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人民邮电报:3G走出躁动 走向平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 15:41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最热的时候,全球顶级运营商欲得3G牌照而给出天价;最冷的时候,某3G运营商一天亏损一个亿,有的运营商已不堪3G重负,把牌照又退给政府。和互联网一样,3G的前进道路经历了巨大的落差。

  现在,由于有持续不断的巨额投资和数以万计技术人员的努力,终于把3G的技术基础夯实。用户定位逐渐明确,业务模式初步成型,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共同培养和激发下,
宽带移动数据业务需求终于被唤醒,3G走出躁动,开始稳步向前发展。虽然广大设备商以及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仍然对3G充满期待,但是最终面向用户的运营商的心态已经比较平和,这种平和的心态已经蔓延到了整个产业。

  ——3G应用规模稳步扩展。截至2005年5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cdma20001x用户数为1.398亿、cdma20001xEV-DO用户数为1620万、WCDMA用户数为2620万。3G总体用户数较去年同时期相比有大幅度增长,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WCDMA的整体发展没有达到人们事先想象的爆炸式态势,但已进入到规模发展阶段。2005年前5个月,全球WCDMA新增用户数达1000万。WCDMA新增用户的60%以上来源于亚洲。cdma2000用户在近期内稳步增长,其用户主要分布在韩国和日本。3G终端和系统设备经过了多年的试商用、商用后,产品日益成熟,已进入到规模商用阶段。3G运营商在网络规划和优化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增强业务创新能力,并快速提升整体业务

竞争力

  ——移动网络演进思路清晰。从技术层面来看,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在核心交换层,传统的电路交换将逐渐被分组交换替代,主流的分组交换技术为IP技术。以个性化、人性化的接入层面亲近用户是网络发展的方向。移动通信网络从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的步伐相当稳健,在坚持IP化方向的同时也考虑到现有大量的电路交换网络基础。业界已经推出了不同的方案,移动软交换技术已经全面成熟,并且成为全球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切入3G的关键点。

  ——移动终端不再是瓶颈。截至2005年5月,WCDMA终端数目已达到179款,其中45款为NTTDoCoMo特定标准。cdma20001xEV-DO的终端约110款,其中85款集中在韩国。终端数目和整体性能提高迅速。终端已经不再是3G发展的滞后因素。手机的功能日益丰富,运营商和终端厂商吸取了以往的经验,着重于3G终端的研发和推广,并利用终端进一步推动3G业务市场的发展。

  ——移动增值业务将低开高走。虽然宽带增值业务将最终取代话音成为主流的趋势被广泛认同,但3G的最初盈利点仍是话音业务,增值业务对收入的贡献很少。为了实现增值业务的“低开高走”,需要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运营商加倍的努力。移动业务应用需要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业务应用种类需要更为丰富和个性化,质量要求更高。通信服务的价值链也应该进一步拉长、细分和开放,形成新的、开放式的良性生态环境。业务应用开发和提供将适应此变化,以开放API接口的方式替代传统的封闭式业务开发和提供模式。移动通信业务的繁荣最终把希望寄托在移动

信息化领域,其中关键的一点是用户对移动通信的深度需求。

  ——3G不排斥其他无线技术。无线通信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各种无线技术互补发展,各尽所长,向接入多元化、网络一体化、应用综合化的宽带化和IP化及多媒体化无线网络发展。其中,移动通信被作为主导型技术,承担对全球广泛无缝覆盖的任务;而WLAN、WiMAX、UWB、MBWA等宽带接入技术,将因其各自不同的技术特点,在不同覆盖范围或应用区域内,与移动通信网络形成有效互补。

  从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业界在驾驭3G向前发展的问题上已经具有了足够的控制力,并且对3G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加清晰而准确的定位。可以预见,3G以及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谈技术对现实的改变作用是需要盈利模式的,盈利模式也不是“空中楼阁”,是建立在用户需求基础上的。从这点来看,3G能够走出躁动,走向平实,才是还原了3G的本来面目。

  (方元 人民邮电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