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过年成新年俗,并非因为国人越来越“土豪”

旅行过年成新年俗,并非因为国人越来越“土豪”
2018年02月20日 05:41 南方都市报

经济人

盘和林专栏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回家过年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但近年来,旅游过年成了一件时髦事。有数据显示,“外出旅游”成为仅次于“回家探亲”的第二大春节出行动机,旅游成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新“年俗”。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年春节七天假期,全国将有3.85亿人次出游,同比增长12%。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出境游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游游游”,与之前的“买买买”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重要标签。每年春节假期等,国内、国际热点旅游城市到处都是中国人,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因此,“旅游过年”渐成中国人的新年俗也不让人感觉意外,只不过是一个正常的经济学现象。

春节假期,旅游为什么受欢迎?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人们的旅游需求。旅游已真正成为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只是春节、国庆等假期中国人旅游需求井喷,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每年都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其增速甚至超过GDP增速。2017年,我国人均出游3.7次,其中国内游、出境游市场突破50亿人次。

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对中国旅游市场的井喷式增长的第一解释几乎都是:中国人越来越“土豪”了。“旅行过年”或成新年俗,是有钱的中国人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其需求不再只是“填肚子”,春节在家“吃喝”显然已经难以满足人们,而是把越来越多的钱用在了外出旅行之上。其实,这只是心理学上对旅游需求的解释,即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事物的欲望,是人类产生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心理学和经济学对需求的解释有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强调了有效需求,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经济学上的旅游需求主要包括旅游者的意愿、旅游支付能力和拥有的闲暇时间三个要素。

旅游者的意愿与心理学上对需求的解释基本上一致,“旅行过年”是因为人们在当前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已经不满足于“吃吃喝喝”,转而对外出旅游等高层次精神消费性产品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欲望。这是“旅行过年”的内在根本动因,但并不是旅游需求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人们的旅游支付能力才是实现旅游需求的关键性经济条件之一。

旅游支付能力是指人们在全部收入中,扣除必须的税金和必须的生活及社会消费支出后的余额,可能用于旅游消费的货币量。通常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的旅游支付能力越强,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就越大。这也是我国近年来旅游井喷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这不是旅游井喷式发展的唯一原因。旅游消费不同于一般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强的消费异地性和时限性,旅游活动的生产与消费同一性,即消费空间的位移,决定了旅游需求的实现除了有旅游意愿和实际支付能力以外,还必须有充足的闲暇时间作为基本前提,三者缺一不可。正如一首歌唱的:“我想去桂林,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却没有时间。”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不少地区远远超过1万美元的“发达国家”标准,这意味着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人们拥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和较充裕的闲暇时间。近年来,我国不仅财富增长快速,而且自动化等社会生产率提高较快,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多,这才是我国旅游井喷式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世界很大,不如带家人一起去看”,今年,“旅行过年”,很多人选择了出境游。中国游客最为青睐的前五个国家分别是泰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另外,还有报告显示,加拿大、俄罗斯“淡季不淡”成为今年春节“网红”目的地,同时,南极游升温明显。

其实,这也是经济学的必然现象之一。按照携程集团董事长、人口学者梁建章的研究,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往往是出境游井喷的时期。比如,日本1968年至1972年高达400%的出境游增长率,就是当下中国的一面镜子:据统计,中国在2016年的人均GDP首次突破8000美元;而在2017年,中国出境游人数接近1.3亿人次,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出境游国家。2016年,国际旅游收入已经占到携程酒店、机票、度假业务收入的27%。

(作者系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首席经济学家)

旅游过年旅行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