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月租费去留两难 用户支招设立包月套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 10:14 南方日报 | ||||||||||
电话月租费去留两难 话由:三成网民呼吁取消月租费 本报讯 6月29日,移动和固定电话入网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正式在网上征集意见。结果短短一天里,要求取消月租费的留言占到三成以上。
在首都之窗网站,网民们纷纷留言表示,无论是电话座机还是移动电话,月租费都是不应该收取的。更有市民留言质疑:“当初安装电话时向运营商缴纳了初装费,打电话时向运营商缴纳了通话费,请问收取月租费是何原因?” 合同示范文本在服务质量问题方面首次提到,如果达不到相应的要求,用户可以免交相应的月租费,比如因甲方过错导致乙方固定电话在正常使用中被停机或销号的,甲方应立即恢复,并免收当月基本月租费。但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取消月租费和服务质量不达标减免月租费是两回事。取消月租费是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问题,不是合同能解决的问题。 自从今年年初北京市人大代表提出取消固定电话月租费的建议后,月租费似乎成为继初装费之后的众矢之的,争论之声此起彼伏。 6月底,北京市就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入网合同示范文本在网上征求意见。这本来与电信资费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谁能想到,这也成了网民们宣泄情绪的一个通道。 无独有偶。本报于5月份进行了一次“电信服务你满意吗?”的读者调查,结果反馈回来的读者来信把矛头也主要指向了月租费。月租费的存留问题,已经与市话清单、垃圾短信、互联互通等一起,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电信话题。 该不该取消? 电信公司不得不面对的诘问是:自来水、电力、煤气同样是公用事业,同样要提供管线资源,但都不收月租费,电话却为什么要收?今年年初,人大代表李铁军,正是以这样的诘问,在全国引起了一场热烈讨论月租费问题的轩然大波。 电话月租费已经存在不是一两年了,当电话初装费被取消,月租费问题自然就摆到了前台。至今,没有一家电信运营商对月租费问题给予了正式的解释,但是从非正式渠道透露出的消息称,月租费主要是用于电信设备、线路的日常维护。“即使用户没使用电话,也要保证这条线路的畅通和正常运作,是需要付出人力、电力以及维护费用的。” 但是,消费者不这样看:用户打电话时已经缴纳了通话费,为什么还要另外支付月租费呢?而且,既然是按月交钱“租”用,“租”了之后还要交使用费岂不是重复收费? 但是,取消月租费的问题,已经不是用“合不合理”就能下结论、开药方的。 能不能取消? 事实上,月租费已经成为各大电信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只要分析一下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年报,就不难看出,要将月租费一刀砍掉,谈何容易? 中国电信2004年的年报显示,其月租费收入高达298亿元,比它280亿元的盈利还要高。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月租费,中国电信去年将出现亏损。 同样,中国移动去年的月租费收入是247亿元,联通是115亿元。取消月租费后,如果没有相应的收入来填补,电信企业必将元气大伤。因此,单纯谈论取消月租费,并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面对难题,各电信运营商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而信息产业部被一再追问之下,表示正在调研这一问题。信产部清算司副司长彭晓芳回应称,电信运营商和消费者的这种博弈并非要通过监管部门的一纸行政命令来解决,而是要通过市场竞争的途径来解决。 此言一出,又被各界批评为玩“推手游戏”。 中庸之道? 倒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张昕竹给予一针见血的分析。他说,月租费争议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与运营商所提供的资费选择的有限性之间所造成的矛盾。 移动电话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和套餐,消费者的选择也比较多,它所要面对的责难就没有固定电话那么多。同属于固网运营商的小灵通也推出了不含月租的预付费产品,受到的责难也没有固定电话那么多。 因此,月租费的问题并非找不到一条中庸的解决之道。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理性的。在本报收到的读者来信中,真正要求完全取消月租费的非常之少,反而是他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解决办法,比如将月租费转化为话费套餐,或者设置最低消费等。 来信选登 调低月租费呼声一片 电话月租费还是偏高,尤其是在农村,很多家庭的通话率并不高,每月的电话费中,月租就占了80%-90%。如果不装电话吧,与外出打工的子女联系又很不方便,装了电话又成了一个经济负担。如果能把月租费下调一点,我相信用户还会增加。 ——韶关市 何芬 月租费的问题,是议了多少年的“老话题”了,不知道还要收到何年何月。在我们这里,固话月租费是每月16元,跟中国移动的神州大众卡相比差不太多,二者的通话资费也差不多。但是,手机使用起来更灵活方便,受地域限制小,岂不是更加抵用?固话月租费,是不是该“瘦身”一下了。 ——郁南县 钟海燕 我家使用的固定电话每月月租费+来电显示功能费共24元,如果使用本地卡的移动电话,来电包月费+来电显示费是16元,相比之下,使用移动电话更加经济划算。但是我使用这个固定电话将近10年了,有了感情,所以一直没有停机,不过我还是希望调低月租费。 ——乐昌市 魏晓燕 我相信,如果不是全部,至少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希望可以减免或者减少电话月租费,就像免去农业税一样,使农民的沟通更轻松。 ——云浮市 冼扬生 用户支招破解矛盾:设置包月套餐 既然用户对月租费有意见,电信为什么不仿照小灵通的营销办法,设置一些包月套餐,如多少钱可打多少分钟,把月租费隐含、分解到套餐里。这种办法一方面可以照顾那些打电话比较少的用户,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消费,巩固固定电话的市场地位。 封开县 潘坤云 改为最低消费 老百姓抱怨月租费,电信公司又担心用户装了电话却不打或很少打。我建议采用最低消费的办法。比如和平县月租18元,可改为最低消费18元,转为话费;超出18元的部分再按实际资费另外计算。我想这样既不会影响电信的收入,老百姓也没什么意见。 和平县 林燕 专家观点:月租费符合电信服务特点 南京邮电学院副院长张顺颐: 在收取月租费的基础上再收取通话费,这是基于电信服务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计费和收费的方法。这种做法不仅仅是国外的做法,也不仅仅是行业的惯例,而是与电信行业提供服务的特点有关的收取服务报酬的一种方式。 电信服务与水、电、气等行业的服务是完全不同的。电信行业提供的话音通信是双向服务,主叫方和被叫方都得到了服务。但固定电话是单向收费的,如果不收取月租费,那被叫方无偿地得到电信公司的服务了。消费者通过缴纳月租费,买到了接听电话的便利,得到了相应的服务,这完全符合《民法通则》中“等价有偿”的基本原则。 月租费违背公平交易原则 北京市律协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邱宝昌: 月租费实际上是政府计划经济的产物,它的存在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安装、使用电话的人少成本高,所以才收取月租费的。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电话的人越来越多,应该早早终结行政干预行为。这种经营成本应该由电信行业自己来承担,不应通过月租费的形式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专题撰文(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 巫伟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