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评论:民营资本进入将为电信业松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 14:11 信息时报

  如果说从10年前开始至今,电信业改革搭建其竞争“框架”的话,那么可以说,接下来的改革将深入到“地基”了。上周,国务院的一纸文件,宣告电信业进一步向非公有资本敞开大门。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出台,针对长期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受到过多限制的现象,提出要放宽
非公有制资本进入电信、电力、铁路等“垄断行业”。《意见》要求,对这些行业的“自然垄断业务,将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非公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

  时下,尽管民营资本和外资在电信业中逐步显眼,但是基本上只能涉足增值电信业务。据统计,目前国内增值电信领域的企业有1万多家,其中70%以上是民营企业或含有民营成分的企业。但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基础电信业务,依然是铜墙铁壁,除了外资可以在海外购入几大上市运营商的少数股票外,民营资本几乎无法靠近。

  正是这点,令民营资本颇有微词:现在除了中国联通同时在海内外上市外,几大运营商都在海外上市。外资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分享中国基础电信业成长的厚利了,为何作为国内民营资本反而得不到该得到的“国民待遇”?

  现在,对于“自然垄断”的基础电信业,国务院已经允许民营资本参股了。实际上,如果按照经济学家们的意见,基础电信业务本身还可以划分得更细,将其中部分环节划入“其它业务”领域,例如允许民企或外资进入“虚拟运营”等领域。

  当然,民营企业进入电信运营领域,尽管国务院的上述《意见》已成为其“敲门砖”,但是要顺利进入,并非轻而易举。首先国家需要完善配套的制度细则,保障民营企业与国有运营商“老大哥”同台时能有章可循;其次,民营资本本身也要完善实力,确保在手握数千亿资产的竞争对手面前,有真正的底气。

  国务院的《意见》,预示着中国电信业接下来的改革和重组,将走向更深的层面——产权改革。勿庸置疑,民营和外资的进入,将使电信业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曾几何时,由于运营商的产权单一,“保护国有资产”成了个别人遏制手机话费降价的借口。因为是“一家人”,运营商攻打市场时,居然要考虑竞争对手是否遭受损失,这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实属笑话。

  而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后,由于产权多元化,将使得运营商可以摆脱千丝万缕的羁绊,真正成为独立竞争的市场主体。这对于不畏惧而且渴望市场竞争的电信业和消费者而言,都是一个好消息。时报记者 伍健文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