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01年,红色代码、尼姆达等网络蠕虫病毒频频发威,将国内计算机用户闹得心惊胆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明星”。
不少业内权威人士认为,2001年,不过是网络病毒小试牛刀而已,2002年将是网络病毒频繁活动之年。因为自从去年以“红色代码”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病毒诞生以来,网络病毒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传播速度、感染原理、破坏后果等方面均表现出赶超“前辈”之雄心 。目前国际上病毒的数目已达到了6万多种,大多数却是DOS病毒,相信随着DOS系统的衰落,DOS病毒不久也将销声匿迹,网络病毒将取而代之。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和安全漏洞为网络病毒提供了绝佳的孕育土壤和传播途径,让不少怀有不良企图的病毒制造者喜不自禁,在他们看来,网络病毒比任何以往的病毒具有更大的杀伤力,神出鬼没、飘忽不定更加让人们防不胜防。在这一点上,“伊姆达”去年肆虐全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新一代制造病毒者更加明白网络病毒的威力,今年自然将会对网络病毒钟爱有加、趋之若鹜,将互联网看作他们表演的最好舞台,制造出各形各色的网络病毒前仆后继地出来兴风作浪。因此,毋庸置疑2002年,像网页恶意代码、邮件病毒等破坏性强、传播迅速、隐蔽性好的网络病毒将大行其道,计算机病毒防范重点将是网络病毒,能否拿出对付它的最佳方案将成为影响用户选择杀毒软件的关键因素。
2001年,网络病毒的兴起使国内多数反病毒厂商眼前一亮,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纷纷亮出自家的“绝密武器”,各显神通来对付网络病毒。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家产品表现并不完全尽如人意。像国内某一著名反病毒厂商的最新杀毒产品,虽然某种程度上能遏制邮件病毒的猖獗,但却只能兼容OutlookExpress、foxmail、Netscaped这三种邮件客户端,而对于其他邮件客户端完全不兼容,同时,其杀邮件病毒原理由于是虚拟文件代替邮件客户端收邮件模块提前收取邮件,存到硬盘上,查杀病毒后才允许邮件客户端收取邮件,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两方面的隐患,第一,如果该杀毒软件不能和各种邮件客户端的升级保持同步,就会出现因无法兼容而出错的现象,比如,该杀毒也许对FOXMAIL3.0支持很好,但对FOXMAIL4.0无能为力。第二,这种处理方式不能阻止病毒进入硬盘,也就是说,即使该杀毒软件能够处理一些病毒,也得容忍病毒先进入系统,所谓先把敌人放进来,再关门处理。普通病毒还能应付,厉害病毒就存在将机器搞坏的危险。对鼠标一点既可发作的病毒,比如尼姆达病毒,就会完全无能为力,眼睁睁的看病毒感染系统,造成破坏;另外,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杀毒产品对网页恶意代码这种新型网络病毒根本束手无策,有时候网页恶意代码修改了注册表,用户上网默认首页就会被修改,用户只有通过手工修改注册表的办法将网页改过来,可是懂得手动修改注册表的用户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还是会感到无所适从。现在中国的网民有几千万,如何保护网民上网安全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总而言之,尽管国内反网络病毒产品在去年风光了一把,为用户解决了不少问题,但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在兼容性、易用性、完备性等方面仍需努力。如果那一天,谁开发出一种反病毒产品,像是用户电脑与互联网之间的病毒过滤器(类似于净化水的活性炭作用)的东西,将病毒截杀在硬盘之外,同时完美解决上述问题,使用户最大程度避免网页恶意代码、邮件病毒等网络病毒的骚扰,谁就有可能在市场激战中胜出,成为反病毒市场最大的“赢家”。(北川)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