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网络融合驱动宽带向应用时代挺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 19:03 中国电子报

  目前,宽带网络融合正在引起全球运营商关注。通过一个融合的宽带网络来提供视频、话音以及数据的全业务服务,除了可以“增加收入”以外,更重要的是,运营商可以由此进一步稳定现有客户,吸引新客户的加入。那么,中国电信运营商对于宽带应用是如何理解和规划的?产业链各方准备如何对待IPTV、Triple Play等炙热的宽带应用?近日,记者就这些话题采访了相关专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剖析,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本报记者 计育青 张洪生

  固网急需破局

  蒋林涛 目前固网受到了很大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电信原来的商业模型受到了强烈冲击,原来的业务价值商业模型现在被比特流价值的商业模型冲击。这是宽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问题,如果调整不利,整个产业链都会面临险境。

  另一方面,固网的电话业务受到很大冲击。目前固网90%多的收入来自语音电话,如今却受到VoIP和移动电话的双重冲击。可是面对这样的市场大环境,固网运营商始终没有找到可以取代语音电话而成为主要业务和收入来源的新的业务,因此固网运营商亟待实现业务上的突破。目前看来,宽带业务被寄予厚望,因其高价值的特性而成为固网运营商重要的发展方向。

  唐雄燕 固网运营商正面临严峻挑战,低端客户的快速涌入摊薄了ARPU值,语音通信移动化,长途业务IP化,这些都使得固网运营商处境日趋艰难,固网收入不断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转型是唯一出路,固网运营商必须加速从窄带通信向宽带通信转型,从主要提供话音连接的服务商向提供包括内容服务在内的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下一代网络的出现,为固网运营商提供了技术转型与发展的机遇和再次振兴的希望,宽带将是固网运营商的再生之道,同时也是下一代网络和业务的基本特征,是实现综合信息服务的基础。

  宽带拯救固网

  唐雄燕 宽带业务正成为拉动运营商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宽带业务的收入占数据业务总收入的比例逐渐提高,2004年,宽带业务的收入在数据业务收入中所占比例已经超过50%。毫无疑问,宽带业务成为拉动运营商数据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与2003年相比,2004年中国宽带业务收入增长87亿元,在运营商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量中比重超过30%。宽带收入增量成为固网运营商收入增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来看,宽带市场份额逐年上升是全球的趋势。同时,Triple Play(影像、语音、数据同步传输)成为近期宽带应用的热点。研究表明,Triple Play在提高欧美市场用户ARPU值的同时,用户离网率、用户生命周期及用户净现值等数据均体现出普通电视服务及IPTV业务所不具备的优势。从数据来看,Triple Play业务在2004年对提高欧美宽带运营商收入的作用非常明显,它已经成为宽带网上极具发展价值的应用服务类型。2005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类型的企业加入了这一市场的竞争。

  不过,宽带的发展道路并非坦途,社会信息化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准都对宽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绝大多数人不愿意为宽带支付太多的金钱;国内的电脑普及率也比较低等。目前宽带收入主要来自于单一的接入费用,宽带内容和应用尚未形成新的增长点;受市场竞争的压力,接入费用不断降低,宽带ARPU值呈下降趋势;宽带业务与其占用的网络资源反差很大;我国对影视业务严格监管以及三网融合的政策障碍,妨碍了宽带业务的发展;发展宽带业务的网络与技术问题,如IP QoS与安全性的问题、接入网的瓶颈问题等;运营商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尚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商业模式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对于运营商而言都是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蒋林涛 有些人对“宽带业务是固网的未来”的观点不赞同,为什么不能说它是移动网的未来呢?我们可以将固网和移动网做一个对比。

  对固网来说,接入宽带资源理论上是无限的;固网的特点是“工作的时候不动,动的时候不工作”,工作条件比较符合宽带的应用;另外,一般使用宽带应用需要有舒适的工作条件,良好的阅读、欣赏和操作环境。而对移动网来说,在提供宽带应用上受几个条件的限制:首先移动网的带宽资源受限,这主要受限于移动的频率资源;移动终端的电池容量有限,处理器能力有限,显示屏幕也受到限制;此外,绝大多数人在移动中办公的情况毕竟还是非常少。尽管固网和移动网都向宽带发展,但由于工作环境、设备条件不同,对宽带业务的要求也不同。固网更多考虑的是高带宽、高质量、有高附加值的宽带业务,移动网更多考虑的是可以灵活机动的、有高附加值的宽带业务,两者的定位也不一样。所以说,固网的未来是一定要依赖于宽带业务的。

  中国宽带未来之路

  唐雄燕 中国宽带的未来走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宽带网络将加速发展。ADSL近年依然会是宽带市场的主力军,新一代的ADSL2+将逐步得到应用;如何改善宽带接入的服务质量、提高运行维护水平将成为关键问题,运营商在网络维护支撑系统、网络QoS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投入将会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随着Triple Play/IPTV等宽带应用的成长,ADSL提速将成为未来两年宽带接入发展的主旋律。不过除了带宽的提升外,IPTV的发展还对DSLAM和城域网组播以及内容分发网络提出了新要求,这会进一步引发城域网的优化和改造,VDSL、光接入等宽带接入新技术将逐步引入市场。不过总体来看,未来两年中国的光接入市场还将处在实验和市场启动阶段。接入终端则会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

  二是业务应用日益丰富。运营商现在开始将更多的力量投向宽带内容的建设,尤其是互动式流媒体视频;由运营商搭建的宽带网站也在国内不断涌现,出现了很多有地域特色的宽带网站,未来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宽带特色服务;以娱乐和生活为中心的宽带增值业务将逐步丰富和个性化;基于宽带的新型通信业务将越来越具吸引力。Triple Play业务将受到运营商的高度重视,IPTV会逐步取得进展,广电与电信运营商都会积极进军该领域。但目前IPTV还只是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和规模发展的准备阶段,今后还有赖于政策、市场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

  三是产业合作将不断深化。运营商、内容提供商、软硬件提供商、增值服务商等产业链各方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为推动IPTV的发展,电信运营商与广电背景的视音频内容提供商也将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为适应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文化传播和消费习惯存在差异的特点,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将建立更多的本地化合作模式;为了确保新业务总能得到终端设备的配合,运营商将与终端提供商结成更紧密的联盟关系。此外,行业应用合作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一方面运营商会更加积极地为行业信息化提供宽带网络支撑和信息通信应用集成;另一方面,运营商也将与各行业合作拓展宽带增值业务。宽带业务也将与话音等其他通信业务捆绑,从而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蒋林涛 发展宽带业务还需要具备三大条件。首先是网络条件。在过去,技术落后、资源匮乏、价格昂贵、资源垄断是宽带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现在传输技术突飞猛进,传输能力大幅度提高,竞争机制基本确立,服务价格大幅度下降,发展宽带业务已成可能。当然,还有信息安全、服务质量、商业模型等众多问题需要改进,要很好地开展宽带业务,网络技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其次是信源编码问题。信源编码是阻碍宽带业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和瓶颈。在国际标准中,这方面没有我国的知识产权份额,没有我们的话语权,这将是制约我国宽带业务发展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

  三是商业模型。商业模型是任何一个运营商都必须面对的,毕竟企业的经营目的是为了赢利。现在的问题是,在已经充分竞争的环境下,网络的主导运营商在确定商业模型上应该起主导作用,不能轻易被外部其他意见所左右。运营商采取的技术要能支持所确定的商业模型,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技术缺位,现有技术无法支持合理的商业模型。因特网技术不能支持良性商业模型,必须做重大的革命性的改变。

  IPTV探索前行

  唐雄燕 中国网通在IPTV业务的试点方面非常积极。2005年5月17日,电信日当天中国网通在哈尔滨正式推出了IPTV业务试点。收费采用包月形式,每个月只收60元钱。此次试点中国网通选择了与上海文广合作,由上海文广提供运营牌照以及55个频道(其中15个付费频道),3000部供点播使用的影片、电视剧,其中频道内容可支持48小时的时移播放。截止到2005年6月,已经有2.1万多用户,前期试验情况良好。目前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2.5万,8月份扩容后支持并发用户数10万。

  杨 坤 我国在2005年开始对IPTV的标准化工作展开预研。目前IPTV业务或设备相关技术的核心标准(包括图像编码标准、内容分发标准等)基本上是掌握在国外的厂商手中,国内对与IPTV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有一定基础,先后对基于ATM的视讯点播业务的网络和系统以及基于IP网络的信息点播系统技术要求开展研究,这些标准的一些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IPTV标准上。

  目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和广电研究部门均开展了相关标准化的研究工作,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等企业已经各自起草了适于自身特点的企业标准。CCSA与国内电信运营商、电信研究机构就标准的制定进行了会商,就标准项目的设立和研究组织方式进行了沟通。目前受到较多关注的项目有业务需求、总体技术要求、视频编码和互通标准、内容分发系统技术要求、知识产权专门研究、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要求、关键设备系列标准等等。

  孙振峰 IPTV的生态链包含宽带运营商、内容提供商、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最终用户等。在完整的IPTV生态链中,最终用户是整个生态链的驱动力。上海文广科技是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MSEG)旗下的一个综合性的科技公司,致力于IPTV解决方案的供应,即内容管理和播控管理。目前我们跟国内几家大的IPTV厂商已经开始实质性的合作。

  现在广播电视都是有频道资源限制的,IPTV带宽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是比较理想的平台,但有政策限制。目前上海文广科技已经能够在IPTV上实现内容管理和自动播控,主要业务分为内容的整合、审校、编辑、节目库管理、虚拟频道管理等几个部分,这些都是IPTV运营的基础。

  目前IPTV主要是两大方面的应用,即VOD和虚拟频道、转播频道的管理,目前国内做的大部分都是转播频道的管理。上海文广科技的系统可以适用于多种播出场合,在全国十几家电视台的几十个频道播出,上海20多个频道目前都使用这个系统。目前,上海文广集团IPTV实验区已发展10万用户,包括SMG楼宇IPTV。另外我们还实现了在某地IPTV的商用。

  韦乐平 中国电信通过与广电有许可证单位的合作,依靠“合作多赢,共建产业链”方式共同推进IPTV的发展。目前中国电信已经与上海文广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今明两年在5个省17个地方开展IPTV商业试验。前两年中国电信曾经做过小规模的技术试验,今明两年要进入商业试验阶段。

  相信随着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临近,IPTV在我国的实际应用将日益趋近。但同时应该看到,政策、技术和市场等问题都有待解决,IPTV的发展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重重障碍挑战IPTV

  蒋林涛 IPTV这个名词并不好,因为将来在通信网中,语音传送、IT的成分所占的比例将很少,所以称之为视讯播放业务比较合适。视讯播放业务系统是一种很好的宽带业务,但也存在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承担节目分发的CDN base的视讯播放业务系统目前已经在使用,但系统价格昂贵,难以大规模普及,还存在P2P如何用、如何管理等问题;业务网的体系结构、目录生成体系、数字版权体系、论证计费体系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在承载网方面还需要技术突破,业务网体系要有完整的考虑。此外,视讯播放业务系统的商业模型需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问题也将是一个大问题,必须认真考虑。

  侯自强 我国电视业基本模式对发展IPTV电视广播有制约。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特色是高质量内容低收费,拥有两亿多用户的地面电视都是免费的,拥有1亿多用户的有线电视收费较低,它主要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依靠广告业务收入。而IPTV与互联网模式类似,如果想靠宽带网IPTV提供与当前电视广播类似的业务是没有前途的。

  IPTV应该只是与传统电视广播业务在内容上类似,不应该学习传统媒体的其他特征,否则发展空间有限。它的前途在于推动电视媒体平移,将用户从集中控制的节目表中解放出来,改变电视的播出和分发只能由专门机构按照预先制定的节目表进行的现状,实现“权利”转移。

  杨 坤 目前国内IPTV市场已经挤满了参与者,包括主要电信运营商、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文广等传媒集团、部门有线电视运营商和一些民营企业。这主要缘于全球传统电信市场增长缓慢,促使电信巨头们将目光投向日渐增长的宽带和多媒体市场,而数字电视发展的裹足不前,也使得广电部门把目光投向别的解决方案。设备制造商们正在积极寻求新的商机,民营企业也在寻找网络娱乐和互动业务的新突破点——于是,中国内地的IPTV市场在各方面利益的推动中,陡然升温。

  但IPTV前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首家获得IPTV牌照的上海文广代表曾明确表示“IPTV需降温”,IPTV发展还是有很大风险。在上海刚刚召开的多方联合研讨会上,很多参会者认为,IPTV最终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前景还要靠市场来决定,现在不可能马上给IPTV定终身;IPTV的发展目前还存在很多有待澄清的问题,包括政策、市场和技术等,政策的影响是目前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事实上,适于IPTV的商业模式还更多处于探索阶段,比如IPTV在国外按内容收费就可以赢利,但在中国由于盗版严重和用户消费习惯的影响,却无法照搬国外的商业模式。此外,IPTV技术还需要完善,否则过高的技术和网络投入会直接影响业务收入和发展的积极性。

  从电信业角度来看,目前的情况是:电信运营商目前已有的优势,是对于IPTV产业链的覆盖能力以及具备强大的技术运营和丰富的互联网运营经验,但电信运营商目前缺乏成熟的赢利模式、适合国内用户的服务内容以及政策的支持。从国内已经对IPTV有所体验的用户反馈来看,抱怨大多集中在缺少更多的节目内容和缺乏有特色的服务方面。此外,技术和网络上的不足同样困扰着业务的推动,业务定位还缺乏统一的看法:到底应该是数字电视的另一种形式,还是应该是基于IP网络的互动式业务的基础。

  韦乐平 IPTV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政策层面。因为电信和广电分业经营的基本政策没有变化,而且短期内也不可能有大的变化,因此给IPTV发展带来了政策上的风险和挑战。

  第二,市场层面。一是不同的商业模式融合存在困难。Triple Play涉及到三个不同的业务模式:广电、电信和IP,这是三种完全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要实现融合需要解决很多难题。二是产业链环境非常复杂,无论电信还是广电都不熟悉。另外,广电或IP的固有低资费的传统限制了潜在的用户数量,机顶盒的价格也限制了用户数量,差异化的业务和业务模式需要开发和检验。最后,真正吸引人的节目内容并不多。

  第三,技术层面。网络容量和结构的扩展性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技术都要支撑网络的组播能力;网络服务质量必须有所保证;视频编码标准需要慎重选择。另外还存在中间件问题、复杂的互操作性问题等,都需要一个一个去解决。

  Triple Play水到渠成?

  杨 景 近年来,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这使得Triple Play成为可能。从半导体行业来看,摩尔提出芯片上能够容纳的晶体数量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在网络上,梅特卡夫提出网络的资源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对于光纤,单波带宽每18个月增加一倍,波分复用带宽每年翻倍;从无线来看,带宽容量每3年加倍,单位带宽成本7年减半;存储方面,高密度存储设备能力每年翻一番,但价格不变。这些都为Triple Play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商业化水平和市场空间已经成熟。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使得Triple Play已经能够商业化运营:处理器、存储、传输和交换的性能和价格已达到了商用点;网络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和分布式存储技术已经支持运营体系。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使得Triple Play可以实现大规模部署:中国宽带接入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并以200%的速度增长;GDP在主要城市圈的发展已超过人均6000美元;中国电视业和电信业需要寻找更大的业务增长点。

  但不容忽视的是,宽带业务发展也存在结构性困扰:如何使Triple Play成为电信业务?如何开发开放的Triple Play业务?如何提供融合的Triple Play服务?如何维护基于Triple Play服务的业务和应用?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