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3G在中国2004全球峰会专题 > 正文

UT斯达康3G高级总监张治强博士报告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8日 10:56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2004年10月8日上午9点,3G在中国2004全球峰会开幕,首日公布3G二阶段测试结果及分析报告,新浪全程独家披露。以下为UT斯达康3G高级总监张治强博士报告实录

  主持人:通过徐霞艳介绍,TD—SCDMA已经形成多厂家的环境。像大唐、普天、中兴系统已经参与了3G实验,但目前来看终端提供测试只有大唐公司提供。大家也从新闻活动当中听到凯明等四个厂家完成了芯片。同时3G的标准也在积极的制定当中,包括WCDMA和TD—
SCDMA以及CDMA2000,有近100个行业标准正在完成,目前正在上报过程当中。下面有请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总监张治强博士,他演讲的题目是迈向3G成功的重要一步。主要介绍一下UT公司在3G方面的收获和启示。目前在UT公司作为第三代研发负责人之一,一直参与3G的实验。有请张博士。

  张治强: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非常荣幸今天跟大家共享一下UT斯达康公司在3G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同时,我也想跟大家共同探讨和思考,在未来3G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在两年的TD—SCDMA测试中间,我们UT斯达康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及取得了一些经验。我们在3G运营中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最后UT斯达康从设备运营商的角度对中国3G的看法。

  应该说UT斯达康我从开始就负责3G测试全面的工作,我在这里面主要列出了很简单几项主要的一些测试的过程。当然还有一些IOT、R4的测试等等,从整个测试过程来看,信息产业部在3G做了很多的努力,我想起毛主席一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次测试的成功,并不意味你的产品就成熟,可以商业化。通过这么多的测试,可以说明很多问题。UT斯达康做了全面的3G测试图,一直到今年的场外测试都是这样。我想强调一点,我在这里画到一个核心网,在测试中间,信息产业部要求有两个SMC,对设备供应商来讲是检验平滑过渡很好的时机,今天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从UT斯达康参加测试,我们一直采用这样的结构。对外在R4测试中间,我实际上没有用任何的设备,只是把变,但目的并没有变。我要讲的是一个平滑过渡对运营商可能带来的好处。我们有十个基站分布在北京,从这个图上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北京与中国网通进行合作,进行场外测试,有十个基站,分布在二环和三环周围。我们有一个展台在外面,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我们UT斯达康能够提供所有3G的业务。这是一个好拼图,是通过模拟来获得的,这是网络规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老拼图话务的模型等仆役制定出仿生的模式,通过这个模式可以大概的知道基站覆盖和无线覆盖的范围。随着最后网络的建立和不断的优化,但这

  是我们目前在北京十个基站做的仿生结构。

  可以看出在黄色的区域范围之内可以保证的,掉话概率是非常低的。这次测试是外场测试,从核心网、业务网等几乎商务之前所有的性能都进行了测试。花了成千成万的手机进行测试,很多厂商跟网通进行合作,大家合作非常的愉快,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除了测试以外,我们公司还提供一系列的培训,和运营商一起合作,给他们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培训。这个培训有两个目的,一个使我们有机会能够帮助客户更加充分的了解我们的产品,能够更加在商务之前充分的准备,熟悉各种操作。另外从我们角度来说,我们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我们的客户,能够知道他们的要求,为双方商用化作出更多的准备。通过这种培训,他们完全能够独立操作、维护UT斯达康各种网络设备。

  简单的说,举几个例子。比如产品安装的培训,从拆箱到安装到运行,都可以由运营商

  工程技术人员独立完成。从测试来看,我觉得从UT斯达康来说,我们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收购,这对很多运营商也是这样的。

  第一,从产品测试来说,我们是严格遵守3G规范的,很多厂家的产品都可以互联互通,完全符合国标和行业标准。

  第二,通过对产品的培训,以及通过测试之间很多的交流,我们和运营商之间有了很好的共识和理解,对我们产品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对运营商运行模式以及商业化之间所抱的期望都有很深入的了解,这对我们都是非常重要的。3G测试是信息产业部和运营商之间,通

  过测试我们跟设备供应商之间横向交流也有很大的收获,通过不同的合作产生收获,对我们是非常好的事情。

  3G运营中间需要注意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测试我们学习到很多的东西,对3G的运营也在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当然有五个部分:手机能力、业务互通、平滑过渡、资源共享、网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我认为通过测试完全可以商用化了,但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继续关注。一个是无线接入能力各个厂家差异会比较大,从网络来说,如果差异比较大,对做网络规划和优化的时候会带来很大的困难。这是要关注的问题。第二个方面就是对于我们性能需求是不一致的,这就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些差异可能会造成互联互通的困难。第二大方面是手机耗电量,刚才王总已经讲过了,耗电量大的问题是普遍关注的问题。最后一点我想说就是手机配置,特别是对一些新的业务,在手机配置方面有一些复杂,这些复杂有点儿不太人性化,太复杂。几乎所有的手机我都试过,我觉得可能我年纪比较大,比较慢,学得不够快,另一方面我也想,如果我不太会用,那么肯定有一些老百姓也不太会用,怎么把业务做的更简单易懂,否则这样的业务对成千上万的用户来说,会造成麻烦。有一些老业务连续性的已经比较好了,但一些新的业务还不够人性化。

  很多人都谈到业务,这个业务一定了3G最最重要一个部分。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业务,3G是很难发展起来的。有很多的业务是可以做的,比如说在流媒体,流媒体只是一个成长,但这上面有很多的业务可以发展。我不想讲这个,我今天想给一个例子,非常的现实,我

  们现在有3G的网络,我们有小灵通,有CDMA,有GSM,至少短信和彩信的互通,我作为一个用户来说,我是迫切需要的。很多的用户可能都有这种迫切的需要,但怎么样去做?是不是应该做?这是大家要考虑的问题,作为UT斯达康,我们在这方面有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们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息息相通”。下面谈一下平滑过渡,从最开始测试国家有一个很明确的规定,怎样才叫平滑过渡?对我们来说,我今天只是给一个示意图,只是告诉你怎么进行平滑过渡。我们实际上由于UT斯达康坚持都是全IP的解决方案,全IP的解决方案我们都是通过IP进行交换的。从IOP接口是ATM,然后做软件升级,说起来就这么简单。

  通过全IP我们全做到这一点,通过测试也证明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果将来IOP接口也要做成IP PSTN那就另说。另外全IP的统一网络,不仅为TD—SCDMA,我可以为任何的接入网络提供服务,其中包括小灵通、包括WCDMA,以及TD—SCDMA和WCDMA组网的需要。IPPSTN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核心网的架构。

  无线网络资源共享,首先要站址共享,这样可以减少建设成本,同时便于我们管理。另外室内分布系统的共享,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有很多的实验分析,包括C网和G网,我们怎么提供有效的设备完成这个,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方面UT斯达康是有研究成果的,这个研究成果可以提供有效的投入设备,减少投入。另外就是传输资源的共享,从UT我们有多种方式,可以根据运营商的需要。对现有的网关系统可以直接接入。最后一个是网络规划和优化,网络规划很重要一个关键就是客户的信息收集以及运营模式,我是列出几个重点。优化来说,优化是比较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不是在两三个月、三五个月可以完成的,是长期的,通过数据的采集进行测试,然后进行测试的评比等方面需要考虑。

  最后一页是结论和展望。从过去两年多来测试的情况来看,我们觉得3G有下面几个关键性的因素。

  1、高容量、高可靠性,经过严格测试的网络设备。这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一个非常坚实的大厦一样,或者非常牢固的高速公路一样,非常这样的基础3G是不可能成功的。

  2、充分优化的无线网络。无线网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客户的评价以及效益。

  3、各种丰富、有特色的业务。我举一个例子叫做“息息相通”,里面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很多需要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等共同合作。在这方面UT也在做很多的工作,今天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跟大家分享。

  4、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刚才说到网关、计费等方面,甚至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这是我们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都要考虑的,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5、高效快速的网络建设和支持队伍。通过场外测试对每一个厂商都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我们网络建设的能力、技术支持的能力,对售后服务的能力等等。在这次测试中,各个厂家都做了很多的努力。对UT来说,我们通过这一年的场外测试,我们技术支持队伍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是非常有信心的,为商用化提供好的服务。

  最后是平滑过渡,首先第一点核心网是可以跟很多、不同的无线接入系统接入。另外在不改变的情况下,不增加任何的网联、硬件设备的情况下,可以一步一步从R99走R24走R25。今天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