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软件定义登场 反流氓运动何去何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 16:06 太平洋电脑网 | |
11月22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公布“恶意软件最终定义”,官方标准的出台,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反流氓软件运动迎来又一个高潮。 与此同时,相继举起反流氓软件旗帜、站在风口浪尖的各方势力,已经悉数登场,各就各位。互联网协会、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奇虎、杀毒厂商、共享软件自律组织,五股来自不同世界、带有不同价值观的声音,在这里交汇、碰撞。 掌握着话语权的各路豪杰们,正在进行一场热闹的"杀龟大会"。然而,比这场讨伐本身更吸引人的,或许是这五股势力背后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 标准争议意犹未了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恶意软件最终定义"发布之前,"流氓软件标准"的版本已经有两个--分别出自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和奇虎的"360督导委员会"之手,并且两者互不认可。 早在今年9月份,反流氓软件联盟就发表声明称"不认可几个专家闭门造车制定的任何标准",而在随后,反流氓软件联盟却在北京组织了一个"流氓软件定义标准研讨会"。有传闻称,多方争相制定流氓软件标准,是在"争夺主导权和话语权"。 在一片混沌之中,社会各界将希望寄托到官方组织互联网协会的身上,期待来自官方的标准能"一统江湖"。11月22日,在携30余家互联网机构共同发布一个"征求意见稿"之后,千呼万唤的官方标准终于出台。 然而迎接这一官方标准的却是一片质疑之声。这一标准的全文发布了参与制定的部分厂商的名单,雅虎(中国)赫然在目,而其旗下的产品--3721网络实名和雅虎助手却屡次盘旋在网民的流氓软件投票排行榜中。有网民认为:"让流氓软件厂商去制定标准,等于是让罪犯来立法。"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发起人董海平更是将其看作是"一纸空文",称"以前互联网行业也推出过类似的自律公约,但实际上不具有任何约束力,企业在面对商业利益时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这个公约。这是个不疼不痒的东西,还是应该将其上升为国家标准,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行政性的法律法规才行。" 互联网协会的权威性受到质疑。有分析人士认为,姗姗来迟的官方标准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这也是认定标准推迟发布的一个原因。 反流氓软件厂商成最大收益者 实际上,反流氓软件大潮的导火线来自一场雅虎与奇虎的口水战。今年6月2日,奇虎发布了一款"反流氓软件"--360安全卫士,其查杀流氓软件列表中首当其冲的便是雅虎旗下的"网络实名"和"雅虎助手",随后,双方的口水战进一步升级,甚至发展到依靠技术手段各自封杀的地步。 根据奇虎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目前,360安全卫士已经累计查杀雅虎助手数千万次,排名第一。联系到双方敏感的关系,在加上奇虎董事长周鸿祎的特殊经历,业内人士对奇虎开发360安全卫士的动机表示质疑。 身处旋涡之中的周鸿祎表示"反流氓软件,应该以暴制暴",而雅虎中国则声称"雅虎助手根本没有流氓行为",并表示会注资1亿元将雅虎助手打造成安全辅助类软件。 随后加入反流氓软件阵营的瑞星、金山等杀毒软件厂商同样面临质疑之声。据了解,早在2005年6月28日,瑞星就发布了自己的反流氓软件卡卡助手,然而却在反流氓软件运动达到白热化的时候宣布进军该领域,瑞星将其归结为"法律滞后问题",而有分析人士则认为,尽管从客观上、对反流氓软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他们同时也是最大受益者。 反流氓软件联盟遭遇败诉 与互联网协会的"行业自律"、反流氓软件厂商的"以暴制暴"不同,反流氓软件联盟采用了更为引人关注的诉讼方案。今年9月4日,刚刚成立的反流氓软件联盟一纸诉状将中搜告上法庭,并宣称"将会以每周起诉1至2家的速度将国内一些主要流氓软件厂商送上法庭。" 随后,反流氓软件联盟履行了他们的诺言,雅虎中国、千橡、CNNIC等厂商相继进入诉讼名单。然而,等待反流氓软件联盟第一个结果,却是败诉。11月9日,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反流氓软件联盟起诉雅虎中国一案做出一审判决,"证据不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知情人士透露,败诉的真正原因是反流氓软件取证难的问题,"反流氓软件联盟成员多是法律人士,缺少技术支持,在技术取证方面经验明显不足。" 近日,有消息称,反流氓软件联盟吸取了失败经验,正在组建一个"技术委员会"。业内人士在肯定反流氓软件联盟的诉讼"引起社会对流氓软件问题关注"的同时,也对其真正的效力持保留态度。 暴风影音领衔"渠道堵截战" 以暴风影音领军的共享软件行业是这场"杀龟大会"最后登场的一股势力。11月7日,暴风影音联合7家软件共同签署《反流氓软件绿色公约》,称"要依靠堵截传播渠道来遏制流氓软件",随后加入的软件数量增加到12家。 之后,暴风又发布了网民投票产生的《拒绝捆绑名单》,包括雅虎助手、青娱乐等多款流氓软件赫然出现在名单之中。业内人士认为,“用户投票”的一刀切方法判别流氓软件,让暴风影音避免陷入"标准问题"的旋涡之中。而暴风影音制作人周胜军则表示:"《拒捆名单》将使这些危害最大的流氓软件不再传播,对网民的好处实实在在。" 周胜军对自己提出的“渠道堵截战”颇为自信,并认为各方势力悉数登场,但流氓软件问题依然很严重,“肃清渠道,治标治本”。不过业内人士多对此持观望态度,有观点认为,暴风仅仅作为第三方厂商,其观点虽然有些道理,但要真正起到反流氓作用,“能否坚决执行才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