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面向组件编程(COP)的习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7日 08:50  IT168.com

  首选让我们看看什么是面向组件编程:

  面向组件编程的缩写是COP。COP是对OOP的补充,帮助实现更加优秀的软件结构。组件的粒度可大可小,需要取决于具体的应用。

  在COP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

  服务:服务(Service)是一组接口,供客户端程序使用。例如,验证和授权服务,任务调度服务。服务是系统中各个部件相互调用的接口;

  组件:组件(Component)实现了一组服务,此外,组件必须符合容器订立的规范,例如,初始化,配置、销毁。

  COP 是对一种组织代码的思路,尤其是服务和组件两个概念。Spring框架中,就采用了COP的思路,将系统看作一个个的组件,通过定义组件之间的协作关系(通过服务)来完成系统的构建。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隔离变化,合理的划分系统。而框架的意义就在于定义一个组织组件的方式。

  理解组件

  组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Java中的javaBean规范和EJB规范都是典型的组件。组件的特点在于他定义了一种通用的处理方式。例如,JavaBean 拥有内视的特性,这样就可以通过工具来实现JavaBean的可视化。而EJB规范定义了企业服务中的一些特性,使得EJB容器能够为符合EJB规范的代码增添企业计算所需要的能力,例如事务、持久化、池等。

  所以,组件比起对象来的进步就在于通用的规范的引入。通用规范往往能够为组件添加新的能力(就像上面所讨论的),但也给组件添加了限制,例如你需要实现EJB的一些接口。以下我们将讨论组件的一些相关问题:

  组件的粒度

  组件的粒度是和系统的架构息息相关的。组件的粒度确定了,系统的架构也就确定了。在小规模的软件中,可能组件的粒度很小,仅相当于普通的对象,但是对于大规模的系统来说,一个组件可能包括几十,甚至上百个对象。因此,对使用COP技术的系统来说,需要正确的定义组件的粒度。较好的定义粒度的方法是对核心流程进行分析。

  我对面向组件编程的看法:

  要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和生命力,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是把公用部分提取出来做成一个组件包. 比如开源的包,jxl.jar,javamail.jar,等等都是以不同粗细粒度的方式把用于特定方面的代码进行了优化和设计组合而成的接口.他们定义了一组可扩展性的api,这些api不会局限于某个特定的业务,比如我们说的某个项目,某个需求. 这些包通过对代码的不断改进来提升组件的功能和涉及面,从而版本越高,组件包越稳定.例如我们所了解的struts.jar.可以认为它是一个控制层的组件包.

  面向组件编程应该也是敏捷过程所要求的,通过良好设计的组件包,我们在开发的时候有几点优势:

  1.组件包有实现时,在需求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去考虑另一种方案.直接利用组件包理的稳定的代码何乐而不为?

  2.我们可以专注于业务的实现,而不需要考虑于业务无关的编码;

  3.采用了稳定的组件包,增强了应用的稳定性和健壮性.

  4.我们可以节约时间来学习更先进的技术.原始的技术因为已经得到了累计(通过组件包的方式).

  5.采用组件编程,代码更少,但是功能更强,更稳定.

  面向组件编程对代码的要求很高,需要大家一起来探讨和共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