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用友三年战略发布会专题 > 正文

用友冲向国际化:未来三年规划与规则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9日 03:18 eNet硅谷动力

  【eNews消息】昨天下午(2月18日),用友的国际化战略正式和盘托出。在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内管理软件老大之后,用友希望自己能更进一步,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级的软件企业。

  未来三年规划

  一份时间表显示,用友欲在2006年成为亚洲管理软件的行业龙头,并在4年后,也就是2010年,进入全球管理软件厂商第一梯队。

  围绕“亚洲最大的管理软件公司”这一中期目标,用友公司董事长王文京表示,用友将以产业规模化、国际化、基地建设三大任务为指导方向,在产品国际化、研发国际化、经营国际化、专业服务国际化、用友inside五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他介绍说,在未来的三年中,用友将会在已有的多语言、多币种、多税制、多地区的产品的基础上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并积极准备与国际软件厂商合作,建立分布在美国、欧洲和中国三地的虚拟研发体系,在全球配置研发资源;此外,用友还要建立全球化分级客户支持体系;并计划通过软件外包业务、UFonline等形式为用户提供国际化的专业服务。

  而此间用友更多的看法是,经过二十年的积累和发展,中国的软件产业已经逐渐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整个市场在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市场份额不断向主流厂商集中,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形势日趋明显,而国际化也逐渐成为这些厂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软件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迅速接近、甚至超越国际厂商,并同时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技术后发优势以及中国市场的庞大内需培养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于近期发布的一份市场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用友以极明显的优势超越国际厂商,稳坐中国管理软件市场头把交椅。其收入几乎是第二、第三名相加的总和。这成为用友国际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底气。在过去的15年间,用友持续13年以4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市场的领先地位,积累了大量用户。因此,他们认为,中国的软件厂商已经具备和国际厂商竞争的实力,有能力打响“反击战”,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在当天下午同期举行的“中国软件业国际化研讨会”上,一个被提及的类似观点是,中国软件企业的国际化的基础就是首先在中国市场做大做强;在全球软件产业中,中国软件企业具有人力资源、市场空间、基础设施、巨大需求等优势,只要中国软件企业能够有效发挥这些优势,中国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造就世界级的软件公司。

  产业游戏规则面临新的改变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认为,国际化是国内企业实现和国际接轨,把国内市场做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他于当天的发言中说道,国际化是一个实现软件产业跨越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国际化的需求,和中国软件厂商日益扩张的版图有关,但也与全球产业格局的演变同样密不可分。当天用友方面认为,全球ERP软件业正处于一个老牌厂商动荡不安、新生力量快速崛起的非稳定状态中,由成长向成熟转变的世界ERP软件业在变数中充满机遇。

  目前,全球前五位的ERP厂商只占据ERP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这说明该市场尤其是中小企业市场还处于高度分散状态。在这样的市场分散状态下,ERP软件厂商开始出现两级分化,市场集中化态势越来越明显。而随着ERP软件中小企业市场的日渐崛起和顶级ERP厂商的纷纷进入,尤其是微软对这一市场的觊觎,更是完全可能改变产业的游戏规则。

  全球的ERP产业都面临着来自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趋势性产品技术的创新的巨大挑战。目前,全球ERP市场已经悄然开始了一场变革。这种变革的结果将使ERP软件业逐渐形成两大梯队,第一梯队会继续崇尚“大而全”的运作方式,而第二梯队将在包括行业、领域、地区的细分市场中生存。

  来自市场中的评论家认为,未来的全球ERP三强将在三个地区产生,这就是北美、欧洲和亚洲。而在北美市场中,微软的力量不容小觑;在欧洲市场中,SAP将继续担任霸主地位;但在亚洲地区尚没有ERP巨头出现,这就给目前在亚洲地区的领先厂商留出了快速成长的空间。

  来自市场中的众多数据可以表明:亚太地区的市场空间很大,特别是中国将会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一个预测显示,亚太地区在全球ERP市场中只占到了1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中国目前还只占到其中的1%多一点的市场份额。中国ERP市场未来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会达到惊人的25.9%,这说明,中国的ERP市场正在以极高的速度快速成长。

  中国将进入ERP应用高峰期

  演讲中,众多专家都提及,中国经济正处在历史性的千古难逢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中国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都引导并推动着中国企业展开ERP/企业应用软件的应用高潮。

  在90年代初中期,欧美曾经历了这一浪潮;在90年代末期,台湾等地迎接了这一浪潮;在未来的十年中,中国同样也会出现这一浪潮。而在即将到来的两三年后,中国将进入真正的ERP应用高峰期。

  对中国的ERP厂商来讲,也面临着三大机遇。首先,中国大量可开发、可利用的智力资源,可以有效解决ERP软件开发、教育培训、咨询实施以及维护服务的瓶颈问题;其次,中国的网络和通讯设施的领先,也为ERP厂商的产品和服务的推出提供了难得的基础条件;第三,中国政府对软件业和企业信息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以及中国本土厂商在产品应用与中国客户贴近、产品技术的后发优势(如电子商务、移动商务)、本地化的服务、用户基础、成本优势这样五个层面的优势,也为中国ERP厂商的成长助力颇多。再加上中国管理软件ERP软件的产业链的逐渐成熟,都不断催生着中国管理软件ERP市场龙头厂商的产生,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陈冲表示,国际化也意味着国内软件企业要超越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把企业才能做大。而只有成长出几家大型的软件企业,才能形成一个非常好的中国软件产业架构。这个架构对中国软件产业来讲,显然非常需要。

  也有专家建议,在应该加强发挥行业性,联盟的作用。中科院软件所所长李明树对此认为,国内企业应该注意合纵连横,从技术研究、开发、产业化、服务等方面形成生态链,以弥补规模不足的问题。他还同时提醒国内企业注意一个误区,那就是,国际化不仅仅是软件外包。

  eNet记者 徐志斌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