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短信消费防八大新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09:03 深圳特区报

  四川省广元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近日发出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提防短信消费8大新陷阱。这些陷阱为:

  1、伪装短信设圈套。当看到“今天在哪?最近忙吗?”等等看似熟悉却不知发者为谁的短信,如用户直接回复,便会不知不觉被迫订购了某些业务,白花冤枉钱。

  2、霸王短信强收费。明明没有订制任何短信,可手机上总是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然而这些消息却在免费发送了一段时间后,便成了不取消就月月收取信息费的霸王短信。

  3、网站上发送短信暗藏陷阱。一些网站利用人们喜欢到网站上去下载发送短信群发消息的心理,在逐利本能的驱使下,设下许多网络陷阱,令不少消费者花了冤枉钱,事后才知上当受骗。

  4、默认短信多收钱。一些短信发送中心承诺每条短信收费一角,一旦用户订阅时具有免提短信或闪烁短信,每条短信的收费就会变成每条5角,甚至更高。

  5、难以取消的短信。有的广告很诱人,订阅后却发现上当,想退订又发现并未告知取消方法,且无联系方式。最终找到地方投诉还要提供身份证件,有的还要求亲自到信息发送地跑一趟。

  6、免费点歌高价收费。如你的朋友135XXXX212为您送祝福,请拨打125XXXX11按了键进入点歌台聆听这份祝福,本条免费。消费者如用手机拨通提示号码,电话中会传来一段长达2分钟的开场白。在歌曲结尾,你的朋友会亲口说出祝福。当歌曲播放完毕,语音则提示:本信息每分钟收费1.5元。

  7、手机注册布满诱饵。当看到通过手机注册为本网站用户,可以免费获得……的字样,千万要留神,这很可能也是不法经营者的诱饵。在用户注册的同时,这些网站通常会要求用户回复确认号码,但服务提供商可能借此给用户悄悄订阅了某种短信服务,并且每月收取一笔不菲的短信费。

  8、互动短信套钱。一些电视的栏目常搞发短信参加竞猜中大奖活动,但不标明或模糊收费标准。发一条信息被收几元甚至几十元。有些事后告知提供的是包月服务。(据新华社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