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韩国电信联手阿尔卡特欲称霸移动宽带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09:31 eNet硅谷动力

  作者:陈登

  【eNet硅谷动力消息】美国东部时间12月11日(北京时间12月12日),据海外最新消息,韩国最大固定宽带服务运营商韩国电信及法国的阿尔卡特公司表示,他们将建立一个联合研究中心,以求在最近才通过鉴定的无线宽带服务WiBro中取得领先地位。

  这两家合作伙伴将建立一个名为“WiBro本体中心(WiBro Reality Center)”的研究中心。两家表示,将在此研究中心中进行在WiBro基站与WiBro移动设备之间的兼容性测试,并证明WiBro相关设备及服务的范围。

  该研究中心的破土动工计划将于明年春季开始。新的研究中心将帮助这两家公司联合开发新型移动宽带应用程序。其它韩国电信设备

开发商还将参与到向全球扩展WiBro服务的行动中来。

  韩国电信表示,将集中推出一系列新的WiBro相关解决方案来帮助订户能够更轻松地连接到新的移动宽带服务中。阿尔卡特公司表示,将为此提供所有基础设施,其中包括有线及无线服务接入设备以及核心网络工具。

  这两家公司并没有表示将对此项目具体投资多少资金。

  上月,韩国电信宣布将在明年中期全面推出WiBro服务。此3.5G移动宽带服务,即所谓的移动WiMax技术,基于IEEE802.16规格的802.16e标准。而被英特尔公司支持的固定WiMax技术则使用了IEEE802.16规格中的另一个标准802.16d。在近期,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批准了802.16e标准。

  与固定WiMax技术不同的是,WiBro技术允许订户在网络覆盖之间移动时能够保持对互联网的连接。理论上,WiBro订户能够在75英里每小时的移动速度之下获得10M的下载速度。

  韩国电信便携式互联网业务部高级经理洪元标说:“通过将双方业务的联合,我们将能够最大化两家公司的合作优势。我们深信两家公司一定能够取得移动宽带业的顶尖位置。”

  韩国SK电信公司也开发出了WiBro的基站设备。韩国计划自2006年春推出基于WiBro的移动版高速互联网服务,据悉SK电信公司现已在釜山进行传输测试。由于WiBro技术在美国也已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SK电信公司希望能向美国通信运营商提供产品。

  SK电信公司一名执行官说:“业界对WiBro寄予的希望之所以越来越高,原因在于不仅是固定通信领域,在移动通信领域也有望实现WiBro服务。面向移动通信领域的WiBro系统今后将在全球得到应用。我认为不仅是美国,其他地区的需求也将不断提高”

  WiBro技术与WiMAX技术同是基于IEEE 802.16系列技术的无线互联标准。WiBro技术能支持设备在以每小时37英里速度移动时,在0.6英里范围内进行最高每秒3M的数据传输。与WiMax技术相比,WiBro技术在移动接收性能上表现更佳,但在适应更大的传输范围方面则不如WiMax技术。

  韩国电信明年上半年完成WiBro网络的部署,其运营模式的建立将对全球有志于宽带无线运营、特别是 WiMAX 运营的运营商产生重要影响。一直以来,从全球范围来看,对于WiMAX技术的一个重要顾虑就在于担心WiMAX技术会象WiFi技术那样缺乏一种良好的盈利模式。而韩国电信已经迈出的这一步必将增强WiMAX技术制造商和运营商的信心。虽然从技术的角度看Wibro技术和WiMAX技术两种具有竞争关系的技术体制。但是他们业务特征是类似的,比如WiBro技术和WiMAX技术同样都具备在移动状态下的高速数据接入能力。因此,WiBro技术的运营模式对于 WiMax技术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意大利电信公司前不久也宣布与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宣布了一份合作协议,将在于明年2月10至26日举行的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期间测试运行新的WiBro移动网络。正在努力争取更大移动市场份额的意大利电信公司表示自己将是欧洲首家提供WiBro无线宽带服务的公司。

  韩国是WiBro无线宽带服务的先驱者,上月当三星电子公司推出一款为WiBro无线宽带网络设计的新手机时,该国也同时在公共汽车等场所测试一项WiBro服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