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WAPI难以承受之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 17:57 通信世界 | |||||||||
目前,国际标准组织正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讨论无线局域网两大标准——中国WAPI标准和美国IEEE802.11i标准合并事宜,其关系到我国无线局域网安全问题,涉及到国际大企业及我国部分IT企业的贴身利益,合并难度很大,恐难有成果。 众所周知,WAPI标准是由我国政府出面,组织一些科研机构、高校和IT企业共同制定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和其他标准最大的区别在于加入了安全标准,其一度在国内强制执行,
海外大企业都是先进行“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然后利用对知识产权的控制,抢占产业链最高端,赚取大量利润。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起步较晚,缺乏核心技术专利,缺乏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标准,只能在国际化中充当OEM的角色,沦为别人的“打工仔”。应该说,谁在技术上走在了前面,谁就有机会制定行业标准,谁制定了行业标准,谁就占据了永久的优势地位。中国DVD生产企业受制于人,每年支付大量专利费,就是因为缺乏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行业标准,这成为中国企业难以治愈之痛。WAPI则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中国对国际标准制定的诉求,表达了日益壮大的中国企业占据高端产业链摆脱被动地位的诉求,得到了几乎所有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甚至使这个技术争议问题带上了民族尊严的色彩。 笔者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国将可能拥有自己的国际标准深感欣慰,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技术上也前进了一大步。但是WAPI的发展历程注定了其得到国际认可不会那么顺利,难以承受国人对他的巨大期望之重。正如前面所讲,IEEE802.11i标准是在市场自由竞争状况下发展起来的,得到200多个国际大企业的支持,他们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发相关技术产品,得到了有效利用,整个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WAPI在安全标准上没有办法和IEEE802.11i标准兼容,缺乏具体的应用,又没有成熟的产业链,其支持者仅是国内一些实力不强的IT企业。两者力量对比太悬殊了,尽管我们一直强调WAPI技术的安全性能,但对于安全性要求不高的互联网市场,其优点却得不到很好的彰显。但是我国政府大力支持WAPI,而且西电捷通、方正等企业已经有了一些可供市场使用的互联网产品,在谈判桌上也有了更多的筹码,国际标准化组织强势介入双方争执,探讨合并也算是对WAPI的肯定。 本次会议探讨合并,且不说技术上是否可以融合,就是能够融合,那么在新标准中如何体现WAPI的安全标准,中方在新标准中又能占据多少份额的知识产权,又是许多新问题,WAPI还需要考验,其讨论结果仍有待观察。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国能够在这个问题上据理力争,对我国今后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高高新技术竞争力都有深远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