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可望机卡分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 07:56 新闻晨报 | ||||||||
晨报记者 陈杰 这是上海近百万小灵通用户可能都会关心的消息:近日在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传出信息,本月内小灵通机卡分离将统一技术标准,明年上半年机卡分离与机卡一体的小灵通并存,明年下半年开始机卡一体的小灵通淡出。业内人士认为,在机卡分离后,小灵通就如同插上了翅膀,除了不能异地漫游外,已经和手机没什么不同。
变身“一卡一号” 简单地说,机卡分离技术就是将原来的用户信息写入小灵通手机(这一过程称为“烧号”)改为用一张专用卡(PIM卡)来储存。记者了解到,机卡分离技术难度不高,只要对现有小灵通的内部软件平台进行全面升级就能生产出来。在前不久的北京通信展上,已经有厂商展示了首款“机卡分离”小灵通。 “机卡分离”改变了目前“机号一体”的形式,变成了“一卡一号”。用户直接购买一张卡就可以入网,更换小灵通也更容易。当然,卡的安全性也要比原来相对简单的“烧号”高,被“克隆”和盗打的可能性较低。对用户而言,“机卡分离”还解决了小灵通不能异地使用的问题,用户在不同的城市只需购买当地的小灵通卡,就能实现异地通话。 投放时间仍未确定 目前国内市场的小灵通大都采用“机卡一体”的销售模式,所有小灵通都必须经由运营商“烧号”之后才进入销售环节。机卡分离之后,这种销售模式将会发生改变。小灵通的生产厂商可能会“绕过”运营商,直接面对消费者。对此,UT斯达康华东区市场部的叶笑萍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储备了部分机卡分离的小灵通产品,但具体的投放市场时间和销售方式还未确定。而上海电信有关人士透露,眼下上海的小灵通用户已接近百万,如果要推出新的产品和新的销售模式,他们会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慎重执行。 业内人士认为,“机卡分离”后,运营商不再需要进行大量的写号管理,不需要大量购入小灵通,就像目前的移动和联通一样,只需要管好卡就行,在业务管理上将更为轻松。但是,如果生产厂商的直接客户由电信一下子变成了众多用户之后,就可能使得销售环节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醉翁之意”在3G牌照 信息产业部通信政策研究所的陈金桥认为,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讲,机卡分离肯定会受到欢迎。但是根据目前的通信政策,小灵通毕竟只是固定电话的一种延伸产品,如果机子和号码都能分开,那除了不能异地漫游之外,小灵通和移动电话就没有区别了。 虽然信息产业部、上海移动和上海联通的有关人士均没有对此事发表评论。但陈金桥认为,主管部门能否在政策上放宽限制,移动通信运营商能不能容忍这样一个强劲对手的出现,目前都还是未知数。固网运营商凭借低廉话费在移动通信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后,目的已不再仅仅是把小灵通变成手机,而是为明年下半年3G牌照发放积累运营经验和客户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