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软件 > 正文
如何走出软件人才困境 NIIT培训出场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9月11日 13:54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今年7月省科技厅对外公布的一项报告称,广东省软件产业的人才供给与需求之比为1比4,供求失衡问题比较严重,而每年广东本地培养的计算机软件研究生总数,还比不上华中理工大学一所高校。

  但更深层的结构失衡与人才适应性的问题尚未充分暴露。今年的8月13日,在广州举办的“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研讨会”上,就有专家指出软件产业正在出现“橄榄型”的
人才结构————顶尖级的人才少,中间人才多,基础的人才也少。

  这一点从信息产业部的一些数据表露出来,目前我国软件行业从业人员约15万人,其中技术人员约10万人,以程序员、系统分析师和软件设计师为主体。我国每年培养的IT行业人才约有5万人,其中进外企或出国的占到一半。这些人进入IT行业后,处于软件行业人才结构的中等层次。同时许多IT行业人才都不愿意进行基础性的工作,而瞄准更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师”。

  但这种橄榄型的结构,仅仅适宜于前工业化时代的软件产业,或者说适用于手工作坊式的产业结构。从经济规律来看,一种工业化时代的产业结构,要求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梯队,软件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高校培养成的高级人才,同样更需要从事基础开发的程序设计员作为智力基础。

  走向国际化的示范作用

  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软件产业要参与国际化竞争,形成外向出口型产业,真正走出国门,仍然需要一段时间。这个过程中必须迈过的门槛,就是人才的国际化水平问题。

  人才国际化,一是英语水平达到国际化,二是软件技术的培养直接与国际接轨。然而记者曾从广东一些高校的教师中了解到,现在对于IT人才的培训普遍比较滞后,教材平均每5年才更新一次,许多的计算机理论教材都是80386时代编写的,大大落后于国际软件业一日一变的步伐。一些软件企业反映,因为教育方式的落后,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往往需要重新学习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方能完全适应。

  东方通科技公司董事长张齐春认为,如今软件开发已经不再是个人英雄的时代,需要的是团队精神。而我们很多人才在软件开发中,既不做整体设计计划,也不写文档,只会写程序。这样开发出的软件程序往往与个人“捆绑”,既没有通用思路,也很难协同开发正规产品。有时,一个人的离去,可能牵动整个软件产品开发,甚至导致产品的早期“流产”。

  软件业是一门纯智力工业,软件产业走出国门,只能依靠国际化、标准化的软件人才。这使NIIT登陆的另一价值显露出来,便是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冲击现有陈旧教育体系,引入新的管理意识、新的教材、新的软件开发方法。作为IT培训通过CMM五级的培训机构,NIIT的教材与微软等一流公司的最新技术保持高度一致,每18个月更新一次,采用的“教育”————“智能室”————“机房”的教学方法,2/3的课程在电脑上完成。(本报记者曾平治)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发表评论】【应用软件】【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分 类 信 息
北京
  • 台皇多电脑控制器
  • 西吉数字变频空调
  • 兴航律师咨询热线
  • 求职方便不求人
    济南
  • 盛世软件新报价
  • 新型客车安全座椅
    上海
  • 选购红网主板记实
  • 很便宜的聚宝盆
    广东
  • 日上通讯诚招代理
    河南
  • 甲方乙方硬件专区 天津地区招商HOT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新浪商城推荐
      数码产品专题
  • 世界最薄MP3
  • USB数码录音笔
  • 96MMP3,1660元
  • SONY数码摄像机
  • SONY数码相机
  • 35万相素数码相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