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华为代表“走出去”方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 11:08 深圳商报 | |||||||||
作者:邹蓝 海外销售首度超出内销,“国际化华为”今年的成绩单令人振奋。作为深圳企业“走出去”的佼佼者,华为代表着一个正确的方向。 华为的海外成绩单是5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相当可观的。和此对应的是,华为的海
走出去是必由之路,但如何走出去却是一门艺术。直接进军欧美市场固然勇气可嘉,但是面对众多障碍,曲线前进的方式更为明智。华为便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避开西方大公司林立的发达国家市场,从发展中国家着手开拓国际市场,然后再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我们不妨看看最近的进展:11月21日,华为与国际最重要的电信运营商之一英国沃达丰签署全球采购框架协议,华为成为首家正式进入沃达丰全球供应链的中国通信设备供应商,参与沃达丰的移动网络建设;在法国,华为与LDCOM公司合作建设国家干线传输网,覆盖巴黎、里昂等法国重要城市;在美国,华为承建CDMA2000移动网络,首期网络覆盖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我们不难从这些新闻中看出,华为已经在发达国家市场与重要级对手展开较量,而且并不处于下风。 华为的价格优势是明显的,虽然这是中国产品一贯的战略。当我们不断听到纺织品受挫、鞋类碰壁、钢铁产品遇险这样的消息时,华为却是一路过关斩将。任正非说,华为能在高端市场站住脚,那是因为华为拥有全球最尖端的技术。技术制胜,华为的成功一再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基本原则。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贸易大国并非贸易强国。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波音飞机,我们不止一次听到中国出口在质上的不足。华为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标本,中国可以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的商品。 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54.9倍,年均增长16.7%。但是经贸专家们很清楚,我们的出口增幅难以为继,不仅面临高能耗和高物耗对国内资源的巨大压力,同时我们急剧上升的进口资源依存度也因国际价格剧烈上涨而不断挤压着出口企业的微薄利润。与此同时,我们的出口也出现更多的贸易摩擦。2004年,16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及特保调查57起,涉案金额共12.6亿美元,几乎涉及我国具备出口竞争力的所有产品类别。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海外市场势如破竹的华为高举“国际化”大旗,正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指明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