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波导与西门子在中国市场上的合作关系,如果西门子谋求出售手机业务,波导很可能成为其买家。但品牌文化的差异却将成为横亘在两者之间的一道鸿沟。
近日,业界盛传德国电子巨头西门子将出售手机业务的消息。这一消息最先为德国媒体爆出。据称,西门子正在考虑手机业务部门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最早有望在明年1月底作出重大决定。而国内手机厂商波导最有希望成为其潜在买家。
针对西门子手机业务走向的这一猜测,西门子移动中国区有关人士在广州对本报记者表示:“这几乎是每年一次的例行报道。”
但事实上,由于连年的亏损和西门子整体战略调整的需要,手机业务的出售、重组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今年6、7月间,随着波导西门子建立联盟关系,外界一度对两者可能存在的合作空间产生好奇。
然而,随着国产手机业绩全线下滑,自顾不暇的波导还有能力接下西门子手机的盘子吗?
西门子手机的困惑
对于西门子来说,手机业务早已成为一块鸡肋。最新的数据是,在截至今年9月30日的2003-2004财政年度第4财季期间,西门子手机部门的亏损额为1.41亿欧元。
今年10月1日起,西门子开始将旗下信息与移动通讯集团与和信息通讯网络集团进行合并,统一由原信息与移动通讯集团董事会成员兼首席运营官保利主管。合并前,前一个集团主要负责西门子手机业务,后一个集团则一直以传统固话网络业务为主。
一位西门子内部人士曾经对记者表示,通过在中国的试验发现,合并在一起能够节约成本和资源,分开则很麻烦。
明年1月底以前,新组建的通信集团将提交他们的预算方案。对于手机业务前途,西门子公司发言人称:“目前我们还没有对手机部门作出任何决定。我们至少有以下几种选择:一是与别家公司合作;二是对手机部门进行重组;三是将它出售。”
品牌差异将成最大障碍
今年6月,波导开始在中国市场帮助西门子销售手机,后者则出资帮助波导进行店面改造和人员培训。
8月底,针对波导西门子联盟的合作进展,本报记者在波导老家浙江、西门子移动中国公司所在地上海,以及手机消费重镇广州三地进行了调查,却发现渠道对这种合作方式的接受程度还很低,市场上还很难看到预期的效果。
业内人士认为,品牌文化的差异将成为横亘在波导和西门子面前的一道鸿沟。事实上,波导虽然销量一直位居国产手机前列,但是其品牌却一直没有提到提升。波导方面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推出了针对中高端市场的“多易随”品牌,但最终仍然在这个品牌上使用了高端市场忌讳的低价格战术。
不过,根据双方前期展开的合作来看,一旦西门子将决定对手机业务进行重组,波导还是有可能成为首选的伙伴。但是,在双方的合作形式上,波导也许仍将更多地承担制造和中国销售的角色。
同时,据消息人士透露,西门子移动今年一直在加强在中国的技术研发力量,北京的研发机构人数已经得到了扩充。
本报记者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