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用户体验到了什么?

2017年08月18日 07:55 TechWeb

微博 微信 空间

添加喜爱

TechWeb 8月18日报道 文/郭宇豪

“大数据”被视为云计算之后的又一科技热点。对于“大数据”,目前还没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但是一般认为“大数据”就是指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生产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宽带普及带来的巨量日志和通讯记录,社交网络每天不断更新的个人信息,非传统IT设备产生的数据信息,以及持续增加的各种智能终端产生的图片及信息,这些爆炸性增长的数据充斥整个网络。

何谓大数据?这个概念太过于模糊,但它早已渗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了互联网应用革命的新趋势。马上就到十一了,各位都订好了旅游行程了吗,如今人们对旅行品质与深度的日益关注。

随着中国大众旅游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和理性,旅游群体的年轻化,自由行热度上涨,国人越来越看重旅游的品质和深度。出游选择从最早的“打卡式”走马观花,到火热的“买买买”购物之旅,到如今自由行成为常态与刚需之后,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休闲度假和旅行体验。这些数据都是如何得来?TechWeb实地采访如今蚂蜂窝,了解大数据的相关问题,来看看大数据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

大数据从哪里来

每个人想去的地方肯定不一样,系统推荐的地点也是不尽相同,话说,系统是如何得知我的个人信息来进行分析推送的呢?

必然是大数据的整合,我们在注册各类APP的时候,会简单输入一些个人信息,比如说性别、年龄等,这样范围就缩小了很多,用户平时浏览的产品,系统都会有记录。

仅以澳洲租房车为例,不同的路线、不同的人员构成、不同的玩法,该如何选择车型都是需要专业的攻略来提供指导的,在纷繁杂乱的传统货架中,旅行者与供应商之间无法高效地找到彼此。而通过蚂蜂窝大数据,旅行者能够轻松找到适合自己的租车方式,房车供应商也能轻松找到有需求的旅行者,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预测这位旅行者对房车的偏好,并实现精准推荐。

我应该去哪里

在旅行的时候,相信很多用户都跟我有一样困惑,那就是去哪里玩。国内国外这么多的景点,哪里才是适合我,能够满足我的需求。在这个时候我们会选择搜索功能,大数据的优势就在这里展现出来了。

我们打开蚂蜂窝APP,以东京为例,用户可以实时看到,过去24小时内有4165人在这里旅行,以及周围同行者发布的“嗡嗡”动态;用户还可以看到20%的游客选在住在新宿,13%的游客选择住在银座,6条路线玩法的推荐,以及海量用户的真实游记与问答内容;在酒店下方,用户不仅可以查看酒店攻略,还可以看从用户游记中提取出的对该酒店的真实评价,更真实且更具参考性。

这样的表现形式让用户更能清晰直观的选择去哪里。除了这些还有选择酒店机票等业务,他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进行推荐,确保符合用户的旅行计划。

针对性的推荐

上面我说过,是从用户的注册信息以及平时使用方式,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从用户的原创内容中进行提炼,然后进行分析、整合,从而实现精准的用户画像,并在整个服务流程中,实现了千人千面的精准推送,让供需得到了更高效的匹配。蚂蜂窝在帮助用户更明确地做出消费决策的同事,也为旅游消费行业带来全新的想象空间。

现如今90后成为旅游业的主体,他们更加注重旅行体验与品质,热爱深度游,强调差异化与个性化。如果自由行是中国在线旅游的未来,那么90后这他们是未来中最值得期待的群体,他们的需要很是不同,他们可能为了一部电影的发布会、一个演讲会,或者一场体育比赛,发起一场旅游。

这里好还是那里好

很多时候用户都是在纠结的状态中,两个地方都想去,到底谁更好呢?这时数据就能说话了,近日携程旅游发布《2017 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旅游者报告》。对2017上半年国内旅游游情况和游客行为进行了全面监测。

在出境游购物消费回归理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游客重新回归国内游。与几年前相比,“国内游”这三个字代表的含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模式转为追求品质休闲度假和深度体验探索,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两个城市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有多少人来过这个地方,对这个地方的评价如何,用户都会知道,这些数据会让我们的旅游体验变得更完善更为舒适。

大数据的黑暗

我们看到了大数据为用户带来的便捷,从医疗到购物、从资讯到出行……大数据如今已经渗透在人类移动互联生活的每一处细节,成为了互联网应用革命的新趋势。它帮助我们分析出哪里最好玩,哪里的住宿最为舒适,哪个城市最为火爆,这些信息都能有效的帮助用户进行选择,让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为便捷舒适。在以后,可能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数据包,只需要一个关键词,你就能得到你所想要的信息。

但是你知道吗,这些数据掌握在企业手里会怎么样,用户是否还有隐私,这是一个问题,更可怕的是各种算法,去预测是不是会患心脏病?或你是否会犯罪等。有时,依靠大数据做出的演算与预测,如果与自由意志不符时,孰轻孰重?

同时,我们也担心,愈来愈多的企业会掌握更多资料,但如此庞大的资料为他们所收集,拿去做了什么?什么用途?不一定能受到监督与管理,这是重要议题。所以我们希望,大量的资料是由人类所掌控,而不是被巨量资料所掌控。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