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个“红黑榜”

贵州有个“红黑榜”
2018年01月17日 10:12 科技日报

  图片由贵州省科技厅提供

  对于只报到不服务,服务量不足弄虚作假的科技特派员将被纳入诚信“黑名单”,在日后项目申报时将受到影响。

  近日,贵州省深度贫困地区陆续迎来了2018年最新一批科技特派员。而针对这些科技特派员未来的工作,贵州省科技厅放出大招:在服务中弄虚作假的科技特派员纳入诚信“黑名单”。一旦进入诚信“黑名单”,科技特派员在日后的项目申报等方面都将受到影响,无异于给所有的科技特派员上了一道“紧箍咒”。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一位科技特派员明确表示,贵州省科技厅此举督促所有的科技特派员工作不能搞花架子,要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为全省的脱贫攻坚添砖加瓦。

  诚信榜剑指脱贫攻坚

  作为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贵州省正面临着493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压力。

  近年来,贵州省科技厅多措并举,把科技特派员、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同“三区”科技人员的选派工作结合起来,让科技特派员和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无缝衔接。

  在全省脱贫攻坚决战的关键时刻,贵州省科技厅下发通知,明确全省选派1650名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副职,深入到全省的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服务,服务期限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

  所谓的贫困地区,包括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集中的乡镇。对照每个科技特派员须联系3个以上深度贫困村的要求,贵州省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将覆盖全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下发的通知中,贵州省科技厅要求所有科技特派员必须于2月1日前到服务地报到并开展服务,对于只报到不服务、服务量不足甚至弄虚作假的,贵州省科技厅将在年底考核中评定为不合格,通报派出单位并纳入诚信“黑名单”。

  贵州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副处长黎玥解释说,之所以出台这样的规定,主要是为了督促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科技特派员一旦被纳入“黑名单”,在项目申报等方面都将受到影响。

  对此,贵州省农科院科研处副处长、科技服务团联络员、同样也是科技特派员的李超说,诚信“黑名单”的推出,对所有的科技特派员来说,都是一种监督和督促。“我们将在科技服务团内部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出成果、有成效,能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带去切切实实的帮助。”

  与诚信“黑名单”相对应的,贵州省还规定,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农业专家,须到县以下基层单位服务满一年。同时,对工作业绩突出的科技副职,优先选拔使用。

  显然,无论是“红榜”也好,“黑榜”也罢,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加强贵州省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让科技特派员真正发挥出作用,助推全省的脱贫攻坚工作。

  “先遣队”进驻贫困县

  1月11日,一个由贵州省农科院牵头组织的科技服务团正式进驻台江县,这支24人组成的“先遣队”,涵盖了农学、畜牧、育种和水产等领域的科技人才。

  为了确保科技服务不打折扣,在每一份服务协议中,贵州省农科院和台江县对每个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目标进行了明确要求:与3个以上的深度贫困村(或贫困村)建立联系,每年开展50人次咨询服务,固定帮助5户农民(含两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在当地开讲一次科技课堂。

  当然,除了规定任务外,每个科技特派员还有一些“自选动作”,包括为服务地示范推广1项以上新品种、新技术,或领办、创办示范合作社,或培养1户农民为致富带头人等等。

  李超说,和以往相比,今年对科技特派员的要求更为具体和务实。

  当天举行的启动仪式结束后,李超马不停蹄赶到老屯乡展开调研,他希望尽快摸清当地的技术需求,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尽早让科技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就是要通过不断的示范,让老百姓看到效益,才能带动他们增收致富。”已在这个苗乡腹地服务一年的科技特派员姜雪深有感触。刚到台江县老屯乡时,看到老乡们还是在用传统“土办法”种植水稻,姜雪很是着急。劝他们改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可老乡们半信半疑。无奈之下,姜雪只能自己种上一块“示范田”。

  收成的时候,姜雪的“示范田”产量比老乡们的田地足足翻了一番。这下,老乡们才接受了姜雪的建议,也很快实现了增产和增收。

  至今,贵州省农科院已连续多年为台江县派出科技特派员,在台江县高效农业示范园以及台拱街道蛋鸡养殖示范基地等一批农业项目中,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服务让项目效益凸显,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

  在田间地头扛起科技大旗

  早在2003年,贵州省就积极探索并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截至目前,贵州省选派的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已达1万余人次,服务了全省600多个乡镇。

  长期以来,在贵州省的广大贫困地区,活跃着一支支科技特派员队伍,他们来自全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业技术推广站、企业等单位。在田间地头,他们扛起科技大旗,在研发农业新产品、转化新成果、攻克关键技术以及开展技术推广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大显身手。

  贵州省农科院旱粮研究所党委书记、科技特派员邵明波,利用休息时间走访调研。最终,他结合石阡县花桥镇周家湾村的地理环境,动员村民们以养殖中华蜂来挖掘“第一桶金”,继而发展立体产业。截至目前,全村养殖中华蜂达1200多桶,产生经济效益96.37万元。

  科技特派员、贵州大学教授许厚强与贵州省内两家企业合作完成了《贵州高原山地生猪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并将科研成果进行了转化,在全省32个乡镇建立了示范推广点,产生经济效益9.36亿元。同时,许厚强以项目为载体,在贵州开阳与人合作建立了200亩 “猪—沼—肥—果蔬”种养结合示范基地,服务养猪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20余家,直接带动农户200户,辐射带动农户1000余户。

  数据显示,仅仅2017年,贵州省就选派1688名科技特派员奔赴全省各地,他们服务企业和合作社446个,引进蔬菜、果树等品种398个,推广新技术440个,解决基层技术问题460个……

  为了有效发挥科技、人才在科技扶贫中的支撑作用,贵州省还放出了不少“大招”——

  对于选派到基层服务的“三区”科技人才,贵州省以县为单位实行“双团长”管理制,由一名“三区”科技人才任县服务团的技术团长,分管副县长任行政团长,达成服务团内部的信息互通和技术共享。此外,400余名“三区”人才同时担任科技副乡镇长,以充分接触基层,了解基层需求,为地方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为了推进人才下移,贵州省把科技特派员专项计划、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应用于支持“三区”人才到基层服务,投入4000余万元组织实施《贵州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重点项目,让首席科技特派员带队赴28个县开展茶叶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精确栽培和蔬菜错季高效栽培技术等示范应用,帮助企业、合作社建立科技示范应用核心基地11.2万亩。

  下一步,贵州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完善科技特派员长效管理机制,让科技特派员“派得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同时,力争为农村发展和精准扶贫破解一批技术难题,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推广一批科技成果。

贵州农科院三区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评论排行榜

科学探索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