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SBC通信160亿美元收购AT&T专题 > 正文

商业周刊:AT&T与Intel结盟创立电信新格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2日 08:41 新浪科技

  导读:12月20日出版的《商业周刊》将刊登分析文章指出,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与电信巨头AT&T日前宣布了将共同研发并制造新型网络芯片的消息,这种合作将改变电信业的传统格局。那么这次合作将给电信业带来何种新气象呢?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英特尔与AT&T都面临着一些市场挑战。在过去五年中,AT&T的市场领地一步步萎缩。因无法阻挡地区电话、有线电视及手机运营商对长话业务的侵
袭,AT&T的市值已经由1999年的1740亿美元下降到了目前的150亿美元。与AT&T相比,虽然英特尔的情况要好得多,且依然在微处理器业务上占据着优势地位,但在开拓电信业等新业务市场方面,却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正是基于上述因素,如今AT&T与英特尔走到了一起。两家公司将共同研发和制造新型芯片,以向消费者提供多功能、高质量的电信服务。其中包括基础性电话服务、无线宽带接入、高清晰度视频会议及高质量电子邮件服务等等。由于新芯片具备能处理上述所有任务的功能,AT&T与英特尔都表示,他们之间的合作将给电信业带来革命性变革。AT&T的CTO Hossein Eslambolchi说:“这种变革的影响力起码将延续10年到20年。”

  有了AT&T的协助,英特尔无线宽带技术WiMax的研发工作有望取得重大进展。英特尔已定于明年推出名为Roseville的WiMax型芯片。利用这种芯片,计算机用户将可以在WiMax基站覆盖的范围内实现高速互联网接入。AT&T表示,它将派出天线专家协助英特尔,以全面提高WiMax的整体性能,即进一步加强WiMax基站的覆盖范围,提高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对AT&T来说,参与英特尔的WiMax技术研发同样会给自己带来诸多好处。AT&T今后不但将出售WiMax服务,而且还可以把这项技术应用到其它服务上面,如互联网电话(VoIP)和网络安全等业务。

  其实WiMax只是两家公司技术合作的开始。AT&T与英特尔称,将在今后联合开发制造系列新型多功能网络服务芯片。该产品有望在2006年推出。新型网络芯片将集成电子商务、防火墙、视频会议、反系统侵入、反垃圾邮件等功能。据内部人士透露,这种集成型网络芯片的价格很有吸引力,售价只有几百美元;而目前通过零散方式采购这类产品时,总体花费在1500美元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新型网络芯片还可以使传统电信设备应用于互联网服务。也就是说,那些使用传统电话业务的用户在转用互联网电话业务时,他们的投入成本将大为减低。AT&T的CallVantage网络电话业务就是为此而开通。

  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并不轻松。首先,目前这些新网络芯片还处于研发阶段。其次,AT&T与英特尔还必须说去服PC制造商及网络设备制造商,使他们愿意在今后采用这种新芯片。再次,其它竞争对手也在进行相类似的研发活动。如Verizon通信公司就计划投入数十亿美元,以实现其家庭用户的光纤网络接入,接入速度可高达100 megabits/秒,而WiMax设备的最大接入速度只在18 megabits/秒。

  AT&T与英特尔的初步联盟意向始于去年。到今年夏季,两家公司签订了具体合作项目的协议。数周前,AT&T的CEO戴维-多尔曼(David W. Dorman)与英特尔已指定的CEO保罗-奥特里尼(Paul S. Otellini)举行了会谈。

  两家公司能够一拍即合,与他们都面临着市场挑战有关。由于AT&T市值的下降,导致外界猜测它可能逃不脱被并购的命运。为此AT&T希望能通过Web服务来东山再起。对英特尔来说,与AT&T结盟将有利于实现产品多样化的目标。英特尔曾表示,将在今后扩宽微处理器业务,尤其要进入电信市场。

  AT&T-英特尔联盟对所描画的电信业蓝图十分乐观。或许用不了多久,两家公司将用实力来向世人证明,他们对电信业未来格局的看法并不仅仅是空谈。(明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英特尔新闻 全部AT&T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