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过渡期是外资进入我国基础电信市场的活动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 16:11 通信信息报 | ||||||||
通过对企业改革、市场需求和最新进展分析可看出, 在“入世”过渡期的后三年即“后过渡期”内,外资在我国基础电信市场将进入活动期。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所 周光斌 2005年我国“入世”进入第四年,但外商进入电信业并不象原来想象的如潮水般涌入
外商期望的目标与我国的承诺目标有异,期望不同。 我国加入WTO,承诺有条件开放电信业务市场,其目标是:破除垄断,引入竞争,坚持发展,自我主导,对外开放,走向国际。当前我国电信市场开放主要限于通过与外商成立合资企业的形式,而且外资比例按年限分梯次增加,在基础电信领域不得超过49%,在增值领域不得超过50%。外商虽然认可我国开放电信市场的承诺原则,但他们的目标却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缩短市场开放“过渡期”(也称“保护期”),提高参资比例,成立独资企业。 显然,外商期望的目标与我国的承诺目标存在很大差距。我们一度认为,不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合资似乎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模式,认为这样可以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可是,外商并不完全看好这种模式,他们更看好独资方式。因为近10年发生在电信业的事实说明,真正合资合作成功发展范例不多,最终分道扬镳的倒比比皆是,如跨国公司Concert、Global-One、WorldCom……。 外商多选择增值业务作为进入我国电信市场突破口。截止到2004年10月,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共接到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正式申请17份,申请内容均为增值电信业务。日前有消息称,《电信法》(送审稿)将进一步降低增值电信业务的市场准入门槛。“送审稿”结合了《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精神,改对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实行的许可制度为登记管理制度。如果这个消息变成法律事实,将为外资进入增值领域获得政策性突破。 “后过渡期“是外资进入我国基础电信市场的活动期。 之所以认为在后三年的“后过渡期”内,外资在我国基础电信市场将进入活动期,是基于对企业改革、市场需求和最新进展所做出的判断。 首先,前不久温家宝总理的政府报告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继续推进;不失时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经济体系。很明显,国有电信企业改革不可逆转,非公经济进入电信不可逆转,对外开放不可逆转。这种大政策、大环境必然激励外商进入我国电信市场的信心和积极性。 其次,我国正处在发展3G的决策和冲刺阶段。一旦启动3G网络建设,据有关机构测算,建一张覆盖全国的3G网络,所需投资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2001-2004年全国电信业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只有2000多亿元,2005年也保持在这个水平上。这种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我国建设3G网络和开发3G业务是远远不够的。国内几大电信运营商虽然有相当规模,但任何一家运营商都无力承担2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何况国内电信运营商面临网络扩容,研发NGN,需要外资的支持,这就给外资进入提供了契机。 再次,近几个月外资进入我国电信市场的脚步加快。2005年初,日本最大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公司的上海办事处然成立,4月4日,NTT DoCoMo在上海宣布投资420万美元入股数码媒体集团(DMG);今年年初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就与美国NEXTEL合资成立经营采用TD-SCDMA标准的3G移动通信公司事宜向信息产业部提出了申请;今年4月初,长期致力于手机固件、空中升级和更新的以色列Red Bend公司,为开拓中国手机业务市场,正式宣布设立“Red Bend中国办事处”。 为吸引更多外资进入,须重点解决好3G发牌、企业改革、增值业务市场培育等几个问题。 虽说外资近几个月加快进入我国电信市场的步伐,但还是有限的。因为有一些问题他们“搞不懂、看不清”。 首先,外资“雾里探花看3G”。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3G应用与发展无疑将对世界移动通信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3G牌照的发放时间表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看法。一种是应该尽早发放3G牌照,给市场一个明确的态度;另一种是切勿操之过急,市场还仍处培育初期。目前关于我国3G发展路径的未得到官方证实的传说很多,外商如同雾里探花,静观结果。 其次,外资拭目以待看改革。我国六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都是特大型或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不可避免。到底如何实施具体改革,现在仍存在一些未知数。2004年6月以来,中国的电信市场上曾今频频出现过“四合二”及“六合三”的传言。进入2005年,关于电信市场结构调整或重组的说法不胫而走。不管传闻是真是假,外商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中国的电信市场发生调整或重组,力度有多大?在调整中到底哪些运营商受益?选择哪一家电信企业作为合资方,选择哪一种电信业务作为进入中国电信市场的切入点?深化改革对外商有什么影响?保值增值对外商意味着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外商只有等整明白了再说。 再次,外资在我国增值市场上有保留。如上所述,就是在开放程度比较大的增值服务领域,目前外商投资热情也不十分高涨。外商认为,在合资经营增值电信服务的企业中外商股权不得超过50%的规定,他们不能获得合营公司的控股权,不能掌控合营公司的发展策略和经营决策。 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还不高,法制不健全,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管机制时,没有控股权对于外商来说有较大的投资风险,而先期进入国内的外国电信企业的业务开展不尽如人意更增加了他们的担心。另外,外商对增值服务的投资价值也报怀疑态度。比如对宽带接入这一块,外商认为宽带接入是附着在基础业务上的,外商很难介入到这个领域很难,在技术上也没法做到,只能参与一定的业务和分成。再则,我国增值服务市场上的经营者数量从当年的几百、几千到现在的1.4万家,一些已经开放的电信增值业务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经很高,盈利空间不是很大,某些增值业务市场在我国国内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饱和程度,发展空间有限。所以,即使在增值服务市场,风险依然存在,外商不会轻易下赌注。 总之,重点解决好3G发牌、企业改革、增值业务市场培育等几个问题,有利于增强外资对中国电信市场的信心,相信通过政府对国有电信企业的改革、市场需求的不断成熟,在后三年的“后过渡期“内,外资在我国基础电信市场将进入活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