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信沙龙:聚焦农村通信(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8日 20:23 中国电信业 | ||||||||
农村通信,走好“过渡期” 《中国电信业》记者 杜燕鹏 农村:想说爱你不容易
农村通信消费能力不足,这是农村通信市场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与此同时,业界也认为,恰恰是农村通信发展不力进而使得农村市场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整个信息通信业而言,农村通信似乎更像是一个“鸡肋”,食之无肉而弃之有味。惟一不同的是,农村通信这一“鸡肋”是弃不得的。虽然有诸多困难和阻力,但是农村通信却是信息通信业必须要啃的一块骨头。尤其是在目前普遍服务基金尚未建立、农村通信仍处于过渡期的情况下,面对农村通信市场,信息通信行业“拿什么拯救你,农村通信”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苏金生:目前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建立尚待时日,而发展农村通信时不我待。 近年来,我国电信业发展突飞猛进,但在老、少、边、山、穷地区,通信发展情况却与整个电信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少数穷困地区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出现倒退。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中、西部固定电话用户新增分别为147.9万户和161.7万户,这与去年同期的348.5万户和248.7万户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同时移动电话今年1~2月中、西部新增分别为315.6万户和174.0万户,去年同期则分别是426.1万户和289.4万户。从目前来看,城市和乡村之间、东部和中西部之间,“数字鸿沟”正在日益增大。目前发展农村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通信投入大、收益低;另一方面目前农村通信普遍服务还缺乏补偿机制,企业自觉主动履行义务的积极性难以发挥。 然而无论从国家宏观战略方面、从农村地区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还是从电信行业长远发展方面而言,推动农村电信普遍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6家国有电信企业应尽的义务。同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解决农村通信发展面临的障碍、推动农村通信步入良性循环并在此基础上维持长期、健康发展,根本上还是要建立以电信普遍服务基金为核心的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目前信息产业部在大力推进村通工程的同时,正在配合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积极着手建立我国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市场经济环境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为核心的补偿机制是普遍服务最有效的推进手段,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而由于种种原因,该项基金至今尚未建立。目前在我国尚未建立普遍服务基金的情况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相关规定和电信行业“十五”规划,信息产业部决定指定六家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在全国尚未通电话的行政村实施电信普遍服务。 郭浩:中国卫通在解决农村通信问题上与地面通信系统相比具有成本优势,但是仍不能根本解决收不抵支的问题。因此在农村通信方面,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是必要的。 从目前来看,在推进农村通信问题解决方面,最关键的是建立完善的普遍服务基金机制。然后以此为基础,向运营商进行招标,采购普遍服务,这一点在业界也已成为共识。卫星通信在招标中具有很大的天然优势,因为卫星通信不受地理地貌条件的限制,而且在农村地区的建设、运维成本也低许多。在经济发达地区,卫星通信的成本比地面固定、移动通信成本要高。但是在提供农村通信服务的偏远地区,卫星通信的相对成本优势就较为明显,因为卫星通信技术更适合这些地广人稀的地区,中间环节少,在运营维护方面不仅简单易行,而且维护成本较低。 卫星通信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恶劣的农村地区有很强的可接入性和比较好的成本优势。但受经济条件制约,这些地区的用户电信消费水平远不及我国东部地区,这些地区为运营商带来的相应收入仍然远远不能支撑运营商所提供通信服务耗费的运维、设备等各种费用。而且随着电信改革的不断深入,迫于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本市场的压力,运营商在提供农村通信及普遍服务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同时农村通信是国家在通信发展中一项战略性的义务,这一点不容置疑。因此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必须给予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补偿机制,这是解决农村通信问题的一大关键。而且这一点在许多国家也都得到了验证。 游五洋:发展偏远的农村通信或者实现普遍服务是政府的职责。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普遍服务机制,以引导企业资源投身于农村通信。 电信市场天然的被分为盈利的和非盈利的两个市场,决定盈利市场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因素。显然在电信业,农村通信市场由于上述原因赢利性差,或者属于非盈利地区。但是发展偏远的农村通信或者实现普遍服务是政府的职责。政府要引导企业自愿投身于农村通信需要建立普遍服务的机制,包括成本补偿机制和收入补偿机制,一厢情愿的口号没有用处。而且农村通信落后的道理也很简单,主要在于对运营商缺乏商业上的吸引力。各国的农村通信都落后于城市地区,不单纯中国这样。 城乡通信差距有大小之分,政府可以采取有效措施缩短城乡差距。就我国而言,发展农村通信需要两方面措施:第一是建立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是大势所趋,但是其缺点是管制成本很高。“分片包干”制度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为竞争环境下推进普遍服务的关键问题,并不是有没有成本补偿的问题,而是是否能够做到负担公平的问题,即“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二是对农村通信放松管制,实行更加灵活的措施,比如放松准入管制或者放松资费管制,以探索有效的经营模式。另外应当允许使用各种可行的技术,特别是无线技术。从目前发展来看,今年的村村通工程任务还十分艰巨,要实现“十五”既定的95%村通目标,还需要完成三万个左右行政村的村通任务。而这些行政村的条件更加艰苦,难度很大。 张英:农村通信市场是需要培育的,今天的鸡肋也许明天就变成了肥肉。 对于“鸡肋”之说各有理解,今天的鸡肋也许明天就变成了肥肉。对你来说是鸡肋对他来说也许就是美食。时移物易,很难绝对。但对政府部门来说,如何稳步、有序推进就是一个策略了。同时目前有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农村通信市场是需要养育的。因而政府可以明确,如果某个企业在某个农村地区养育了市场,未来这个市场就应该交给它,不允许其他企业日后夺食。 一直以来,普遍服务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到底补贴什么,补贴多少。这应该基于一个明确的成本测算的基础,如果连成本都搞不清楚,根本没有办法补贴。那么怎么去估计成本?另外如何管理?在什么范围提供什么业务,补贴多少,怎么补贴等。这些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而且几年来,大家对补贴谁、由谁补贴、怎么补贴也争论很多。因此目前制约农村通信发展的关键因素还是资金,尤其是在普遍服务基金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把有限的钱使在刀刃上。因而在普遍服务基金来源方面,我们应当拓宽思路,开辟更多的普遍服务基金来源。同时因为普遍服务基金制度管制成本很高,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管制效率、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国家,管制成本更难以估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多条腿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