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第二代IP技术领跑企业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 15:11 通信产业报

  作者:伊佳

  现代企业的分支机构往往遍布世界各地,办公模式的移动性和灵活性要求日益增高。单独维护语音和数据网络使得企业的成本大幅度提高,而且维护单独网络不甚方便、效率不高。基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IP语音技术。

  而随着企业对IP技术需求的提高,复杂的应用环境为IP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企业提供简单、灵活、移动性强的信息系统成为设备制造商的主要课题。近日,西门子数字程控通信系统有限公司(SBCS)在“HiPath整合商务解决方案”客户大会上,展示了其第二代IP(2gIP)通信科技,为新一代企业网勾勒出更加光明的未来。

  市场催生第二代IP技术

  回顾国内通信网建设的经验,大多采用特定业务网承载特定业务的方式:一方面,它与传统电路交换网的建设相比没什么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网络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所以提供综合业务时还要增加额外的协调管理和网络互通的成本。因此,融合技术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IP技术为网络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在核心网中,基于IP技术的软交换技术可以将语音、数据等不同网络融合到一起。

  SBCS产品市场总监费彦认为:融合的IP网络将成为企业提升

竞争力的利器。他进一步阐述说:“今天的商务交流和活动比以往更快、更灵活,对时间的敏感度也更高,而西门子的第二代IP技术恰恰解决了、满足了这些需求。”

  继去年在国内市场推出整合了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第一代IP通信解决方案后,西门子今年的主打产品是基于集成基础设施之上的第二代IP通信应用方案——HiPath。费彦告诉记者:“该方案集合了OpenScape应用软件套装、WLAN无线解决方案、酒店解决方案和企业呼叫中心系统等多个层面的最新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企业用户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使商务流程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细分客户,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在竞争激烈的企业网市场,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如何保住现有客户,并寻找市场增量是所有厂商必须突破的问题。

  费彦认为:分析并掌握行业企业的组网特点和需求差异、针对不同需求细分市场,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贴近市场需求,赢得企业用户的认可。

  目前,西门子将国内的行业市场划分为电力、制造、金融、酒店等几个部分,并且成立专门的团队开发、订制解决方案,在行业市场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此次西门子还专门展示了他们全新升级的HiPath酒店服务中心系统。针对酒店业提供无线、统一消息服务、以及客房

数字电视(CyberTV)服务。西门子于2004年将该方案首度引入中国酒店市场。它整合了酒店运营中所有常见的通信功能,比如通话、路由、报表、唤醒和勿打搅。而且,由于HiPath酒店服务中心可与酒店的资产管理系统相联,酒店客人入住期间的关键信息数据均可通过点击快速获取。

  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

  先进的通信技术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是企业在选用和部署先进通信技术的时候,往往会不可避免地面对很多技术之外的难题,如复杂的系统集成、繁琐的日常维护、较高的技术维护水平、巨额的资金投入和周转等。针对这些问题,西门子推出HiPath整合商务解决方案,集成西门子各业务部门的整体优势,提供精准实施、外包运营及金融租赁等多种服务。

  据费彦介绍,HiPath整合商务解决方案涵盖技术咨询、需求评估、流程优化、技术架构设计、系统集成和定制、技术部署及项目管理等内容。通过西门子的专业服务,用户将能够降低投资和项目管理的风险,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整个技术设施和解决方案的潜力。而来自HiPath的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外包通信产品应用及服务的方式向企业客户提供租用服务,客户只需要为合同中所规定的远程连接的工作点付费。更重要的是,西门子还创造性地将西门子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提供的金融租赁服务引入到中国企业通信市场。企业用户可以灵活选择量身定制的租赁和付款方式来部署SBCS提供的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借助于西门子的管理服务和金融租赁服务,用户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整体拥有成本,并更好地对资源进行优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