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信产部拟修改手机准入政策专题 > 正文

突破手机牌照围墙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 14:58 互联网周刊

  互联网周刊  明叔亮

   取得梦想中的手机牌照已非难事,但是今日手机市场的现状让牌照自身的含金量大幅缩水

  2004年底,围绕着手机牌照问题而展开的争论终于有了新进展,关于信息产业部将
手机牌照的审批权移交给发改委的报道让很多等待中的企业看到了希望,但是这个市场的钱已经不是那么好赚了。

   

  手机牌照之惑

  久等手机牌照不来的奥克斯终于使出了狠招,2004年10月,该公司将这一行业的主管部门——中国信息产业部告上了法庭。

  缺少手机市场入场券的企业不只奥克斯一家。据外电报道,有20家左右的国内外企业由于受阻于手机牌照问题而根本没有机会角逐中国手机市场。

  1998年12月,信息产业部和原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5号文件”。信息产业部共向37个公司发放了29个GSM手机生产许可证和20个CDMA手机生产许可证(有14家同时取得GSM及CDMA手机生产资格)。在随后的2000年初,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又下文件“暂停审批GSM移动通信产品新建生产项目”,之后就一直未再发放手机生产许可证。

  虽然有牌照壁垒的现实存在,但是却有多个企业在中国手机市场成功上演“曲线救国”般的牌照攻略。 LG借牌浪潮,金正假手托普,韩国VK、伊诺借道厦门中桥,其它如紫光、上奇、神达、易美、酷派等等企业也各有各的寄生渠道。正是因为牌照交易的频繁发生,有些牌照持有企业甚至干脆变身为牌照经营者。因此,从37家持牌企业却滋生出近百家手机生产企业。

  牌照制走向核准制

  2004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国务院有关行政审批项目的保留条目中已经没有了“移动通信类产品”,随后在全国工商联《关于进一步推进国产手机制造行业的建议》中对手机牌照制度提出了质疑。

  但是,有充分的迹象表明这一质疑同信息产业部的思路并不完全一致。电信业只能是一个比较竞争而不是完全竞争的行业。前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这一观点深刻地影响到了包括手机产业在内的中国信息产业市场的方方面面。中国信息产业的决策者们认为,这个行业必须是一个在政府管制下的有序竞争的行业,独家垄断是不可取的,过多发放经营牌照导致过度竞争、导致社会资源极大浪费更不可取。

  信息产业部对于中国手机市场的基本认识是:产销基本平衡,有一些企业经营不佳,面临淘汰的危险。手机牌照一旦放开,可以想象的是中国批量涌现的手机生产厂商将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从而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这也让信产部高层非常担心。

  在这样的形势判断下,信息产业部将手机牌照制度转变为核准制度同时将审批权利移交给发改委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牌照核准制能否改变市场

  过去的一批手机厂家以及品牌已经从市场上退出了,而夏新、TCL等企业正在艰难地突破技术、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多重考验,一个全新的品牌似乎并没有多少胜算,特别是3G技术即将到来的时候。

  现在还在对手机牌照有所期待的多是准备许久的企业。明基之前已经在中国台湾等地区市场上占有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华为多年在电信设备市场的打拼经历使其对这一市场有所期许,而奥克斯之前则有两年多的投资积累,也具备一定的销售经验。

  但是,这些新进入者想要改变目前中国手机市场大的格局似乎已经不太可能。全球最主流的几家品牌已经在这一市场上地位相当的巩固,而夏新等国内企业也在继续提升自己的实力。总体上来说,留给新进入企业的可冲刺空间似乎并不太多了。



新浪科技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