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农村数字鸿沟 中国移动架起信息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08:46 中华工商时报 | ||||||||
今年世界电信日期间,国际电联将特别纪念20年前发表的《梅特兰报告》。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指出在“拥有”信息和“缺少”信息的人们之间存在着一条数字鸿沟,它让世人认识到:如果只有少数人从ICT中获益而绝大多数人却仍然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是不公平的。面对这种不公平,通信企业应当如何作为? 在今年的两会上,致公党中央提交的《关于加快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被列
实践表明,广泛普及信息化能为广大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越是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得到通信保障后,当地农民的直接收益(如打电话)和间接收益(如市场销售、劳动力输出)就越大,“减贫”作用就越明显。农业生产经营者对信息的需求正日益增长,特别是边远欠发达地区的群众完全与信息化绝缘,他们渴望同外界沟通,渴望通过通信网络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质量,脱贫致富。通过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既切实可行又刻不容缓。 农村和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近年来,中国移动通信从网络建设、信息支持、资费优惠等各方面入手,为农村和贫困地区搭建与外界沟通、获取信息的桥梁。 河北移动近年来全力加大农村地区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作。去年3月至6月,在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立项,筹措了数十个移动通信基站及配套资金3900万元,在张家口、承德地区的部分偏远农村建设移动通信网络,实施移动通信科技扶贫工程。张家口、承德分公司努力克服困难,只用了两个多月就建成了40个边际网基站,铺通了570公里的传输光缆线路,覆盖了103个行政村、191个自然村,受益人口达11万人,30多个行政村不通电话的历史至此结束。而在四川最边远的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四川移动经过5年建设,建成了“三州”通信枢纽中心、基站600多个,实现了对“三州”所有48个县以上城市以及680个乡镇、5000多个行政村、主要交通干线和九寨沟等主要旅游风景区的覆盖。 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进步,因此企业在追求利润之外,还必须具有公民意识,努力创造社会效益、回报社会。提高农业与农村的信息化水平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战略,中国移动通信努力改善农村通信环境,消除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充分体现了作为在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更是以实际行动为推动我们共生共存的社会发展、为创造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原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