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文Windows NT Server 4.0网络操作系统在中国的推广普及,它的易用性和强大的功能,也越来越被中国的网络用户所接受。自然,昔日的Novell+无盘DOS工作站也面临被Windows NT+无盘Win95远程启动工作站所替代。然而Windows 2000 Server中文版的发布,却为中国的无盘Win95远程启动网络用户的升级带来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选择。要么放弃升级,继续使用中文Windows NT Server 4.0+无盘Win95远程启动工作站,要么选择升级,使用中文Win2000 Server+终端服务器。微软在Win2000 Server中放弃远程启动网络服务,而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网络终端服务作为远程启动的替代品。终端服务网络框架体系的主要组成:
终端服务这种网络体系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多用户的Win2000终端服务器。它的关键是多用户内核,最初为Windows NT Server 4.0终端服务器开发的多用户内核,在Win2000 Server中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并且已经成为内核的标准构件,不管终端服务安装与否,这种内核一直内嵌在服务器操作系统内。这种网络体系对服务器硬件有较高的要求,除了要尽量使用高性能的CPU、硬盘、网卡等设备之外,对服务器的内存还有特殊的要求。终端服务器本身运行需要32MB内存,还要为每个客户附加额外的内存,一般每增加一个客户需要占用4~8兆的服务器内存。微软称他们做过测试,一台Pentium II 350MHZ双CPU,512M内存的服务器,能满足50人的日常办公需要。
2.客户终端设备。客户端软件用于在客户机上显示用户熟悉的Windows用户界面,它是一个非常小的应用程序,用来建立和维护客户终端与终端服务器之间的连接。终端服务客户机目前有三种构建方式:
(1)由硬件厂商提供的成品终端机。其内核是嵌入式的Windows CE操作系统,是一种半封闭式的客户端。如实达升腾系列Centerm-3000 Windows终端(基本型),它通过微软的RDP(Remote Display Protocol)协议直接和Win2000 Server终端服务器通讯。
(2)PC机(包括无盘工作站)加装硬件厂商提供的硬件板卡(集成Windows CE的ROM、网卡和显示卡的三合一或二合一终端仿真卡)来进行改造,使之可以无盘启动访问终端服务器。
(3)PC机(带硬盘)加一般的网卡。在该PC机要安装运行作为Win2000 Server客户端的软件,只占两张软盘。
3连接终端和服务器的网络协议。在这种网络框架体系中,终端和服务器之间使用的协议也因终端服务客户机的不同而分为二种情况:
(1)当客户机使用成品终端机(如实达Centerm-3000)或PC机加插相应的终端仿真卡(如实达Centerm-3100)时,终端和服务器之间就使用微软的远程显示协议RDP互相通讯。
(2)当客户机使用现有PC机加一般的网卡来连接终端服务器时,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就可以通过TCP/IP协议和标准的局域网构架进行连接。终端服务器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要求
1、对已有的应用程序的要求。现有的基于NT环境的应用程序,如果已经避免了以下几个问题,一般都可以直接在Win2000 Server的终端服务环境中运行。(1)系统的数据和用户的数据彻底分开;(2)没有对硬件进行直接端口操作;(3)不会在磁盘固定位置存取用户数据文件;(4)不会大量消耗CPU、内存等系统资源。比如中文Office 97和Office 2000就能够直接在Win2000 Server的终端服务环境下正常运行。
2、对新开发的应用程序的要求。要开发一个优秀的Win2000终端服务应用系统,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尽量精简代码,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降低内存和CPU使用峰值;(2)减少并限制用户对服务器硬件的访问,如磁盘、光驱、串口、并口等;(3)需要访问服务器硬件设备和Win2000系统全局资源时,避免用户之间的冲突;(4)减少对网络的访问;(5)优化图形处理,减少网络的传输量。
相关文章:
【相关论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