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业最大的对手不是微软
“中国软件业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微软这样的国外公司,而是盗版……”,在昨天召开的“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研讨会”上,金山软件董事局主席求伯君痛陈我国猖獗的盗版现象。
对盗版深恶痛绝的不止求伯君一个人,参加此次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的各界专家一致认为,如果盗版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中国软件业将受到致命的打击。盗版,已成为我国软件业的第一“杀手”!
软件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中国软件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初显规模,但一些业内人士仍直言不讳:中国软件业仍处在刚起步阶段,甚至远不及比邻的印度。
我国目前涉及软件开发、销售、维护和服务的企业有2000家左右,加上兼营的软件企业,中国与软件有关的企业大约有5000家。但这些软件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50人以下的占55%,50—200人的占42%,1000人以上的只有少数几家。
软件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软件产业必须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措施的推进,国家必须为软件企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优惠的税收政策、倾斜的投融资机制和贷款政策等。与国外相比,中国软件业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与软件产业相关的配套政策尚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和技术的相对落后,软件企业缺少特色和与市场的融合度不足,而盗版是制约软件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盗版阻碍软件业的发展
国内的软件盗版非常猖獗,以广东为例,从1996以来,广东开展了深挖非法生产线专项工作,建立起强有力的打击机制和群众举报监督机制,至今已破获非法光盘生产线70多条,仅去年全省便受理各种侵权盗版案164宗。
谈到软件盗版,金山软件的求伯君满腹怨言:“一套金山词霸目前的国内市价只有28元,而在美国至少也可卖到500美元,照这样下去中国软件业哪有利润可言。”求伯君指出,盗版软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都是以非常高的比率占据着市场,阻碍着中国软件业的发展,以致于许多在80年代发展相对不错的软件企业自身没有多少资本积累,而在面对国外软件公司的竞争时很容易败下阵来。面对盗版,国外软件公司在中国可以一直亏下去,因为中国市场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而中国软件企业一旦亏损就面临倒闭关门。
业内人士指出软件盗版对企业和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无法收回投资,因缺少资金而无法吸引人才,限制中小企业的发展,技术不能受到保护,削弱软件产业的发展动力等等;对国家而言,则造成税收的流失、扰乱正常经济秩序、影响产业的发展、影响工作效率和就业等诸多负面影响。
业界呼唤健康发展环境
业内人士认为,要发展中国的软件业就必须建立起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对软件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完善软件产业环境中,应列首位的是政策环境。从美国、印度、日本等软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可以看出,政府通过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对发展软件产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法制环境则是保证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础,法制环境的建立和完善是涉及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软件业还要塑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主要是抓软件业向有关应用行业渗透,按照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建立市场运作规范、打击软件盗版和提高市场管理水平。
广东省目前已颁布了《广东省专利保护条例》、《广东省技术秘密保护条例》和《广东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等相关条例。《广东省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也即将面世,在《规定》中有关部门明确表示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在其计算机系统中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为了规范软件业的发展,还特别颁布了《广东省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对我省的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登记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了明确。这必将促进广东软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报记者苏冬)
    科技新闻短信 每日传送突发新闻、IT动态       订中国概念股行情短信 为中国互联网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