带来的巨大压力。

  从公司成立到现在,思科用21年时间完成从一个创业小公司到网络帝国霸主的角色转变。然而面对未来,思科肯定会经历从颠峰慢慢滑落的衰变过程。尽管包括钱伯斯在内的许多人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心理落差,但这确实是他们无法回避的事实。

  作者:沧浪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