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阿祥:摩托罗拉 一个换股收购的双赢棋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 17:29 ChinaByte

  文/阿祥

  据一份摩托罗拉于2月28日递交给投资者的定期交易报告书显示,摩托罗拉通过出售其持有的中芯国际5.175亿股股票,将套现8.746亿港元(约合1.12亿美元)。

  曾拖累摩托罗拉陷入亏损困境的半导体主业,在与中芯国际进行换股交易之后,仅
仅一年时间,就获得了如此良好的回报,可喜可贺。

  回想2003年夏季,摩托罗拉背负半导体亏损的重负,受困于左右傍徨之际。半导体业务是摩托罗拉第二大业务,也一直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但是,2003年上半年,该业务的销售额为22.6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成为公司唯一亏损的主要业务部门。天津工厂是摩托罗拉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自2001年投产以来,产能一直未达到最初预定的生产目标,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几乎处于闲置状态,只能进行小批量生产。

  当时,摩托罗拉选择了出售半导体业务,业内许多人感到吃惊。先有消息表明,摩托罗拉与法意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 NV)商谈过出售该业务事宜,而后来则与中芯国际(SMIC)达成收购交易。

  对于任何一家跨国公司来说,出售其属下的主要业务部门,都是一件极其痛心的事,也是不得已而不得不为的下策。半导体业务一直是摩托罗拉的重点,也是其称雄全球通信市场的坚强支柱之一。没有实力雄厚的芯片研发和制造技术,摩托罗拉的竞争力不会上升得那么快。如果依赖他人提供芯片,摩托罗拉在关键部件上可能受制于他人,也将影响其持续获利。但是,投资者赞成高尔文减少半导体业务,甚至呼吁摩托罗拉要分拆半导体业务直到出售。从整个集团公司的前途考虑,摩托罗拉忍痛割爱,通过换股方式,把价值10亿美元的天津工厂出售给了中芯国际。

  在2003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中芯国际以私募方式发行新股集资约6.3亿美元,以2.6亿美元股票交换摩托罗拉天津MOS-17厂部分股权。交易完成后,摩托罗拉持有中芯国际14.3亿股股票,占其公开发行股票的7.8%,并且获得中芯国际董事会一个席位,可持续保有MOS-17晶圆厂的一份利益。

  恰好刚过一年,摩托罗拉就通过出售其持有的中芯国际三分之一股票,就能轻松套现1.12亿美元。此一时,彼一时,摩托罗拉的天津工厂由亏转盈,只在一步棋之间,没有理由不偷着乐。

  中芯与摩托罗拉换股,收购其天津工厂,也拣了一个大便宜。双方各取所需,各解其难,一个要扩张产能,另一个要甩掉闲置产能,摩托罗拉放弃的,正是中芯渴望得到的。摩托罗拉早有离开天津之意,但碍于当地政府曾给过许多破格的优惠,不便翻脸走人,把它卖给中芯国际以后,扔下了包袱,顺利完成了金蝉脱壳离开天津的计划。一举三得。

  中芯国际得到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既拥有了现成的产能,使中芯国际的芯片厂数达到5个,还获得摩托罗拉的订单和技术。

  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曾有一比,芯片代工好比赛跑,跑在前几名的才是好手。对于中芯来说,产能的快速扩张,已是做大芯片代工规模的当务之急,即使背负亏损的包袱,也要加快扩张步伐,尽一切能力跑到芯片代工业的前几名。

  毋庸讳言,中芯的扩张代价是股权和市场。由于资金不足,中芯只能以市场或股权换技术。中芯与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合作,成为国内第一家0.18微米芯片制造商;中芯与德州仪器合作,获得授权使用0.13微米制造工艺,等等,都是通过股权或市场的转让,才换回了自己不能开发也毋须自己投资开发的产品和技术。

  中芯已经建立了广泛的技术联盟,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先进制程技术,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获得国际众多芯片巨头技术授权的同时,中芯还获得了大量订单,来自北美地区的收入逐年上升,大中国区的收入已占其总收入的10%以上。

  正是得益于这条捷径,中芯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半导体史上的一个奇迹,一年建成投产,两年将工艺从0.25微米提升到0.13微米,前后三年时间挤入世界一流芯片代工行列。

  2004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销售额为2.749亿美元,比上季度的2.21亿美元增长了24.4%,第四季度继续增长6.2%,产能利用率达到了95%;2004年中芯国际的市场份额为6%,接近特许半导体的7%,销售收入比2003年将增长近两倍,突破10亿美元大关。中芯国际已跻身全球四大晶圆代工厂商之列,位居中国台湾的台积电、联电和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之后。

  有消息透露,中芯要在2005年全面超越联电,夺得全球芯片代工第二把交椅。面对中芯的挑战,台积电已经感受到了压力,以侵犯其专利为由在美国起诉中芯,但最后也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和解。

  与此同时,德州仪器与中芯国际签订90纳米芯片代工合约,在逼迫台积电调降代工价格。中芯国际抓住台积电投资大陆受台湾当局阻挠的机遇,从2003年初开始90纳米工艺的研发工作,一步步往高阶工艺迈进,正在成为中国大陆最重要的晶圆代工厂,在芯片制造技术上已经接近台积电现有的工艺水平。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上,台积电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但是,在中国大陆市场上,更具杀伤力的竞争优势是价格。中芯对抗台积电的利器是价格。中芯的价格优势不仅表现在成熟工艺制程,而且正在向先进制程逐渐扩散,一旦中芯的90纳米工艺成熟,实现量产,就会在价格上对台积电构成威胁。

  从摩托罗拉牵手中芯国际这个案例来看,协议收购要实现双赢的棋局,必须以互利互惠为基础。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