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江苏三部门“严打”手机短信犯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 09:12 人民网-江南时报

  为十运会营造良好的信息通信环境 违者一律予以停机或注销经营商许可证

  本报记者 张旭 通讯员 宁公宣

  手机已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最普通、最方便的通信工具。当短信成为手机主要联络方式之一,它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一些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大量利用手机短
信犯罪的事例案件不断出现在我们的周围,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此前,上海市曾专门出台规定,对手机短信犯罪给予严惩。

  江苏也一直是手机短信犯罪的“高发带”。昨日起,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江苏银监局联合在全省组织开展打击有害手机短信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手机有害短信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规范手机短信管理,为“

十运会”营造健康良好的信息通信环境。

  背景 手机短信犯罪频现

  9月6日,扬州市民李小姐收到短信:“亲爱的用户,您于8月20日在南京沃尔玛超市消费4100元,请立即与我行核对,如有错误请致电025-868725XX。”李立即致电,表示自己近期并没有在该超市消费过,接电话女子闻听此言后表示,其信用卡资料可能被他人盗用消费,建议李小姐拨打“南京金融犯罪调查科”电话咨询。李某按照该女子提供的号码打过去后,一位自称是科长的男子告诉她,其可能已被短信犯罪集团盯上,要求李立即对信用卡实施“防盗保护措施”,要其将银行卡内余款存入另一账户。李某顿时感觉事情有些蹊跷,于是向警方举报。

  与李小姐相比,江阴的吴先生则远没有她这般幸运。9日上午接到同样一条短信后,深感事态严重的吴某未能多想,迅速将信用卡内的5万多元资金转入了该男子提供的账户中,致使5万元资金全部被盗。

  据了解,类似李某、吴某的遭遇截至9月12日南京市公安局经侦部门已连续接到近20起,报警遍及无锡、苏州、扬州以及南京本地等。

  近年来,电信业的快速发展,使江苏手机短信业务呈高速增长态势,便利快捷的通信方式也成了不法之徒牟利的工具。他们中有的利用手机短信发布

中奖信息实施诈骗,有的发布代办假证、假文凭、高利贷信息非法牟利,有的传播淫秽色情、赌博等信息获取非法利益,有的通过手机短信出售枪支、假钞、
黑车
、迷幻药等违禁物品,有的以刺激、挑逗性文字引诱用户拨打声讯电话或注册登录网站,设置短信陷阱,骗取用户高额资费等。非法有害手机短信传播范围广,影响面宽,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对此,广大群众反响强烈。利用手机短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是传统违法犯罪与高科技手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违法犯罪形式,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少数人贪图便宜、急于致富等心理,以能满足某些人特殊需求为诱饵,以不确定目标的点对点或群发方式发送手机短信,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新政 短信犯罪将被严惩

  据悉,在专项整治期间,江苏省公安机关将对群众举报或电信部门通报的有害手机短信违法犯罪活动嫌疑线索迅速组织调查,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将依法立案侦查,坚决予以打击;通信管理部门将对发现并查实的违规发送有害手机短信的本省SP运营商,依法注销其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各电信企业对通信管理部门通知的涉嫌发送有害短信的本省手机用户或SP运营商,将依法予以停机或终止经营合作;对利用有害手机短信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公安机关将会同银监部门,及时依照法律程序冻结违法犯罪嫌疑人的银行账户,并依法追缴违法犯罪活动的所有非法所得,釜底抽薪,掐断有害手机短信违法犯罪活动的资金链、利益链,使违法犯罪分子、违法违规单位无利可得、无机可乘;对涉嫌发送有害短信的外省市手机用户或SP运营商,将及时通报当地公安机关和通信管理部门予以查处。

  为坚决依法打击手机有害短信违法犯罪活动,警方希望广大手机用户在收到各类手机有害短信的时候保持警惕,不要向不明身份的人或单位汇款,不要用手机发送信用卡号码、密码或拨打声讯电话、注册登录不明网站,以免上当受骗。同时积极向公安机关、通信管理部门或电信企业举报,形成让发送手机有害短信的人员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达到共同整治这一社会“公害”的目的。

  上海 发有害短信将被停机

  与江苏相比,上海受到短信的危害严重,为此今年8月份,上海市公安局决定,从即日起,发送有害短信的手机将被停机,涉案银行账户按照法律程序予以冻结。

  一段时期以来,利用手机编发短信进行诈骗,兜售枪支弹药、假证等违禁物品,大肆传播有害信息的案件屡有发生。为打击短信犯罪,上海市公安局与有关部门联手,用新举措打击手机短信犯罪活动。即日起,市民收到此类手机短信后,可记下短信内容、发送短信的手机号码和对方提供的联系电话号码,通过拨打110报警电话或直接向各级公安派出所、刑侦队和信访部门举报。

  对经公安机关甄别、查证后符合停机条件的上海手机,通信管理部门将通知电信运营商依法对该手机予以停机,在甄别、查证过程中涉及到上海的银行或邮政账户,相关金融部门将依法冻结账户。对确认是外地手机和外地账户的,移送有管辖权的外省市公安机关查处。

  “代办各类文凭、证件、车牌,有意者请打某某手机”,“恭喜您在某公司举办的抽奖活动中赢得笔记本电脑一台,请您拨打某电话领奖”,“某酒店高薪招聘男、女公关,月薪上万元”。即日起,如市民群众收到类似短信,可向各级公安机关举报。

  据了解,一段时期以来,上海市连续发生利用手机编发短信进行诈骗,兜售枪支弹药、假证等违禁物品,招嫖、大肆传播有害信息的案件,侵害了广大市民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扰乱了该市的社会治安秩序。

  对于各职能部门推出的打击手机发送有害短信犯罪活动的新举措,昨日,上海联通公司表示,将根据公安部门的要求全力配合,打击手机短信犯罪活动。

  上海联通表示,此前公司对有害短信一直进行监管。首先,上海联通对手机短信群发数量进行监管,一旦发现短时间内从同一号码发出大量数据的非正常现象,就会立即将其限制该号码。而“枪支”、“文凭”等等关键字也都被列入数据系统“黑名单”,联通公司在人工核查时,一旦发现短信涉嫌违法,也会立即对其采取相关措施并会主动和公安部门联系。

  此外,上海联通还表示,其一直严格监管SP运营商,一旦发现其涉及违规发送有害信息,不仅面临高额罚金,也会被上海联通取消合作关系。

  案例 当事人讲述被骗经过

  “您的银行卡出问题了,如有疑问……”

  深圳王小姐于今年8月29日下午收到了一个陌生手机13559218468发来的手机短信:“您的农行卡在广州沃尔玛消费2800元,如有疑问请拨打020-62979751。”王小姐不明就里,中了这则手机短信诈骗者布下的陷阱。8月29日当晚,王小姐向深圳警方报案求救。

  9月2日下午,王小姐向记者讲述了她受骗的整个过程:

  第一步:

  一、王小姐在收到该短信后,一头雾水,自己许久以来都未去过广州,何来在广州消费一说,顿时心生疑惑,马上拨打020-62979751咨询相关情况。

  二、接020-62979751电话的是一个女的,该小姐自称是广州农行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非常和蔼耐心地与王小姐对话,并且向王小姐反复核实近期是否曾在广州消费。

  三、当得到否定回答时,该小姐告诉王小姐,可能有一个与王小姐同名同姓的人近期在广州进行了消费。

  四、随后,该小姐非常“负责任”地询问王小姐身份证的后四位数。

  五、当得知王小姐身份证的后四位数后,该小姐突然有些惊恐地告诉王小姐:近期在广州消费的那个人不仅与王小姐同名同姓,而且其身份证的后四位数与王小姐的也一致。该小姐称是不是有人用王小姐的个人身份资料在广州开户消费,更有甚者,该盗用身份资料者还于今年7月上旬在广州洗黑钱。请王小姐务必马上向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金融犯罪科报案,同时将一报警电话提供给王小姐。

  第二步:

  王小姐马上打通了“广州农行工作人员”提供的“报警电话”,接电话的一男子自称是广州天河分局金融犯罪科。

  王小姐急匆匆地向对方报了案,对方也非常有耐心地“记录”了王小姐的案情,王小姐和盘将农行的卡号、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悉数告诉了该“公安人员”。

  该男子记录完案情后告诉王小姐:大事不好!王小姐的个人资料已出现问题,王小姐的其他银行卡都可能出现了问题,请王小姐马上与广州银联联系,并提供了广州银联的服务电话。

  第三步:

  王小姐当即拨打了“广州银联”的电话。

  一接电话男子称,王小姐的数张银行卡都可能已发生了问题,请王小姐按照他指定的操作步骤到柜员机马上完成操作,“广州银联”才能通过计算机终端为王小姐的银行卡消除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

  王小姐立即前往柜员机完成广州“银联人员”指定的操作后,5000多元现金就此不翼而飞。

  回忆起受骗的整个过程,王小姐告诉记者:“我当时被吓蒙了,却忘了怀疑,现在仔细想来,所谓的广州农行、广州天河分局金融犯罪科、广州银联的电话居然全部是62打头的。”

  提醒 信用卡用户当心不明短信

  8月16日中午11:00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95533电话银行陆续接到数十个客户来电咨询,称收到不明短信,短信内容均为提示信用卡信息。建行上海市分行有关负责人提醒说,这完全是个诈骗陷阱,建行方面已经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做了报告。信用卡用户也应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据收到短信的客户称,他们所收到的短信内容为:“尊敬的建设银行客户您好:贵用户提款卡在太平洋百货消费3680元成功,如有疑问,请拨打02151082043银联发卡中心查询,谢谢”,发送该短信的手机号码为“+8613459014027”。而客户反映银行卡均未离开过身边,也未曾发生过消费。

  据建行上海市分行办公室副主任邹宇红介绍,这些犯罪分子以几大发卡银行、银联或是所谓“银行联合管理局”的名义,发送短信,称持卡人的卡号因泄露、被复制、盗用或正在被人冒用消费等,要求持卡人尽快与指定电话联系确认。一旦有持卡人心急火燎,拨打短信中所留的电话,对方可能会有看似专业的用语,要求持卡人到ATM上进行操作。如果持卡人按照指示操作,就会将自己卡上的钱转入诈骗分子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卡中,而诈骗分子得手后会迅速取款,待持卡人察觉蹊跷时,为时已晚。“犯罪分子更猖獗的是,当有客户表示怀疑时,犯罪分子还会提供021-51082947的电话,称该电话是黄浦公安局犯罪调查科的联系电话。”邹宇红说。

  据邹宇红介绍,目前还发现下列内容的诈骗短信:第一,短信内容为:“尊敬的????银行客户您好!因日前发生多起资料外泄取款卡遭复制盗领,为避免盗领,请立即与银行联合管理局联系021-3888??????。”第二,短信内容为:“??????您好!你的储蓄卡于上海好又多刷卡消费1980元成功,此笔消费将从您账上扣除。如有疑问请拨021-3888??????银联联合管理局。”第三,短信内容为:“????银行通知:贵用户取款卡正于某商场刷卡消费1980元,授权确认成功,此笔金额将从您账上扣除,如有疑问请拨021-3880??????卡业务部查询。”第四,短信内容为:“????银行通知:贵用户取款卡刚刚刷卡消费1980元,已授权通过,授权码1658。如有疑问请拨021-3888??????管理部查询。”“这些都属于诈骗短信,请信用卡持卡人保持警觉,不要相信这些短信。”邹宇红说。

  建行95533电话银行提供的信息也表明,这些诈骗短信其实手法很“老套”,上海银监局几天前已就此专门发布消息提醒。建行95533电话银行有关人士8月16日再次提醒社会公众,如果收到类似短信,应当尽可能拨打相关银行客户服务热线咨询或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建行95533客户服务中心将提供24小时电话服务,并按照热线服务人员提供的机构地址办理相关业务。另一方面,使用银行卡的市民申请相关银行的账户变动通知服务也是一种比较积极的保护方法,例如建行账户变动通知服务短信发送号码为02195533,让市民及时掌握账户变动信息,将更有利于市民的自我保护。

  这位人士还表示,希望市民一接到这类短信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就在8月14日,上海市公安局已经宣布市民接到有害短信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上海市有关职能部门将联手严厉打击手机短信犯罪活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