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濠上河图:探访国内首个城市水专题博物馆

2017年07月21日 15:15 中国新闻周刊

微博 微信 空间

添加喜爱

  东濠上河图

  文/邓小夏

  博物馆不应只记录宏大的进程,也需要记忆琐碎的日常。广州东濠涌整治工程规划动工之时,涌边两座破旧的民国红砖小楼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着文物保护的考虑,同时体现广州独有的河涌文化,越秀区当机立断,将之保留了下来。

  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东濠涌博物馆—— 一个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小型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个城市水专题博物馆。

广州东濠涌吸引前去纳凉的市民 蔡敏婕 摄

  东濠涌博物馆位于越秀北路78号,占地68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五个展厅,分“东濠溯源”“东濠蕴梦”“东濠哭泣”“东濠新篇”四个专题,采取实物、图片、投影、音像等形式,展示了广州的河涌历史文化和东濠涌的整治成果。

  博物馆筹建时,越秀区先后发动东濠涌周边居民和热心人士,征集到各类图片1200余幅、实物文物数十件。博物馆馆长面向全广州市民公开招聘,人人都可报名,唯一的条件是:热爱广州,了解广州,了解河涌历史,有热情,有干劲。

  走进东濠涌博物馆,最具冲击力的莫过于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复原和展示的“东濠上河图”——河涌沿岸商贸人文盛况和宋代六脉渠地图水城文化。

  广州人引以为豪的“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指的是古代广州城里的六条大水渠。这个庞杂的水系始建于宋代,后经历朝历代不断修葺,已经很难具体说出六脉渠准确的位置了。

  在博物馆里看广州水城的介绍和古地图,恍然大悟为什么广州方言里习惯把“过江”叫做“过海”——原来那时的珠江,真的像海洋一样宽阔。现如今的珠江至少南移2000米,如此算来,秦时期的珠江宽度约是现在的十倍。

广州东濠涌通过景观建设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变成市民乐意游玩的公园 蔡敏婕 摄

  《广州府舆图》是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的广州地图之一。这幅像山水画的古地图绘成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至雍正七年(1729)之间。地图上,广州城外遍布巍峨的群山,蜿蜒的河水从城中穿过。广州的原始地形其实是两个半岛。东面的番山、禺山南北相连,形成一个半岛(今北京路以东),西面的坡山形成另外一个半岛(今惠福西路),中间的港湾为古西湖。以后随着不断的冲积,两个半岛连接,有了广州这块陆地。随后,珠江水道不断南移,到了清代,初步形成了现代广州的雏形。

  汉语中的“城池”一词,包括了城墙与护城河,二者缺一不可。广州是最好的例证,以天然河涌作为屏障,并沿河涌修筑城墙,把城墙与护城河的功能合二为一。

  广州2200多年的历史上,城中心一直位于现在的越秀区财政厅一带。在很长的时间里,它只是一座比现在的越秀区还要小的围城,宋代时修筑的城墙将广州包裹得严严实实。据东濠涌博物馆《清代六脉渠图》记载,广州旧城有18个城门,包括正东门、正西门、小北门、太平门等等。

  拆城门的事情,也不独发生在当代。随着近现代城市化兴起与扩张,城墙早已不合时宜。在民国初年的地图上,广州的大东门(即正东门)已被拆除。自1918年起,广州开办市政,开始大规模拆毁城墙铺设马路,广州城从“有城”走向“无城”,开始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迅速长大。至于城门,到现在仅存西门口遗址了。

  大东门紧贴东边的护城河东濠涌。当年,出大东门跨过东濠涌上的大东门桥,便是坟茔遍地、高低不平的东郊了。

  大东门往南不远处的小东门也即永安门,位于现在越秀南路与万福路交界处稍北。此处城门就是在1918年拆掉的,拆后扩建成了今天的越秀南路。可见,拆城墙扩马路的做法民国时期已有。

  小东门没拆的时候,走出小东门,跨过东濠涌上的小东门桥,可抵东城墙下繁华的三角市,也可到达东水关附近的烟花之地。小东门桥如今所在的位置,在南宋时有东高桥,明代则有永安桥。1935年,永安桥改建为混凝土桥,更名小东门桥。相传明代时此地已有酒铺,是广州城最古老的货店。清人张维屏的著作中曾写到:“广州城货店,以小东门外永安桥区永利酒店为最古。”

  位于现北京路、西湖路交界处的拱北楼,是宋代城墙南扩后建成的双门城楼。拱北楼上原置有铜壶滴漏,1918年拆除拱北楼后,几经周折转置于广州博物馆。1959年,原件被运往北京,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今镇海楼和西湖路口的铜壶滴漏均为仿制品。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门前绣花鞋。”从古至今一直传唱的岭南民谣,是凭河发展起来的广州城逐水而居的生活写照。水在粤语里是财富的意思,有水的地方,往往充满了生机。

整治后的东濠涌生态已经恢复,鱼群密布 蔡敏婕 摄

  作为广州仅存的旧城护城河,东濠涌身上承载了太多的兴衰记忆,苦乐悲欢。博物馆二楼展区的大量图片和实景模型记录了民国河涌水患和东濠涌治理前后的情形。

  民国时期,广州陆续开辟马路,路上交通快捷,濠涌航运作用逐渐减弱以至消失。同时,由于久不清疏和居民侵占,濠涌日渐浅窄,水流不畅,如遇暴雨和涨潮,宣泄不及,就易导致洪涝。1932年(民国21年)7月29日,广州暴雨,山洪暴发,城内水深盈尺,小北门一带首当其冲,屋塌人亡。在此之后,当局下决心治理东濠涌。1935年,由拥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学硕士学位的工务局长文树声主持,筹集社会资金治水,建越秀桥,疏浚整治东濠涌。白云山蒲涧水经东濠涌,直泻珠江,使广州免受洪水之灾。文树生1935年题写《东濠涌下游治理碑》,石碑现依旧屹立在人流过往的越秀桥边。

  由于地貌的影响,不少街道顺着河涌弯弯曲曲自然延伸,并且不太宽阔。这也是很多外地人对广州的第一印象。后来许多河涌变成了暗渠,使人完全无法将蜿蜒的道路与之联系起来。再到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高架桥,东濠涌上方从北向南全程被高架桥覆盖。从此,东濠涌如同其他已“消失”的河涌一样,退出了城市的风景线。

  街巷与建筑的结构记录着生活方式,反映着城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因此,在治理河涌的时候,除了治水外,更重要的是重现“一河两岸”久违的老广州河涌生活。像小东门桥、越秀桥等都建新如旧,尽量保留原有的树木。

  2009年前后,广州对城中两百多条河涌进行整改,唯一横贯东西流入珠江的东濠涌则是其中的标杆工程。历经8年整治,如今的东濠涌水清见底,游鱼穿梭,成为广州的一张城市名片,更成为老街坊们的骄傲。

  今年68岁的胡伯,从父辈起就一直住在东濠涌边上的北横社区,已有40多年。博物馆开馆初期向街坊招募管理员,胡伯因居住时间长,了解东濠涌历史,性格又开朗而入选。现在他每天准时到博物馆值班,为到访者解答问题,周末有空时还参加街坊组织的东濠涌志愿服务队。队里有十多位像他一样的老街坊,主要工作是维护河涌附近的清洁,他们称之为“护绿”“看绿”。

  现在的东濠涌,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民居高低错落。夏日炎炎,不少居民在涌边乘凉。胡伯说,过去东濠涌又脏又臭,没人敢在这附近多待一分钟,现在他每天都会来这里走走,晨练、闲坐,把这里当作公园了。他说,和天河的高楼大厦不同,这里是市井之乐。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