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华立 因何陷入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 14:20 新财经

  文/王伟力

  浙江华立(行情 论坛)集团曾因一次海外并购而名动江湖。2001年,华立收购了飞利浦位于美国的CDMA项目,国际人士视为中国民企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

  但是收购之后,华立CDMA却一直悄无声息,今天3G已经迎面而来,市场上还是很难看
到华立CDMA产品的影子。

  一个雄心勃勃的中国民营企业,一桩已过去三年的跨国并购案,华立海外并购是如何陷入困境的?其间哪些得失可以为今日雄心难捺的企业家借鉴?

  并购动因

  华立集团决定收购飞利浦的CDMA研发部门,动因很简单:希望通过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保持企业继续的高速成长。

  华立集团总裁汪力成(行情 论坛)这样谈海外并购的初衷:因为华立的主业是电能表,而电能表这个产业本身不是一个大行业,市场的规模就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有限。华立在这个行业里国内排名第一位,但在市场占有率做到35%以上时,再提高一个百分点都非常困难。而且有时候市场占有率过高,伴随的经济效益增长有时可能却是负的。作为民营企业的华立希望企业不断地做大,从主业角度这一点来看,华立希望跳出仪表行业来发展,这种原始的冲动力是存在的。

  在寻求多元化的过程中,华立通过并购海外高起点的技术型企业,以探寻企业新的发展空间,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却与一般规律不符。

  有学者指出,企业多元化至少具备两个基础条件。第一,在国内已有相当的产业基础,即主业相关性或互补性原则,只有这样的相关性才会使收购的资产达到最佳的协同效应。第二,一定有人才储备和高行业熟悉度也是收购前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也只有这种符合企业战略框架下的并购才能提高成功收购的几率。

  华立的主业电能表与CDMA毫不相干,无法建立协同效应。其海外并购的动因从理论层面决定了:失败可能性偏大。

  未形成独立研发能力

  收购完成之际,华立之所以赢得一片掌声,其深刻的根源是:中国通讯行业希望华立打破高通公司一家独霸的局面,给国内乃至全球通信业者一个更好的选择。

  当时,有媒体指出,“高通一夫当关的CDMA芯片大门被华立撕开了缝隙”:华立一举拥有了600项CDMA核心技术专利,是中国企业首次切入手机业务的核心领域;此外,传闻华立以 “极优惠”的价格买下了飞利浦CDMA无线通信部门几乎所有的知识产权、研发设备、研究资料和研究人员,以及飞利浦半导体开发的CDMA协议软件的独家授权。该研发部门主体位于美国,总共拥有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

  华立掌握了CDMA核心技术,这是当时业界最大的一个错觉。一个朴素的疑问是,如果其CDMA技术之先进性足以抗衡高通,飞利浦为何出手呢?

  飞利浦与美国高通之间关于CDMA芯片有一些交叉协议和授权协议,双方承诺不对第三方公开。这种承诺并不会随着飞利浦CDMA研发部门转让而改变。因此,华立100万美元是无法间接获得飞利浦拥有的高通CDMA专利技术的。

  不仅如此,高通手中仍然握有让华立在技术研发方面时刻忧虑的“利剑”。华立当初收购时并没有得到飞利浦手中拥有的高通公司授权专利的所有权,而仅仅获得了使用权。华立和高通之间对CDMA产品没有任何授权协议,包括芯片或者客户端设备。

  这样,华立如果要开发和销售CDMA芯片和客户端设备,就需要向高通缴纳授权费用。即使目前华立通过飞利浦原有的生产协议而生产的IS-95A产品,其协议也有到期的一天。按照以往的经验看,高通只要提起CDMA知识产权保护诉讼,标的金额都在上亿美元。

  回头看,三年前产业界和新闻界对华立的期望是过高了。现在,标着“Holley Technology Inside”的华立CDMA芯片没有进入市场主流,华立版CDMA2000 1X(行情 论坛)宽带芯片也迟迟未推出。

  换句话说,华立的研发仍然停留在从飞利浦继承来的CDMAIS-95A标准(仅是2G标准)。国内主要CDMA运营商中国联通已经进入2.5G的CDMA20001X阶段,华立用了三年时间都没有及时推出2.5G的产品。

  一句话,华立尚未证明自己具有独立研发的能力。

  研发资金缺口

  对华立通信来说,研发资金的缺乏,进一步制约了华立CDMA技术的发展。

  华立2002年加入TD-SCDMA联盟,在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扩充了一部分研发人员。据悉,华立通信在启动TD-SCDMA项目第一年投入的资金是以千万美元计,国家提供的资金只占很小的比例。按照通信专家的预计,要在3G终端芯片方面取得突破(行情 论坛),整个产业每年大概需要投入至少数十亿的资金。

  据悉,华立通信在TD-SCDMA上已投入了2亿元人民币,而且,面向3G的研发资金缺口仍然巨大(行情 论坛)。

  《国际金融报》披露:截至2003年底,华立CDMA芯片出货量在20万片左右;华立在美国和加拿大两个研发中心的运维费用每月预计在80~100万美元;2001年华立收购飞利浦所用费用仅为100万美元以下,但这费用不包括知识产权的授权费用,因此,华立买的只是一个壳公司。

  100万美元买来一个开销如此巨大的公司,是华立集团当初没有意识到的。华立集团为此每个月都需要往国外汇款以维持华立通信美国公司的运营,结果影响了一些新兴产业的扩充。

  那么,华立通信巨大的资金缺口,该如何填补呢?

  分析人士指出,连锁循环效应资金与技术的双重窘迫如果得不到缓解,华立通信可能进入一个恶性的循环。就是说,资金缺口的加大将(行情 论坛)严重制约技术研发的深度与进度,而一旦技术研发迟缓,作为一家研发企业就没办法跟上市场应用的脚步,技术就很难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金。周而复始,情况越来越糟糕。

  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一贯的风格是,一旦发现某项产业不能如预期产生效益,就会为其寻找退路。

  华立通信这个项目,尽管已投入甚巨、危机深重,但目前还看不出华立准备战略退出的迹象。分析人士认为,汪力成可能还在继续等待合适的市场机会,来为华立通信寻找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和平台。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华立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