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迟到一年的礼物 08关键字之AMD“上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1日 06:00  中关村在线
作者:中关村在线 张桂林
第1页:AMD“上海”姗姗来迟

    在英特尔发布采用45纳米“Penryn”处理器的一年后,11月13日,AMD首款45纳米四核皓龙处理器“上海”终于正式发布。AMD姗姗来迟。

AMD“上海”姗姗来迟

  2007年11月16日,英特尔发布了代号“Penryn”、采用High-K技术的45纳米处理器,新的制程让处理器的能耗更小,性能更强大,使摩尔定律得以延续,也验证了英特尔“Tick-Tock”发展战略的成功。随后的2008年,英特尔凭借“Penryn”至强进一步巩固了在x86服务器市场的统治地位,这一年中业界在关注“Penryn”成功的同时也把更多的目光投给了AMD,在45纳米至强发布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AMD 45纳米“上海”处理器的发布时间成了业界广为猜测的一个谜题,捕风捉影的报道和AMD发布的凤毛麟角的信息让“上海”显得神秘,也令人期待。AMD 45纳米“上海”和英特尔“Penryn”构成了08年芯片行业的两大关键词。

  上周四,11月13日,在迟到了英特尔45纳米一年后,AMD终于正式发布代号为“上海”的新一代45nm四核皓龙处理器,但是这次发布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波澜壮阔,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到类似英特尔45纳米发布时候的盛大庆典,也没有AMD双核皓龙发布时众多国内外OEM厂商携产品助阵的场面,在发布当天,仅仅是由一则简单的新闻在向世界宣布着:“AMD公司 (NYSE:AMD)今日宣布其代号为‘上海’的新一代45nm四核皓龙处理器已经广泛上市。”


迟到一年的礼物08关键字之AMD“上海”
AMD“上海”

  不知是仍未走出今年亏损换帅拆分等诸多阴影,还是习惯了一贯低调的市场策略,AMD本次来的并不华丽,但是更为沉稳。据悉,AMD为了避免重蹈巴塞罗那处理器因故障而一再推迟上市的覆辙,在“上海”发布之前早已供货给OEM厂商,85款以上支持“上海”的服务器主板和准系统目前已经通过AMD认证并发布,IBM、HP、Sun、Dell等约25家服务器厂商在本季度都将推出搭载AMD“上海”处理器的服务器。

  AMD“上海”皓龙处理器仍采用原生四核设计,采用45nm SOI沉浸式光刻技术,最高频率可以达到2.7GHz。除了制程工艺带来的主频提升外,“上海”还将L3缓存从2MB提升到6MB,支持DDR2-800规格内存,内存带宽得到了大幅提升,支持HyperTransport 3.0总线技术,处理器间通信带宽提高到17.6GB/s,不过在现有的平台下,还不能完全支持HT3.0总线,要等AMD自有服务器芯片组发布后才能完全支持。AMD表示,相比上一代的“巴塞罗那”,空载状态的能耗可以降低35%,而性能可提高达35%。除了每瓦特性能的提升外,AMD“上海”在设计上力求保护用户投资,依然采用Socket F 1207接口,可以在原有皓龙平台上平滑升级。

  虽然“上海”处理器具有多项创新设计,而且得到了众多OEM厂商的支持,但是毕竟比英特尔的45纳米迟到了一年,如何能再获得市场的信任,从已经成熟的英特尔四核市场中攻城拔寨,并且面对即将发布的Nehalem的强大压力,相信AMD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不过本次“上海”不再多次跳票,合作伙伴产品也即将陆续发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市场的信心。


第2页:命途多舛的AMD

命途多舛的AMD

  虽然对AMD的迟到我们已经有些习惯,但是AMD并不是一开始就落在后面。和本次“上海”发布的略显低调相比,AMD三年前双核皓龙的发布要高调的多。2005年5月11日,AMD抢在Intel之前,向全球推出了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首款双核皓龙处理器,这次发布邀请了近百家媒体,众多合作厂商也携产品来助阵。AMD双核皓龙的发布开启了多核处理器的纷争时代,也在多核市场站稳了脚跟。而英特尔虽然依旧保持着在x86市场的统治地位,但是在多核市场上暂时慢了一步,2005年10月11日,英特尔才发布代号“Paxville”的双核至强,在多核战争的开始,AMD并没有落后。

  但从此之后,运气似乎就不再处于AMD这边。2006年11月14日,英特尔在北京发布了面向服务器的至强5300系列处理器,从这一刻起,芯片产业进入了四核时代。而这时AMD刚刚花费42亿美元和5700万股AMD普通股票收购了ATI,从此AMD陷入了资金短缺的财政危机,收购后的整合似乎也影响了AMD新产品的推进,采用原生四核心设计的“巴塞罗那”一再跳票,直到2007年9月10日,跳票半年多之久的AMD四核心“巴塞罗那”处理器才得以正式发布。就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中,英特尔凭借四核至强5300系列和平台化的优势,在x86服务器市场高歌猛进,截至到AMD“巴塞罗那”发布,英特尔的四核出货量已经达到300万颗,稳稳把控了四核市场。


迟到一年的礼物08关键字之AMD“上海”
被寄以厚望的“巴塞罗那”一再跳票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巴塞罗那”的发布并没有让AMD踏上坦途,虽然发布,但是在之后接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看不到“巴塞罗那”身影。在07年年底的时候,时隔发布仅仅几个月,AMD就表示在“巴塞罗那”的L3缓存中发现一处Bug,从而不得不延迟批量出货。而就在在AMD深陷亏损和技术Bug泥潭的时候,英特尔并没有留给对手太多的时间。2007年11月16日,英特尔发布45纳米至强5400系列处理器。这对命途多舛的“巴塞罗那”来说无疑又是一记重锤,遭逢推迟出货和英特尔的步步进逼,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亏损的AMD在07年Q4无奈又亏损17.7亿美元。四核皓龙迟迟不能出货,四核皓龙原生四核、直连构架以及集成内存控制器等技术优势在不断的推迟出货面前荡然无存,这影响的不仅是股价的下跌和连续的亏损,更可怕的是市场和OEM厂商对AMD信心的丢失。 

  2008年的日子AMD同样走的艰难,直至今年2月份,解决了TLB Bug错误的B3版本四核皓龙才针对核心OEM厂商批量出货。值得AMD欣喜的是众多OEM厂商虽然经历了太长的等待,但是还是将热切的目光投给了AMD。IBM、HP、Dell、曙光等国内外OEM厂商纷纷推出四核皓龙服务器产品,AMD四核皓龙的销售量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增长。但是迟到太久的AMD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局面,今年第二季度AMD的净亏损达到11.89亿元,连续7个季度亏损。为了给公司带来转机,AMD无奈之下做出了换帅的决定,任职八年的CEO鲁毅智卸任,由原COO德克·梅尔出任新CEO。面对亏损和英特尔等方面的重重压力,新CEO梅尔能否带领AMD走出困境?

迟到一年的礼物08关键字之AMD“上海”
AMD任职八年的CEO鲁毅智卸任

  梅尔上台不久AMD就迎来了首个大动作,今年10月7日,AMD宣布将分拆其制造业,并与阿布扎比的先进技术投资公司合成立一家新制造公司“Foundry”。从此举我们可以看出降低制造成本成为了AMD走出困境的一个重要战略。

迟到一年的礼物08关键字之AMD“上海”
AMD拆分制造业

  对于AMD的拆分,新CEO梅尔表示,“拆分制造业,AMD可以集中力量进行设计,度过资金紧张的难关...”还是因为资金,AMD不得不集中优势力量,将更多的资金集中投入在芯片设计上,希望以领先的技术将AMD带出困境。拆分制造业之举显得悲壮,相信AMD也是充满了无奈。也许,拆分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第3页:“上海”:是稻草也是起点

“上海”:是稻草也是起点

  话题还要回到“上海”,如果说一款产品可以奇迹般的将AMD带出困境,这当然是AMD梦寐以求的。不过对于深处窘境的AMD,通过一款成功的产品让市场重拾对AMD的信心却是更加实际的。“上海”成为AMD的一颗救命稻草,不仅是AMD自己,众多OEM合作伙伴也对其充满了期望。故而AMD虽然面对重重的压力,还是克服艰难,在本月准时推出了这颗万众瞩目的“上海”。并像前文中所提,“上海”发布数月前已经提供给OEM测试,目前已有采用“上海”处理器的服务器产品上市,本次发布不匆忙,低调但是沉稳。AMD不会再重蹈“巴塞罗那”的覆辙,AMD目前不能再承受失败。

  “上海”的成功与否,目前我们还不能轻率的下结论,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这是AMD的一个起点。平台化是英特尔占领市场的一个有力手段,如之前的“Bensely”平台和现在的“Stoaklcy”平台都已经在服务器市场取得佳绩。而AMD在这方面却薄弱的多,AMD至今还没有自己的服务器平台,这也让“上海”的HT 3.0总线等创新特性还无法体现。但是随着“上海”的发布,这种状况也将随之改变,根据AMD发布的最新服务器CPU路线图,AMD计划在2009年中期发布代号为“Fiorano” 的服务器平台,支持5.2GT/s HyperTransport 3.0高速连接技术,以充分发挥“上海”处理器的性能。


迟到一年的礼物08关键字之AMD“上海”
AMD服务器路线图

  除了“Fiorano”服务器平台之外,我们在路线图上还可以看到明年AMD还将发布代号“Istanbul”的六核处理器,采用45纳米SOI工艺,采用原生六核设计,集成6MB三级缓存,支持HT 3.0总线,并且依然采用Socket F接口,这样应用四核皓龙平台的用户可以平滑升级,不需要废弃之前的平台,保护了用户资产。从路线图上还可以看到2010年AMD还将推出新一代的服务器平台“Maranello”,包括12核心的“Magny-Cours”处理器和6核心的“圣保罗”处理器。

  AMD在发布路线图的时候曾表示其重点将放在明年和2010年,“Fiorano”和“Maranello”服务器平台将成为和英特尔抗争的最大资本。这意味着本次发布的“上海”是在新平台发布之前的过渡产品,尽管如此,“上海”扮演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是AMD走出困境的一个契机,也是在x86多核市场奋起直追的一个重要起点。

“未来属于融合”

  40年,AMD在与英特尔不断的纷争中经历了起起伏伏,相信AMD也不会轻易倒下。今年AMD发布了新标志,将口号从“Smarter Choice”更改为“The Future Is Fusion”(未来属于熔合),希望AMD能搭乘本次发布“上海”之机,演绎出“未来属于融合”的含义,与合作伙伴一起努力,向全球用户不断提供领先的解决方案。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企业服务 
智投助力企业广告营销  新浪智投-中小企业网络广告金算盘  pfpif.sina.net
爱学习上新浪教育  好好学习 天天上『新浪教育』  pfpif.sina.net
金融危机如何留学  一手资讯 一线专家 全面解析 新经济形式对留学的影  pfpif.sina.net
听,就听值得相信的  通过更权威更可信的信息平台了解公务员报考信息  pfpif.sina.net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