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无线局域网:市场双路突围中国标准仍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10:54 eNet硅谷动力 | |||||||||
作者:eNet硅谷动力记者 胡滢 【eNet硅谷动力专稿】无论产品研发推广还是市场应用,2005年,中国的无线网络(局域网)发展势头均表现良好。根据国内一家咨询服务机构网舟咨询近期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的WLAN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率高达50%——该机构预计,到2008年,这一数字将达28.6亿元。
在即将过去的2005年,尽管中国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仍生死未定,但新产品不断涌现、企业级市场成熟和家庭市场持续性火爆,无一不为WLAN产业链的形成奠定着坚实市场基础。 企业产品渐成熟 2005年,企业级无线网络市场触底反弹,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而企业级无线网络产品的成熟,则为这一增长态势奠定坚实基础。 2004年,基于802.11b标准的无线网络产品占据市场主流地位,但因其较低的传输速度,难以满足用户需求。而面对802.11g标准的迅速普及,各厂商不得不清库甩货,价格战频频爆发,市场逐渐走向衰退。到2005年,基于802.11g标准产品逐渐替代802.11b产品成为市场主流。 同时,无线网络产品由单个频道各自为阵的局面向多频段多模式方向融合。双频三模产品的出现和大受欢迎,便是最好佐证。所谓双频产品,是指既可以工作在2.4GHz,又可以工作在5GHz频段上的产品;而三模产品则可以同时支持802.11a、802. 11b和802.11g标准,其以802.11a实现AP之间的连接,以802. 11b和802.11g实现覆盖。这样一来,即能利用802.11a的频宽优势为拥挤的无线网络带来充足空间,避免频道干扰。又可与广泛使用802. 11b和802.11g的用户兼容,有效降低成本,用户范围可涵盖行业、企业以及家庭用户,可谓大小通吃。 目前, Linksys、TP-LINK、D-Link、NETGEAR、SMC等厂商,均已推出802.11a/b/g的双频三模无线产品,双频三模成为无线网络产品发展的大趋势。 此外,在企业级无线产品的交换功能方面,2005年较前几年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变,WDS(无线分布式系统)功能在华硕、技嘉等不少厂商的产品中都有所体现。 MIMO(多入多出)技术的采用也使得无线网络产品的性能得到了优化,利用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容量,同时也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D-Link和NETGEAR都有采用该技术的产品问世。 虽然产品成熟只是市场快速发展的一个因素,但2005年企业级无线网络产品进步,无疑对市场的高速增长帮助甚大。 家庭市场正火爆 据市场调研公司In-Stat 8月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家庭网络市场上,无线局域网已超出落后的以太网解决方案,开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In-Stat预测称,到2009年,来自家庭网络市场的收入将从2004年的90亿美元,增长到210亿美元。 商机无限的家庭无线网络市场吸引着厂商们的目光,包括华为3Com、TP-LINK、D-Link等一批厂商都不约而同加大在这一市场的投入。“出货量要显著增加,一定要靠家庭用户这块潜在市场。” TP-LINK产品总监苏建勋曾明确向记者表示,很长一段时期内,TP-LINK的战略重点都将专注于SOHO、SMB和家庭市场,陆续推出更多整合性无线产品,增加语音、视频等功能,“打造全方位的数字家庭”。 在中国,无线SOHO的概念始于2003年,但直到2004年9月才真正启动——当时厂商急于完成从802.11b向802.11g的过渡,802.11b的产品价格下降很快,而渠道商的推广力度很大,从而刺激市场增长。 到现在,以无线路由器、AP及无线网卡为代表的无线网络产品,已经逐渐打破家用市场中Hub及有线路由器“一统江山”的局面,成为许多家庭或者SOHO一组在组建局域网时首选设备。这一特点,在2005年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年来,网络厂商们在国内市场上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也从另一侧面推动家庭及SOHO无线网络市场的火爆。华为3Com的当场刮奖、现金返还活动;Netgear的免费上门安装活动、SMC的“7天免费试用”活动以及Linksys和惠普笔记本的联合促销……近日,华为3Com又推出新一轮的SOHO网络产品促销活动,这场号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全国性大型促销活动” 再次掀起家用无线网络产品销售的新高潮。 据其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意在催动SOHO产品在国内市场得到更迅猛的普及应用”,同时华为3Com更希望通过此举进一步培育SOHO市场,“拉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而这“还只是普及SOHO市场开局的第一步”。华为3Com方面透露称,今后华为3Com还会针对SOHO市场进一步发力,“将SOHO产品的应用彻底普及开来。” 市场促销花样翻新引起的涟漪效应表现为产品价格频繁调整。春节之后,各厂商都相继进行了多次价格调整,无线产品的价格一路走低。以D-Link为例,年初其无线路由器在560元左右,到9月中旬售价为299元。而华为3Com无线路由器更是从年初的700元,下降到9月中旬的300元左右,与D-Link维持在同一价格水平线上。如此优惠的价格,对产品的销售自然是不小的刺激。 此外,由于无线产品仍处于导入期,厂商的渠道政策都比较优厚,因而虽然厂商频繁调整价格,但并未给无线网络产品的渠道商们带来太大经营风险,甚至有经销商有“调价无风险,越调价越赚得多”的说法。有了丰厚的利润,经销商自然也就不遗余力地推销产品——这就进一步催化家用网络产品市场的火爆。 “无线路由器上市一年多来,需求增长的势头非常猛,销售增长速度甚至达到40%,这是有线产品所不能企及的。”神州飞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李鹏亮这样告诉记者。在他看来,由于我国网络家用市场才刚刚起步,而无线网络产品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以及优秀的性价比,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还非常大,因此他预计,未来市场对家用网络产品的需求还将继续增长,“40%的高速增长率至少还能保持一年。” 中国标准生死未定 谈到无线局域网,不得不提及中国标准WAPI。 针对无线局域网而设定的无线传输协议WAPI由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负责起草,2003年5月12日由信产部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颁布; 2003年12月1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2003年第113号公告,2004年6月1日起,对无线局域网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如想象中顺利,WAPI不断遭到来自联盟、世界IT巨头甚至美国政府的层层施压,矛盾日趋尖锐,直至升级成为中国政府与国外产业联盟对峙的局面,而“6月1日” 的实行期限,也不得不无限期推迟。 但国家并未就此放弃WAPI。2005年,围绕着WAPI,发生了一系列艰难的商榷与“斗争”。 2月23日,参加ISO/IECJTC1/SC06/WG1/法兰克福会议的中国WAPI代表团,因为会议组织方——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JTC1)的不公正对待,愤而退出会议,并向ISO进行投诉。 在5月17日ISO在日内瓦召开的调解会议上,ISO做出合并中美两大标准的决定。 8月8日,为期五天的“针对中国WAPI标准和美国802.11i标准合并特别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一会议上,WAPI和Wi-Fi来自中美的两大无线标准将由此前的对抗,首度触及合并话题;8月12日,会议结束,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9月,法国尼斯召开的两次协调会议上,两大标准依然无法达成融合的共识,协调两者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只得让这两种标准进入观察评论期,在10月开始的投票期内,WAPI将与Wi-Fi共同作为地位平等的国际标准草案进入投票程序——根据ISO/IEC的相关规定,投票结果将在半年之后特别召开的会议上宣布。 WAPI的生死再次成为一个悬念。 然而,无论半年后的结局如何,一场跌宕起伏的标准之争,已经让中国的“标准”意识大大增强,数字电视、3G、闪联、RFID等技术标准制定工作相继加速,而“中国标准”如何“做大”,也成为让国人深思的问题。 从这个侧面来看,WAPI的坎坷命运,也别有一番深意。 产品、市场和标准的三方突围,是产业“做大”的基本要素,毫无疑问,中国的WLAN产业正沿着这一方向努力,而且颇有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