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的惯例,支付宝最近公布了用户2017年的年度账单。用户可以进入支付宝的“账单”页面回顾自己过去一年时间在支付宝上的所有资金记录。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都美滋滋的,在微博和朋友圈里不停刷自己的年度关键词,“颜值即正义”、“才华”、“小确幸”、“温暖”……直到微博上有个律师发现了一条《芝麻服务协议》,舆论炸了。
微博认证为“岳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ID @岳屾山 发现,“这个账单的查看和《芝麻服务协议》没有关联性,所以你选择取消同意,依然能够看到年度账单。但如果你没注意到,就会直接同意这个协议,允许支付宝收集你的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
他引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互联网交易管理办法》,批评“芝麻”偷偷摸摸地帮用户选好了“同意”,而且没有“采用显著的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让用户默认同意。
这条微博迅速扩大,并马上被《中国消费者报》微信公众号和其它一众媒体自媒体跟进,大众开始对支付宝口诛笔伐。
过去两年的支付宝是挺背的,从调侃1%的WP用户,到疑似偷拍,再到“生活圈”低俗照片事件,都造成过不小的舆论风波。
未经用户允许就默认把私人信息透露给第三方使用,对一个涉及到资金交易的平台来说,这次支付宝面临的是一场相当严重的指责。大众往往对自己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尤为在意,即使我愿意自己晒账单到社交网络上,也不允许你支付宝“擅自”把信息给其它第三方。
既然你们都在骂支付宝,我来替它说两句,认真掰扯一下这次究竟是怎么回事。
支付宝这次被骂得很没道理。
这份《芝麻服务协议》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以及它为什么会出现在年度账单的封面处,并且默认被勾选中?
为了防止混淆,需要在这里解释一下支付宝、阿里巴巴平台其它服务和芝麻信用的关系。阿里巴巴所有服务的所有资金都通过支付宝交易,芝麻信用是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提供的一项独立于官方征信体系的信用服务,它汇集用户在阿里所有产品下的信息形成一个用户信用情况的评估,得到一个分数,就是芝麻分。
如果你曾经为了小蓝单车、闲鱼或者别的服务主动授权它们调用过芝麻分,第三方才会调用这个分数。
所以它被放在这里的直接原因,就是支付宝年度账单需要调用用户“芝麻信用”里的信用免押金情况(比如共享单车减免押金),将它统计到年度账单里去。如果你从来没开通过芝麻信用,那即使勾选了这个选项,既不会自动开通,也不会统计到账单里去——没开通,没什么好统计的。
对于已经用过芝麻信用的用户呢?你早在开通这个服务之间就已然同意过这个协议了!
打开支付宝的“芝麻信用”页面,在右上角的菜单里打开协议,看看里面的《芝麻服务协议》,是不是跟这次年度账单里的内容一模一样?
换句话说,这份协议跟其它任何服务的协议一样,是在你开通服务的时候就要选择知情且同意的,年度账单这里的选项仅仅是一个提示作用。
这次年度账单把这个东西放在这儿,其实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行为。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份协议里加粗的内容。
我来翻译一下这里面被指责最多的标红的那几句话。
看到“您同意”几个字了吗?意思是说,第三方调用你的芝麻信用的时候,需要得到你的授权,如果你不同意授权,支付宝是不会随便把你的芝麻分或者其它数据提供给第三方服务的。
“您同意第三方在业务存续期间持续查询您的信息”这句话是说,你在授权第三方服务调用芝麻信用之后,如果芝麻分出现变动(因为个人的资金使用情况是随时变化的),这些结果也会给第三方更新。
举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果你在授权单车免押金的时候芝麻分是700,但在之后有过一次严重违约分数掉到500,那么单车企业是会知道你的信用分降低这件事的。信用是动态的,第三方服务也没有理由拿你历史上某一时刻的信用状况衡量你所有的信用状况。
最后,条款里还称,服务中止之后,芝麻信用会保留你的信用情况。
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我想知道怎么注销芝麻信用!我都不用了还会保留我的信息,太恶心了!
你在借呗里借了6000块钱不还,然后中止了芝麻信用服务,你的逾期记录就会一笔勾销啦?这位用户想得挺美啊。
虽然芝麻信用是第三方的信用平台,但不意味着你中止它的服务,就可以把过去的信用一笔勾销。稍微动点儿脑子就知道,这件事完全不合逻辑。
以上就是这份《芝麻服务协议》的主要内容。你只要开通了芝麻信用服务,就要遵守,不想遵守,一开始就别开。
总结一下,如果你不想别人知道你的芝麻分,在第三方申请调用的时候不授权就行了;如果你不想让蚂蚁金服评估你的芝麻分,那不开通芝麻信用服务就行了(但如果已经开通,就不能小会记录),如果你不想让支付宝了解你的资金往来情况,那你不用所有淘宝、天猫、闲鱼、支付宝、花呗……等等等等阿里巴巴旗下的服务就行了。
除了对协议质疑之外,岳律师去取消芝麻信用授权的时候还发现了“惊喜”,在授权记录里出现了“华夏信用卡”这个服务。他的意思是,自己从来没主动授权过怎么会在这儿出现呢?是不是支付宝擅自把这些内容给第三方了?
我在华夏银行信用卡的《华夏信用卡(个人卡)领用合约》里找到这么一句话:
“乙方保证其向甲方提供的本人及他人有关信息(包括甲方不能从公众渠道取得的乙方及他人的个人基本信息、业务相关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真实、准确、有效、完整且取得他人的同意。
乙方同意并授权甲方在信用卡申请审核管理或进行贷后管理、资产管理等过程中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依法设立的征信机构、其他相关合法机构、有关部门和个人了解和查询其资产、资信、个人信用信息等情况。
甲方有权在法律法规、监管规定、有权机关规定的期限内收集、处理、传递、使用及留存乙方提供的或甲方查询到的个人基本信息和信贷交易信息(超过上述期限的,甲方有权销毁)。甲方对乙方提供的信息、甲方查询到的信息和信贷交易信息依法履行保密义务。”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用户自己亲手同意了授权,那么非常有可能是通过授权第三方的方式间接授权别人调用的。否则,支付宝要想随意把这个分数给别人,那是要被告到倒闭的。
最后,我还是不得不感叹一下这位律师先生的水平,他不但完全没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开始在社交网络上声讨,人还比较健忘。不知道他的委托人知道这件事后会作何感想。
要说这整个事件里支付宝有什么问题,我觉得就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别的什么错都没有。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