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观察:手机牌照寻租 看不见的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 11:51 ChinaByte

  文/阿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哪里有垄断,哪里就有反抗。在市场经济最成熟的美国,对微软那样的庞大帝国,政府反垄断也是绝不姑息。

  自然垄断已是可恶,行政垄断更是不能容忍。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脱胎
尚未换骨,所以,部分行业由自然垄断延伸为行政垄断,在所难免。最典型的是电信、电视、供电等由国家控制或的基础行业。

  问题在于,中国的市场经济要走向成熟,就必须打破行政垄断。

  早在几年前,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抽样调查就表明,在消费者心目中,最应该破除垄断的行业,电信排在第一。

  电信既是自然垄断,也是政府垄断。所以,电信虽然一分为二,再分为四,电信资费也有所下降,但是,电信行业垄断的根子还在,一遇到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权力便要借助于垄断大肆寻租。手机牌照即是明证。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明明把“移动通信类产品”排除在外,而信息产业部依然紧握审批大权不放,坚持实行“核准制”。这意味着,国内企业要进入手机制造市场,仍然要通过行政关卡。

  近日,数家厂商酝酿集体“炮轰”信产部,矛头直指手机牌照出租。

  如果说,在我国电信市场没有放开之前,手机牌照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产手机的话,那么,入世以后,国内电信市场即将全面放开,再以手机牌照来限制手机市场竞争,最好的解释只能是保护部门自身的利益。

  信产部不放弃手机审批权力,自有它的深层原因,问题是这些道理不得企业界之心,也不得舆论界的支持,更不得市场经济之道。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手机牌照审批政策已经限制了市场资金的有序流通,构成了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民间资本受压,手机市场已经发育成畸型。为什么要制造紧缺?哪里有紧缺,哪里就有腐败的机会。如果放开手机市场,现有国产品牌就不会过份依赖保护,必然会增强自身的竞争机能,而且,许多新的手机也将脱颖而出。

  电信行业行政垄断根深蒂固,消费者喊“打破电信垄断”的呼声一年比一年高,“人大”决议案也促使政府把打破电信垄断列为重点,手机制造业打破手机牌照垄断更是呼吁已久,但是,电信行业的行政垄断依然健在。

  追其根源,除了电信行业自身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电信的最大受惠者是政府。反垄断的最根本目的,不是要把电信整垮,而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中国电信的潜能,保住其原有的利益,并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从这个角度看,信息产业部在手机牌照问题上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于不顾,也就可以理解了。

  如果把打破行政垄断的希望寄托于信息产业电信部,结果只能是继续被愚弄下去,大不了把审批制换成所谓的核准制而已。审批也好,核准也好,权力掌握在人家手里,你要进入手机市场,对不起,拿“租金”来。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丢下买路财。假如握有权力的部门各自为政,都借审批或发牌来“指导”市场,那么,市场经济的大棋盘岂不乱套?我国转型市场经济之初,“双轨制”留下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要走市场经济之路,必须加入全球化进程,随着加入WTO以后的保护期结束,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更加自由,如果仅仅依靠行政垄断加以保护,民族产业是没有出路的。

  一切不宜于由国家垄断的行业都要打破垄断。垄断的局面来自于政府的授权,打破垄断,国家不采取强硬措施,是根本行不通的。打破电信行业的行政垄断,一方面可以促进电信部门深化改革,适当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可以促进国产手机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行政权力控制生产企业的数量,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方式,绝不是最佳手段。通过市场调控,才能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能量。信息产业部不应该紧紧抓住手中的行政权力不放,而应该很好利用市场调控的手段,通过财政税收之类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迫使厂商更加贴近市场,推动市场走向良性竞争。

  严格地说,无论是手机牌照,还是核准制,都是计划经济的余孽,都有可能导致行业“腐败”——权力寻租,强握行政垄断权力的那只“手”只会扰乱市场。



新浪科技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