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Message可调用App,还想反击小程序,倒逼微信?

2017年09月26日 09:58 Bianews

微博 微信 空间

添加喜爱
来源:Bianews

iOS 11发布后,除了大改版的控制中心与App Store,Bianews发现,iMessage拥有了更多的功能,可以调用App,甚至发送支付宝红包了。

现在,新版iMessage不仅仅可以发送文字、语音、图片、表情,还能与Native App结合发送更多形态的内容,例如支付宝红包、大众点评预订信息等等。

通过iMessage发送支付宝红包与Airbnb房源

分享大众点评预订信息

芒果TV可与好友分享近期播放记录

房天下可分享楼盘房价信息

苹果并未在iOS 11发布会上介绍这一功能,仅介绍了iMessage将支持支付宝红包发送。其实,早在iOS 10时代,iMessage就可以调用第三方App,这一功能正式名称为「iMessage App」。只不过,在iMessage App上线的头一年,人们对于这款产品更多的印象是——表情包。

一些App至今也只为iMessage适配了表情包,比如知乎和B站

在iMessage App上线初期,各大App们一般仅为iMessage App适配了表情包功能,让用户们在iMessage内发送自家产品吉祥物形象的表情包。

直到近日,随着支付宝等App对iMessage App的适配,用iMessage发红包功能的出现,才让iMessage App走进主流视野。熟悉了中国互联网环境的人们发现,苹果的这款产品,俨然是iMessage版本的「微信小程序」。

在iMessage上发送支付宝红包

在小程序被人解读为冲击苹果App生态后,iMessage App同样被一些人视作是苹果对于微信小程序的一次反击,并让网友们对小程序的未来充满了幻想。

iMessage在中国的颓势,并不妨碍苹果在设计iMessage时,在其中加入已经被微信验证可行的功能。

不止iMessage App,在今年六月的WWDC现场,苹果还为iMessage加入了一项名为「Business Chat」的新功能,被外界戏称为苹果版的微信公众号。

然而,直至iOS 11正式版开始推送,Business Chat仍未正式上线。在Twitter上,不止一位网友发出了自己的疑惑,为什么Business Chat还在跳票。

尽管一直被戏称作「苹果版的微信公众号」,但Business Chat其实与狭义上的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关系不大,而更像微信企业号与服务号的合体。

苹果将其描述为「企业客户通过将自己的服务引入iMessage,再利用对话功能引导用户获取所需服务。」可以预见的是,这是一款便于企业通过iMessage开展客服服务的产品,与营销属性较强的传统微信公众号有着一定的差别。

今年WWDC上的iMessage加入的另一个重磅功能则是Apple Pay点对点转账,像极了微信上的转账功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功能也跳票了,没能随正式版iOS 11一同发布。

其实早在iOS 8时代,iMessage加入语音对讲功能时,就已经有人调侃苹果开始抄袭微信。尽管语音对讲功能并非微信首创,但iMessage发展至今,确实与微信越来越像了。

苹果倒逼微信开放

双方展开车轮战

冲突四起的微信与苹果,火药味十足,一个问题来了:微信与苹果之间,是否终有一战?

自微信应用号受苹果规则限制更名小程序以来,关于微信、苹果终有一战的评论便不断出现。在微信下线打赏功能、拒绝苹果抽成之后,这一观点更是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然而,同为全球市值前十的两家公司,苹果与腾讯之间虽然近期小冲突不断,但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几率几乎为零。毕竟,两家巨头的体量都不允许他们仗着自己的性子胡作非为。

一些梦想着再度围观一场「3Q大战」的看客们可以散了。当年「3Q大战」的最高潮是腾讯宣布「艰难的决定」,拒绝与360共存。如果今天腾讯与苹果决裂,同样需要从腾讯系应用下架App Store开始,这对于腾讯来说,无疑会承受十分巨大的舆论压力。

更何况,苹果与腾讯的副业有所重叠,但主业却毫无交集。大家都是来赚钱的,何必彼此之间过不去。小孩子才分对错,商人只管赚不赚钱。

iPhone十年,苹果借助这款手机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生态帝国,这样的生态也一直指引着微信等巨型App的发展之路。而如今,微信似乎也成为了苹果的老师。也许,我们在未来,还将在苹果的产品上看到更多微信的影子,或者在微信上见到更多苹果的痕迹。

所以我们发现,无论是苹果,还是腾讯,都开始在IM的聊天窗口上玩花样,识图进一步挖掘IM的产品价值。

而微信的下一步,或许也会在所有的聊天窗口接入小程序。在今年7月,微信已经向「腾讯客服」等公众号开放了这一功能。

但值得一提的是,iMessage用户发送部分App信息时,接收方可以跳转到App内查看。但微信分享的App信息却只能在微信内部浏览器查看,目前来看,iMessage的生态比微信更加开放。

相比iMessage,微信更希望用户留在自己的生态体系内。未来,微信会不会开放给第三方App跳转的权限,仍然是一个悬念。

借鉴微信的iMessage越发强大

它会威胁到微信吗?

你有多久没发过短信了?只需要认真思考下这个问题,就能明白iMessage在中国的前景了。

「成年人用微信,小孩子用QQ」,连这种奇怪的心理认同都能成为共识,使用何种交流工具早已成为一种兼具仪式感与社交隔离的选择。

但无论如何,如果现在还有人以短信作为自己最主要的工具,一定早被人归为人群中的另类。作为一款依托于短信生态的产品,iMessage在国内早已失去了群众基础。

但在苹果的大本营——美国,用户对于短信的依赖依然存在。IM工具在年轻群体中更受青睐,但似乎一直难成主流。而至于为何IM在美国没能获得像中国一样的成功,这是另一个可以展开讲一整天的话题,在此不表。

所以iMessage直至今日,都不像是一个针对国内用户推出的产品。更何况,iMessage不管多强大,终归只会是苹果用户的自嗨。

一直以来,国内互联网用户与产品经理对于用户体验的理解都是自成一派、不与世界接轨的。对于已经熟悉了QQ、微信等腾讯生态IM产品的国内用户,去接受iMessage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在产品形态上,短信生态的iMessage,与IM生态的微信相比,本身就失败了。

可以预见的是,至少在中国市场,iMessage App是一款可以被忽略不计的产品。但这并不会影响苹果在iMessage上「借鉴」微信的一些功能,毕竟美国人可没见识过腾讯的这些花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