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3G专区专题 > 正文

分析:全球3G发展现状大盘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 17:59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截至2005年8月,全球有45个国家颁发了共计151张3G牌照,其中9张被政府收回,1张又重新拍卖。从区域上看,欧洲一些国家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牌照发放早,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刚开始发放牌照,有的国家还一张未发。新的3G牌照的发放地点将逐渐向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发展中国家及地区转移。从时间上看,2000年~2001年,3G牌照的发放达到高潮,近两三年来,每年全球的牌照发放量在10个左右。各国的牌照发放逐渐由拍卖方式向招标方式转移。

  3G服务呈阶梯式发展

  针对3G的应用水平、用户规模、终端成熟度、网络建设和业务使用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测评表明,全球各个地区的3G服务呈现出阶梯式发展的面貌。

  日本和韩国的3G服务最为成熟。得益于政府的推动和运营商的积极态度,这两个国家的3G产业链发展起步早,前期市场培养良好,用户也热衷于新业务。

  美洲(主要是美国)的3G服务发展比较缓慢,从全球范围来看相对落后。美国4家主要的无线运营商近期才开始提供3G业务,网络仅覆盖大城市。

  西欧移动通信市场的整体发展水平非常高,移动服务的普及率高达90%左右,传统运营商开展3G服务比较谨慎,因而3G的发展也比较缓慢。

  中东欧和东南亚的国家与地区目前大多还处于3G牌照发放期。

  3G用户分布不均

  ——从区域分析

  2004年,全球3G用户有50%在日本,近20%在

意大利,16%在英国。从地域上看,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的3G服务水平居世界前列,但该地区多数国家的3G服务仍在酝酿中;欧洲3G市场表现平平,但也有亮点,主要是意大利、英国;美洲则以美国的发展比较突出;非洲是未来将要开拓的市场。

  ——从技术分析

  到2005年8月,全球共有3G商用网211个,其中WCDMA网络78个、cdma20001XEV-DO网络21个、CDMA1X网络112个。

  截至目前,WCDMA是全球发展最快、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根据EMC和TCA的统计预测,2005年10月WCDMA的用户数将超过3500万,主要集中在日本、意大利、英国这些最早开展3G服务的国家。

  盈利模式有待完善

  早在日本和欧洲运营商刚推出3G服务时,终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WCDMA终端已有26个品牌、186种产品,EV-DO的终端产品也达156种。终端已不再是服务发展的瓶颈。

  不过,IDC在2004年的调查显示,用户对3G的认知度仍然很低,被调查者中70%不太了解3G的优势。在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比利时,49%的用户对3G不感兴趣。英国尽管有3家运营商提供3G业务,但有60%的用户表示对3G不感兴趣。

  在各种3G服务中,对收入贡献最大的仍是话音,话音收入占总收入的90%以上,但非话音业务对收入的贡献在稳步增长。未来最被看好的3G服务包括多媒体、手机电视等。

  盈利模式对3G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发展较好的运营商大都还未实现盈亏平衡。和记3G公司表示2005年年底可达到盈亏平衡,但目前仍在亏损。3G服务步入正轨的DoCoMo也还处在发展新用户和提升ARPU阶段,谈论绝对收益为时尚早。鉴于此,其他运营商对3G的投资将会更加谨慎小心。

  由于各国的市场环境不同,运营商所选取的3G发展策略也有较大差异。

  在日本,DoCoMo等运营商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服务创新取得成功。现在,日本的3G网络覆盖率已达99.7%。94%的2G用户已过渡到3G,这个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运营商和手机厂商配合设计及制造终端。3G手机的价格与2G手机类似,因此用户愿意更换手机。运营商在3G网络上推出极具吸引力的新业务,例如音乐下载、手机购物等。

  总部位于香港的和记3G公司也是全球3G服务的先驱之一,拥有

澳大利亚、奥地利、丹麦、中国香港、意大利、爱尔兰、以色列、挪威、英国和瑞典等10个市场的3G牌照,牌照花费共102亿美元,总共覆盖约1.75亿人口。该公司的3G网络建设投资已超过270亿美元。和记3G公司发展3G的策略是灵活的资费。2004年,该公司的3G用户数不足600万,今年已突破1000万。

  欧洲大多数运营商的3G服务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一是牌照费用过于昂贵,造成运营商缺乏发展后劲;二是3G市场需求不足,大约只有6%的移动用户有3G需求,而通常要在这一比例达到33%时,运营商才能实现盈亏平衡。照此看来,3G网络要盈利还需要时间。

  (陈凯 人民邮电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