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退订难成为窝心事 防陷阱有十二字箴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07:21 北京娱乐信报 | ||||||||
在本周三结束的“数码消费窝心事调查”(本报“数码周刊”主办,新浪科技提供独家网络支持中,“手机短信订制容易退订难”又一次成为十大窝心事之一。面对形形色色的短信陷阱,普通消费者真可谓是防不胜防。对此,著名电信专家、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防短信消费陷阱12字箴言。 慎决定多了解
勤查询早反映 陈金桥解释说,慎决定就是对短信提示、广告提示的互动参与类业务,如果对组织活动或者提供业务的公司不很了解,一般不要轻易回复;多了解指从信息产业部、各地通信管理局、移动运营商的门户网站了解有关的政策法规、市场动态、业务伙伴等信息十分必要,尤其是当你决定消费某类业务时。电信运营商的客户服务中心电话也可以作为咨询对象;勤查询主要是定期登录移动运营商网站或者拨打客户咨询电话,了解自己在短信业务消费方面的计费信息,及时发现排查异常情况;早反映则指当消费者发现异常业务经营行为,特别是此前政府和电信运营商没有提醒公众的短信业务消费欺诈现象时,应当及时向政府部门12315以及电信运营商客户服务部门投诉反映,一方面及早中止经济损失,另外一方面可以提醒政府、电信企业采取行动。 小心8大陷阱 陷阱一“免费”软件双倍收费 对于一些网站能下载的免费发送短信的软件,应当谨慎使用。因为你发出短信虽然是免费的,但接收方直接回复短信到该网站时,可能要付双倍甚至更高的资费。 防范建议:一般别用。如果需要使用时,一定要挑选信誉度好的网站,还得先问清资费情况。另外,也可在发出短信时让接收方不直接回复到该号码,而像平时一样将短信直接发送到你的手机上。 陷阱二“免费”注册偷偷收费 “通过手机注册为本网站用户,可以免费获得……”当你收到这样的短信时,不要盲目注册,这很可能也是不法经营者的诱饵。在用户注册的同时,这些网站通常会要求用户回复确认号码,但一些不法的服务提供商SP就会借此给用户悄悄订阅了某种短信服务,每月收取一笔不菲的信息费。 防范建议:无他,坚决别订。 陷阱三“免费”体验过期忘退订 很多人曾花很少的钱甚至免费得到了为期一个月的短信服务体验。但体验期过后,又往往忘记了退订,于是不知不觉被人收费。有的服务提供商SP甚至会堵死退订服务的渠道,好继续收取用户的费用。 防范建议:摒除贪小便宜的心理诟病,记性不是好到能过目不忘的地步就不要趟此浑水。 陷阱四中奖短信骗你没商量 当你收到中奖短信后,一定要警惕,若不是好友间开的无伤大雅的玩笑,就是很多非法的声讯电话运营公司套取高额话费的陷阱,你收短信是免费的,但当你回电话到该公司的“咨询电话”时,你就要被它挣取“高贵”的电话费了。还有的是想骗取高昂的邮寄费。 防范建议:可以打电话或上网咨询。 陷阱五“伪装”短信设圈诈钱 当有陌生的服务代码向你发送“今天在哪吃饭?”“在楼下等你”等等暧昧的短信,一定不要忙着回复。一些服务提供商将订制服务的短信伪装成了这种日常问候,如果用户直接回复,便会不知不觉被迫订购了某种业务,白花冤枉钱。 防范建议:套用一部前年热播的电视剧名,不要和陌生短信“说话”。 陷阱六互动短信节目套钱 一些电视台的体育频道、新闻频道及互动娱乐类的短信参与节目常搞发短信抽奖、包月等活动,他们常常不标明或模糊收费标准,导致一些用户在收到短信后就不明不白地订制了高价服务,等到发现时已经晚了。 防范建议:即使是中央级电视台也一样,在谨慎选择的同时向运营商客服咨询。移动用户若在72小时内可直接发短信给相关运营商退订。 陷阱七退订后继续收费 短信订时容易退时难,只要接受了收费短信服务,想退订时却发现不是未告知退订方式,就是虽然按要求发送了退订短信,仍被收费。 防范建议:打投诉电话66412310。 陷阱八不回复即默认订制 有些服务商故意减少确认环节,只要用户回发短信或不理就被视为订了包月。而且,由于许多消费者不注意核对话费单,当信息费与高额话费相比时,不易被察觉,再加之充值卡用户得不到话费清单,就给那些缺乏商德的服务商提供了机会。 防范建议:一旦发现被收费即向上述部门投诉并举报。 小贴士 若你在短信消费中遇到不法的服务商的诸多黑陷阱,可以登录www.wissc.org.cn网站进行查询,还可以拨打热线投诉电话66412310或发送E-MAIL到wissc@wissc.org.cn与“短信3·15”消费维权主题活动工作小组取得联系。 短信成3·15维权热点 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去年仅第四季度短信业务营收即高达2880万美元。新浪网CEO汪延在回答记者关于短信陷阱的提问时表示,去年9月新浪就主动发起国内主要无线信息产品服务提供商(SP)成立了中国无线互联网行业“诚信自律同盟”,努力为用户打造“满意的产品质量、放心的资费标准、贴心的客户服务”。本月中国互联网协会无线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又发起3·15手机退订维权活动,得到了全国近千家SP响应。对于防范短信陷阱,汪延建议说,无线增值服务也需要品牌意识,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选择服务有保证、信誉好的SP。 3月15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出台透明消费、无障碍退订、信息费误差双倍返还3项措施,从最大限度上消除移动短信陷阱。 两原因使陷阱难根绝 虽然对短信陷阱是人人喊打,但陈金桥认为根绝是很难做到的。并介绍说,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和电信运营商对“短信陷阱”方面的各类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了归纳:一是入口比较隐蔽,不好辨别,二是一旦掉进去就不容易爬出来。表现在电信服务方面:一是误导用户使用本不需要的业务并强制收费,二是设置服务退出门槛。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正当经营者还是能针对政府治理和电信运营商的检查不断推陈出新。因此,不存在永远有效或者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而是要针对各类短信业务消费陷阱,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未来电信法将有新规 在信息产业部2004年7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的《电信法(送审稿)》中,明令禁止电信业务经营者对所提供业务的性能、功能、用途、业务覆盖范围、资费标准及有效期限等向消费者做虚假陈述或者宣传,以及将其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进行比较。在新修改的“监督检查”一章中,授予电信管制机构一定权限,可以建立电信业务经营者经营情况通报制度和经营信用记录制度,可暂停批准违规经营者开办新业务和配置电信资源,要求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暂停为违规业务经营者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3招轻松退“信” 很多人是在日常使用手机的时候,不慎按错键而订制了短信服务的。现在你不用过于担心了,新规定要求短信订制的发生必须是在用户再次发送回复确认之后,所以,不小心发出一条后,只要你在收到服务提供商(SP)的订制回复后,不再向其回复确认短信即没有完成订制,也就不会产生订制费用。有三招可以帮你脱身。 打电话给运营商——怕不小心订制了包月式短信,用户若人在北京,移动可于次日用手机免费拨打移动(1860/13800100118)进行退订,中国联通用户可即时免费拨打(10010/10109696)客服进行查询并完成退订。 72小时内发送短信给运营商——若人不在北京,移动用户通过发送短信“QX+订制信息所属网站的短信业务代码(网站回复短信的号码)”到186201或SP服务代码可退订单项业务;发送短信0000到SP服务代码,可一次性退订已订制的这一SP所有业务;发送短信00000到186201,可一次性退订已订制的所有移动梦网短信业务。联通方面称通过短信发送退订短信,暂时还不能保证可以发送成功。 直接发送短信给服务提供商——无论是移动、联通,只要你有SP的服务代码,你也就可以发送要求退订的信息到该号申请退订。 信报记者 徐娅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