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软件 > 正文
中国软件业能否走出印度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7月07日 14:21 南方网-南方日报

  对待印度软件模式,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印度发展软件产业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印度模式并不值得一味模仿。

  国情不同市场迥异

  用友公司老总王文京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与印度最大的不同是国情的不同
,中国有一个庞大的软件内需市场,而印度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软件的需求,所以印度软件只有发展出口这条路,而中国国内软件的市场已经非常大了,中国的软件企业应该首先做好国内市场的供应,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做好国外市场的拓展。

  一些已经做大了规模,实现了产业化的企业开拓软件出口业务是其战略眼光的表现。中国最早的软件上市公司东大阿尔派总裁刘积仁日前在广东南海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东大阿尔派已经在日本和香港建立了软件出口基地,在未来几年内要使出口总额占到东大阿尔派的10%—20%。

  人才培育教育为先

  那么印度的软件出口模式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从表面上来看,印度发展软件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是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实际上原因并不仅仅指这些,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首先印度曾经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这样和美国人、欧洲人在日常交流和文化心理上都容易沟通。在印度的教育中,从中学开始训练软件开发思维和方法,完全接受发达国家软件开发的系统思维和最新方法。据华为公司透露的情况,同样学历程度的软件工程师,在软件文档的理解能力和准确度方面,印度工程技术人员比中国高出3—5倍的水平。

  印度以教育为突破口,造就印度IT业发展的大环境。印度的许多软件工厂规模都在数千人以上,其中最大的工厂软件程序员有上万人。印度的软件工业如此发达因为其造就了一批训练有素的“软件蓝领”。印度在2500多所中学开设了电脑课,400多大中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印度每年还对25万人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庞大的教育体系,为印度创造了无数从尖端的科技研发队伍到基础的实际应用的梯队形人才,造就了印度致力与发展IT产业良好的大环境。

  八年内赶上印度

  京华网络的谢小能说,中国软件出口的最终目的是出口自己的品牌软件。而且中国由于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其对软件产业的拉动作用也不可忽视。用友公司老总王文京前不久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保守点估计,中国软件产业5—8年超过印度应该没有问题”。(本报记者顾晓芳)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发表评论】【应用软件】【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 国航普吉包机五日
  • 瑞星杀毒免费进家
  • 特惠国内国际机票
  • 数字冰箱海信研创
  • 随时尽享学习乐趣
  • 万域电脑公司诚聘
       北京站  广东站
       山东站  上海站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相关链接
    微软不被拆分对中国软件产业可能是致命一击 (2001/07/05 07:01)
    《电脑商情报》:五巨头谈中国软件产业 (2001/06/24 14:42)
    评论:中国共享软件的生存和发展 (2001/06/20 18:11)
    业内人士谈国际化中国软件业的出路 (2001/06/15 16:30)
    共同打造中国的朝阳产业-软件产业 (2001/06/07 14:47)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文化新版--网罗天下文人 荟萃奇文妙笔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追踪高考动态 贴心服务考生
    全新北京都市生活--引领时尚 白领必读
    联想全球华人共申奥专题
    订阅手机短信 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最新行情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