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看上“数字游民”

爱沙尼亚看上“数字游民”
2018年05月27日 06:05 南方都市报

    塔林T elli-skivi创意城有很多咖啡厅,供“数字游民”小聚。

    29岁的妮可·谭来自新加坡,去年她去的地方之多,足以让那些爱在社交媒体上晒图的人嫉妒得发狂:牙买加、迈阿密、波特兰、旧金山、洛杉矶、布达佩斯、斯洛文尼亚、柏林、卢森堡、冰岛、罗马尼亚、波兰、巴黎、阿姆斯特丹、泰国……

    更让人嫉妒的是,几乎在所有地方,她的职业生活都保持正常。“我每隔几天就要换一个地方。”做内容营销的妮可·谭说,“我总对自己说:该走了。”

    像她这样,不需要固定工作位置或者地点,只需拿着一台电脑,就能走遍天下的人,就是“数字游民”。和其他“数字游民”一样,谭经常要保持低调,因为各国政府一般不承认这样的工作方式———成千上万的“数字游民”手持的是旅游签证,或是在为当地公司打工,但只要没有工签,技术上说,就是非法的。

    不过,至少在爱沙尼亚,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不久前,爱沙尼亚成为首个推出“数字游民签证”的国家。持有这种签证可以在爱沙尼亚工作365天,包括申根地区旅游90天。由于欧盟公民已经可以在爱沙尼亚自由来往和工作,因此它针对的是其他地区的人:美国、亚洲、拉丁美洲,可能还有脱欧后的英国。

    “数字游民签证”明年1月才发放,但已让谭雀跃不已。“这主意很棒,”她说。“该有这样的东西了。”

    梦想“没有国界的未来”

    爱沙尼亚不大,但以“所有事情都能在网上办理”而闻名。这里互联网接入算是基本人权,学校里孩子七岁就开始学编码,公共WiFi速度世界第二快,人们可以用它投票、申请按揭、开设银行账户。要开办一家公司,你甚至不用离开咖啡桌,10分钟内就能搞掂。

    这也是一个深受创业公司文化影响的国家,科技企业界和政府关系紧密,数字大神的狂想常能进入政府决策,让其他国家同行艳羡。

    爱沙尼亚的数字化催生了一批全球知名的信息企业,包括语音沟通软件Skype,其核心开发是几个爱沙尼亚年轻人在塔林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完成的。类似案例激励着这个寒冷国度的年轻人,让他们觉得一切都有可能。

    “你会觉得创业公司几乎已经接管了这个城市,”银行应用插件Monese的首席执行官诺里斯·科帕尔说。靠近塔林火车站的共享办公间Lift99墙上,列出了已筹到至少500万美元投资的公司:Pipedrive、TransferWise、Funderbeam、Taxify等等。

    连提出“数字游民签证”这个想法的,也是一家创业公司Jobbatical。这是个招聘平台,主要面向希望在他国大展身手的技能型人才。公司位于塔林曾经的工业区一栋改建过的公寓楼里,39名员工来自15个国家。

    一年前,Jobbatical首席执行官卡洛利·辛德克斯与爱沙尼亚年轻的总统柯斯迪·卡留莱德讨论了数字游民签证,提出了“没有国界的未来”的梦想。“边界不是政策的反映,”在去年底发表的TED演讲中,她说:“它是我们头脑中边界的反映,阻止我们追求梦想的边界……”

    “世界已经改变,我们设法赶上”

    而爱沙尼亚内政部的吉鲁·万提斯担负着更加平凡的任务:为这项宏大蓝图消除外交云翳。

    “现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劳动力流动性很强,”她说,“普通签证和工作许可证制度都是基于‘古典’工作环境制定的:过去人们往往生活和工作都在同一个地方,现在世界变了,制度却没有与时俱进。是该做出一些改变了。”

    流动贸易存在于塔林的血液中。历史上这个连接欧洲与俄罗斯的沿海城市吸引了各国商人,12世纪以来爱沙尼亚曾先后被瑞典、德国和俄罗斯占领过。最后苏联来到,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都控制着这块地方。1991年独立后,爱沙尼亚立即决定大力投资数字基础设施,以摆脱苏联时期的经济不景。2014年它推出广为人知的“电子公民计划”,各国人士无需实际居住在该国就能使用其在线公共平台。“电子公民”跟普通爱沙尼亚人一样,可以在线开办公司、开设银行账户、签署文件等等。

    很显然,塔林追求一种特定类型的人才:使用笔记本电脑的“跨国人”。就连负责推介“电子公民计划”的政府负责人头衔都很有硅谷风情———“首席传道人”。“我们把自己想象成政府创业公司。”担任这一职位的亚当·朗说,“人们都说爱沙尼亚的‘电子公民计划’试图改变世界。我们说不是,世界已经改变,我们设法赶上。早在数字游民成为一种现象之前,我们就力保爱沙尼亚人可以在网上做所有事情。现在,我们想把这个机会提供给非爱沙尼亚人。”

    该计划最初设定的宏伟目标是到2025年招募1000万“数字公民”,目前有修改为到2021年拥有2万家电子公民开办的公司。与此同时,爱沙尼亚正推进一个LinkedIn式的社交网络和应用程序,将于今夏推出。朗说,成为电子公民并不意味着可以获得真正居留权,但“这的确是一条路”。“如果电子公民来到这里并开始与爱沙尼亚公司做生意,那在这里生活也会变得非常容易。”

    到去年11月份,“电子公民”每月申请数量超过了该国的出生率。在爱沙尼亚需要引入44万移民、好让人口保持一定规模的背景下,它和“数字游民签证”被视为一种聪明的边境政策:免去处理实际移民计划的繁琐,又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才。

    政府套用创业模式是否适宜

    部分观察家认为,爱沙尼亚大力推进“电子公民计划”和“数字游民签证”有其政治意图,比如通过引进西方创业者,减少俄罗斯的影响:塔林有大量俄语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6%。他们多是苏联时代的工业移民及其后代,当年奉命来到这里的工厂工作,现在大多生活在经济及治安较差的区域,与爱沙尼亚本地族群之间存在矛盾。俄裔爱沙尼亚年轻人失业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两倍,塔林也不允许当地俄裔学校教授学生俄语。

    与此同时,由于收到一波洗钱指控,该国最大银行一直在大批关闭“电子公民”的账户。社交媒体上,关于“电子公民”该在哪里交税及该交哪些税的争论一直都有。“现在一切都是原始状态,我们只管推出计划,不知道后果会是怎样,”商业律师斯腾·路加说。“政府官员喜欢这些,他们出访见到其他国家的同行时有东西可讲。但爱沙尼亚能获得什么并不清楚。”

    路加担心,急切地推进会给爱沙尼亚带来金融和法律风险。“政府不能像创业公司那样行事,10个初创公司中有9个会失败,失败就关掉,但我们唯一的政府失败了,不能一关了事。”

    爱沙尼亚国家广播电台ERR驻瑞士记者达里奥·卡文提出了更加尖锐的批评。他说,这是典型的“创业模式”:设立初创公司,迅速推出“最低可行性产品”,尽快投放市场,吸引关注。所谓“电子公民”通过贷款将资金转移到国外、债务违约或者乱开公司太容易了。“你完全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在使用这些服务。”他说,“政府提供了一个框架,但没有考虑到这样的免费系统意味着什么。”

    不过,即使怀疑者也承认,通过数字化建设,爱沙尼亚开始走上正轨。尤其在塔林,年轻人对科技的兴趣很浓,认为这是爱沙尼亚走向繁荣的最佳机会。而且数据证明,的确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远程工作方式。英国最近的一项民调显示,18-35岁人群中有60%积极寻求到国外工作。爱沙尼亚更乐观地估计,到2015年,全世界游走的“数字化工作者”将达到10亿人。

    无论如何,爱沙尼亚不会停下建设“无边界数字之城”的脚步。只不过要成为清迈那样的磁铁城市,塔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热带城市随时可以提供椰汁鸡尾酒,总是阳光灿烂,而爱沙尼亚宣布将推出“数字游民签证”那天,塔林的气温是零下11摄氏度。

    十分钟申请

    一个月领证

    申请成为爱沙尼亚“电子公民”,10分钟就可以完成。支付100欧元的象征性费用后,申请者必须到爱沙尼亚任何一间使馆或者领事馆,或者爱沙尼亚某个边防管理处,领取“电子公民”数字身份证,从网络登记到领卡耗时约1个月,使用时将“身份证”像银行U盾一样连接电脑即可(如图)。

    供稿:Dawn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