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多业务融合 国内市场趋于成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15:40 电脑商情报 | ||||||||
作者:CBI 2005年的网络市场注定是一个竞争惨烈的年份,在国内网络设备市场从纷乱趋于成熟的过程中,也意味着是淘汰率最高的时候。在这中间,市场技术的走向却比纷乱的市场来得清晰,因为领导厂商的发言权,更多的决定了技术的趋势。
随着企业日益的发展和扩张,国内企业的网络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逐步从简单的数据业务应用发展到数据、语音、视讯等多种融合业务类型的复杂应用。一个比较完备的企业信息网络系统一般需支持CRM、ERP、SCM等流程与供应链管理,以及OA、IP通讯、视讯会议等业务应用。 同时,在安全性能上,市场对此的要求也更高。以往传输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业务层安全相分离的局面越发变得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而业内主要厂商对于这种趋势的判断大体是一致的。 在2004年底的思科全球分析师大会上,智能化信息网络(IIN)进入人们的视野。思科的智能网络的实现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发展是从特定路由的性能发展到终端-终端性能,从路由级永续性发展到服务级永续性,从设备级管理发展到系统级管理。实现更低的总体运营成本(TCO),更好的网络管理和性能,更加经济有效的可扩展性,以及对先进技术(例如无线、存储、IP语音和安全)的无缝支持。 第二个发展阶段:动态资源利用,更加有效、灵活地利用联网的资源。实现通常所谓的“按需”计算。智能化信息网络将依靠消息级通信和策略,动态地管理资源的分配。 在智能化信息网络的第三个发展阶段,企业更加强调“应用和服务的虚拟化”。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企业和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与智能化信息网络相连的资源。 思科公司副总裁兼以太网系统技术事业部总经理Kathy Hill说,“智能化信息网络有三个特点,有序性、集成性和适应性。”思科20余年的经验使得这样一个概念变得看起来有些宽泛但令人憧憬。但提出概念的并非思科一家。 专注于企业网络的华为3Com公司也在今年2月下旬提出了在自己所擅长的企业网领域的“下一代网络”计划NGeN(NextGeneratione-Network)。按照华为3com的说法,作为一种切入到业务层面的集成平台,NGeN战略包括自适应基础网络功能、立体安全和业务应用等模块,包括V2oIP解决方案、SPN安全渗透解决方案、高品质IP核心网和智能弹性接入技术等内容。 华为3com的NGeN构想也被界定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是企业管理系统以及各种数据流All IN NET的智能传输,即通过网络设备之间的联动,实现数据、语音、视讯安全、高效、智能的传输。 第二阶段NGeN中不同的模块组件通过开发的API接口,实现管理控制系统之间、各类设备之间、设备与管理系统之间的全网联动,也就是实现全面的网络智能。 第三阶段则是业务与网络的融合。当业务应用能随需整合,随意定制时,也就实现了业务的全面智能。 在这个构想中,华为3com希望的是直接切入应用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概念很多人在提,而华为3com产品行销总监闫夏卿则认为华为3com“更多是想从一个应用的角度拿出一个模型,采用填空的方式,填充产品。”而至于最后到底产品是不是全由华为3com提供,则是另一回事。 而在高端路由领域不断蚕食思科份额的Juniper,也提出了“超越互联网”的Infranet。其实Juniper在2004年就提出了所谓下一代“基础设施网络架构”概念-Infranet。但这个概念已开始针对电信级应用的。随着Juniper业务范畴的扩大,其原本锁定专注在电信行业的策略也在改变,同样地,原本针对电信业的Infranet概念,也延伸到所有致力改善网络运行环境的公司企业。 与前两者不同的是,Juniper Infranet不只是Juniper一家在吆喝,西门子、朗讯以及众多电信运营商的加盟使得Infranet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而在企业层面,Infranet的终极目标,就是希望能对政策、可见度、端口、应用程序与网络等不同应用层面上,同时达到传输、使用与威胁等方面的统一控制。由此来看,对于融合的追求,这三家厂商对于技术走向的看法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