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来看这一年我国企业管理软件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用“调整的一年”来概括,似乎整个产业在等待着什么。主要的国产企业管理软件领导厂商都在积蓄力量,希望在来年能够有一个跳跃式的增长。从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额来看,同2000年相比,2001年有了比较大的提高,2002年会有更大的发展。归纳起来2001年的产业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政府部门对企业信息化开始予以重视
自从国家经贸委李融融主任2000年底提出企业管理信息化从财务管理信息化做起的要求后,国家经贸委不断对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2001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现场会”上强调,要大力推进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切实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业内人士评论,此举显示入世之后国家迫切希望企业提升竞争力而强力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决心。
二、企业管理软件(ERP)市场需求逐渐抬头
随着国企三年脱困的顺利结束,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加入WTO对我国带来的影响,相当部分企业的领导已经开始认识到信息化(ERP应用)给自己带来的竞争优势。从我国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过程来看,最开始的是财务软件,解决了记帐和算帐问题;后来是应用进销存软件,解决了企业内部物流的管理问题;最近是生产管理软件和分销管理软件的应用,解决的是企业的资源管理(ERP应用)问题。可以说,ERP市场需求已经开始逐渐抬头,这对我国企业管理软件产业来说,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三、企业管理软件新的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开始形成
需求决定生产,对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大量需求,带来对企业管理软件开发的投入越来越多,致使企业管理软件公司成倍的增长。如果我们回头看看10年前财务软件发展的情况,不难发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时的通过各级财政部门评审财务软件的公司就达到了150多个,实际数字当然会比这个要大。现在全国开发商品化企业管理软件的企业,据估计也已经超过了100家。
在企业管理软件厂商的竞争行列中,有象用友、浪潮国强这样的从财务软件起家进入企业管理软件行列的企业,有象利玛、合佳这样的从MRP软件起家的软件公司,有象东软、神州数码这样刚刚进入这个行当的新成员。上述这些国内软件企业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加上国外ERP软件的大举入侵,使我国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空前的复杂局面。谁能得胜,在2年内就会见分晓。
四、软件企业上市融资、资产重组为明年的发展做准备
自2000年企业管理软件公司大举融资和资产重组后,2001年企业管理软件公司进行融资和资产重组的力度仍然不减。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了,用友软件的股票是实行核准制以来的第一个上市的股票,其价格创下上交所的三个最高历史记录,融资8.8亿元人民币。资产重组的力度也大于2000年,联想神州数码与台湾鼎新公司成立合资ERP软件公司;用友与瑞典IFS公司成立合资企业,面向资产密集型和工程项目管理型企业的信息化。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明年的发展做好准备。因此,我们预计2002年这种发展势头仍然不减。
五、企业管理软件采取新技术的步伐加快
为了迎接2002年企业管理软件产业的发展,各个软件公司在新技术的应用上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最显著的是组件技术、JAVA技术和Web技术的应用,他们希望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把对手甩在后面,用友公司的NC管理软件就是采用JAVA技术,满足J2EE结构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中间件技术的应用,也是ERP软件厂商应用新技术的一个热点,深圳金蝶软件有限公司专门成立了研究中间件的全资子公司,希望通过中间件的应用和开发,提高自身软件的质量。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管理软件的质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为明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软件服务逐渐成为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成功的关键因素
随着我国企业管理软件水平的逐步提高,在用户中成功应用企业管理软件的诸多因素中,软件质量高低对应用效果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而服务质量逐渐成为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成功的关键因素。软件服务在ERP软件厂商的营业收入比例逐年上升,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服务收入已经超过了公司收入的20%,明年还将会有所提高。这个转变要求软件服务人员的素质要大大提高,因此培养一大批企业管理软件咨询顾问人员成为产业界最为关心的一件大事。
七、企业管理软件的行业细分成为产业的新增长点
如果说前几年ERP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ERP是通吃所有行业的软件,现在人们越来越发现,企业管理软件的行业细分越来越为用户欢迎,也成为产业的新增长点。例如电力、电信等资产密集型企业更需要的是满足本行业要求的管理软件,在国外把这类软件成为EAM(资产管理软件)软件;在大型基本建设工程中,需要的是工程项目管理软件(PM);而ERP在这些行业的整体应用受到很大的局限。在大型化工企业中,EAM和ERP都需要应用。
对企业管理软件厂商来说,行业细分已经成为产业的新增长点,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更好地为资产密集型和工程项目型企业服务,同瑞典IFS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就是行业细分的一个典型例子。IFS公司是一家从资产密集型行业起家的软件公司,后来发展了ERP产品,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能够同时提供ERP、EAM和PM的软件公司。浪潮国强公司是一家从石油、石化行业ERP软件起家的公司,其流程制造行业管理软件在这两个行业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八、各种关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思潮在社会上流行
企业管理软件(ERP)的应用都和企业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外一些关于ERP应用的思潮,无论成功与否都一股脑地涌入我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业务流程重组(BPR)的流行,在西方国家BPR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词,许多学者把BPR成为“脏词”。在1990年代,西方国家也并不把BPR视为“脏词”,一时间还把其奉为至宝。大量企业应用的失败,启发人们深入地去看BPR的理论是否正确,结果发现起理论基础就是比较错误的。而国内一些所谓“专家”把BPR仍然奉为至宝,到处把BPR作为先进思想进行转播,确实也蒙蔽了不少“不明真相”的人,现在是应该拨乱反正的时候了。经过我国企业的许多实践,BPR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确实没有多大好处。
九、新的专家队伍正在形成
专家队伍的形成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企业管理软件(ERP)行业更需要专家队伍的支持,财务软件时代一大批专家的参与对国产财务软件的成长起了重要作用,象中国人民大学王景新教授、上海财经大学袁树民教授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清华大学侯炳辉教授、潘家轺教授等老专家为我国ERP软件的成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一代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张瑞君博士、北京工商大学唐肖鲁教授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专家在ERP理念传播、实际工作者的培养、软件开发的指导上,付出大量的心血,可以说新的专家队伍正在形成。
十、企业管理软件的标准有待形成
企业管理软件和应用都需要标准,我国财务软件产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标准化来取得的,财政部公布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和《会计电算化应用规范》就是会计电算化时代的标准,企业管理软件(ERP)就是需要类似这样的两个标准,而我们现在还没有。随着国外ERP软件带进我国的一些企业管理的办法,受到了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的抵制,这些办法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要发展我国的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企业管理软件和应用的规范标准,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企业管理软件工作者身上了,我们希望2002年企业管理软件的标准规范能够有所突破。(许建钢)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