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南方高科生死劫 陈震准备从头来过(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 11:49 互联网周刊 | ||||||||||
股权模糊 在南方高科被查封事件发生之后,有多家媒体将报道方向指向了传闻中南方高科正在进行的股权重组。“我们的股东关系太复杂了,”陈震感叹道。但是陈震并不肯透露更多关于股东关系的细节。
1999年,当时的信息产业部七所以手机知识产权和技术人员作价4551.8万元与包括广州市的几家企业机构共同成立了南方高科,其中七所占20.41%股权、广州市政府占64.18%、广州金鹏集团占7.31%、广东省国投电子公司占4.48%,此外,广州电信有一些股份。广州市政府的股份后来划拨给了机电资产公司。 2004年11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也就是原来的信息产业部七所在广州市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宣布将其拥有的南方高科20.41%的股份作价6000万元出售。现在仍无从得知这一出售计划是否已经完成,而从目前许多媒体的报道来看,“七所”仍是南方高科的股东之一。 2004年底,陈震曾对媒体表示,广州市经济开发区投资成立的凯得控股通过旗下的凯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经从机电资产公司接手南方高科64.18%的股份,并宣布将分批注入1亿元至3亿元资金,用于进一步提升南方高科的研发实力和生产制造能力及海外市场的拓展。 现在,在凯得控股的网站上,虽然能找到南方高科的LOGO,但是却没有明确指明与南方高科之间的关系。而在广州电子集团的网站上依然能够在“下属企业”一栏当中找到南方高科的身影。有媒体报道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混乱局面,则是因为目前凯得科技与机电资产公司的股权置换还并没有最终完成。 在总结南方高科的败因时,陈震将其中重要的一点归结为南方高科背后缺少一个大产业集团的支撑。据陈震介绍,在法院查封事件发生前,南方高科也正在同某些方面积极接洽重组一事,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方案,但是因为“查封事件”的发生,对方并不希望对外公布自己的身份。 许多媒体报道这个重组对象有可能是深圳宇龙通信、深圳华为以及广州金鹏当中的一家。但在事发后不久,这几家都出面否认与重组事件有涉。 但南方高科内部有人说,作为大股东的广州市政府正在尽力促成南方高科与金鹏重组。金鹏的股东包括原电子工业部第五十四研究所、广州越秀集团 ,以及目前南方高科的大股东凯得控股。而且金鹏在CDMA等电信设备领域非常强,但除小灵通外尚无其它终端业务,与南方高科存在较强的业务互补关系。 作为南方高科重要股东之一的中国电子七所与广州方面的重组意见似乎并不一致,2004年在准备出让其在南方高科的股份时表示,之所以会将股份出售是因为2003年时七所希望控股南方高科而没有得到大股东的同意。在七所之外,广州金鹏也曾经希望出售其在南方高科的股份而没有得到大股东的同意。 在股东层面上权利关系的模糊为经营过程中意见的争执和利益的纠纷提供了土壤,这也直接造成了南方高科经营决策过程中的被动。上市融资、增资、甚至经营决策上的利益不统一而导致意见不统一,这也直接导致了南方高科在经营方向上的模糊。在过去的几年时间当中虽然陈震对经营有相当的抱负,但是却苦于没有实现抱负的途径,特别是资本方面的支持。 前路不明 种种迹象表明,南方高科的景况已经相当危险。而且其出路也很不明朗。 有国内手机企业反映,他们已经收到了有关收购南方高科的邀约。而正向南方高科讨债的渠道商则说,现在南方高科的状况还是相当乱。南方高科之前已经将除了售后服务之外的员工分几批遣散;而为了抵押渠道商的欠债,又将大批手机入网证以30元一个的价格卖给渠道商。 “我们办公楼的电梯都被封了,我的办公室也被封了,”陈震无奈地说。重组计划暂停了,原本要给经销商发的货也被封,整个公司的运营几乎全部停顿。 而有媒体报道称,南方高科很有可能会启用一个新的品牌以消除此事对自身品牌的不利影响。 但是对南方高科来说,最现实的还是如何从眼下的困境当中走出去。据陈震介绍,目前南方高科的股东、高管正在同各个债权人进行紧张的谈判协商,努力寻找突破僵局的办法。对于正在拼力挣扎中的南方高科以及正在努力拯救南方高科的人来说,最难的并不是解决这两千万元资金的来源问题,而是怎样从根本上彻底理清南方高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的高管没有一个人要撤退的,我们希望能拯救这家公司,”陈震说到。从记者拨通陈震的手机开始,他所说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努力”,甚至开始用“拼命”这个词。而接近陈震的渠道商也说,陈震也已对他们表示要努力挽救这家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