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享睡”经济:共享睡眠仓能走多远?

2017年07月18日 07:50 TechWeb

微博 微信 空间

添加喜爱

【TechWeb报道】从满大街的共享单车开始,预示着共享时代已经到来,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从被王思聪怒怼“做成吃翔”的共享充电宝,到最近的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好像一切事物都可以进行“共享”。而这一次,轮到了“共享睡眠”。

作为久坐办公室的上班一族来说,午饭后往往会很困,打个盹儿可以快速恢复精气神儿。但在办公室睡觉却很不舒服,首先是私密性一点没有,偶尔太累打个呼会影响到身边同事,经常趴在办公桌上睡觉,对颈椎的伤害也非常大。如果这个时候有一张床,一个隔间,能踏踏实实小憩一会儿,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事了。于是“共享睡眠舱”就应运而生了。

目前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出现了“共享睡眠舱”服务,半小时6元,里面有小风扇、Wi-Fi、插座。这种“共享睡眠舱”需要手机APP扫码才能进入,关起舱门自动锁紧。入住可免费领取床品。小编也在第一时间前去进行了体验。

何为共享睡眠舱?

小编来到位于北京中关村创业公社的一家名为“享睡空间”的共享睡眠仓,因为是下午,非高峰期时段人并不是很多。一个不到十平米的空间里放着6个睡眠仓,采用了上下层的形式。

睡眠仓的造型采用了具备了科技感的太空舱设计,舱门和舱体采用了塑料材质。上层的睡眠舱有个小梯子可以爬上去。每个睡眠舱的外边都有一个可供手机扫描的二维码,通过微信扫码添加小程序,可以直接开启舱门进舱休息。

进入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里边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长度超过了1米8,小编这种1米8的大汉躺在里边也绰绰有余,坐在睡眠舱中也不会顶到头。从舱内关上门后,舱门是锁死的,从外部和内部均无法打开,智能通过手机的小程序开锁,另外,睡眠舱内部的强制开门键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按动来开门。睡眠舱中除了枕头和床,还有一面很大的镜子,镜子下面是控制台,有电源插座和灯光调节键。

灯光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进行调整,除了开关中间的主灯,还可以选择单独开启蓝光灯,整个睡眠舱会变得很有科技感,像极了科幻电影中的太空舱。所有灯光关闭后,睡眠舱的密闭性还算不错,之后些许光线透进来,不会影响到睡眠。

由于睡眠舱是完全密闭的空间,透气性并不是太好,睡眠舱里本身是没有空调的,只有一个小电扇,然而再炎热的夏季会有些燥热,小风扇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睡眠舱是按时间来计费,高峰期(11:00-14:00)10元/半小时,非高峰期6元/小时。半小时起使用,微信小程序直接扫码使用、结束并付费。

小编体验使用了40分钟,实际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一是共享睡眠舱基本上没有隔音效果,躺在舱中可以听到外边所有的走路声、说话声。另外,由于空气的不流动性,舱内的空气并不是很好,如果碰到上一个客人有体臭,舱内的味道简直无法想象。在夏季使用,由于睡眠舱的密闭性,舱内的温度比外边还要高,基本上睡不着觉。

京享睡有16个体验点,包括银河SOHO、望京的洪泰创新空间等创业空间,以及一些知名的网咖,为上班族、加班族和网吧刷夜族提供小憩的地方。选址非常接地气,完全覆盖了目标用户群,上海有三个场地,成都有一个场地。下一步,享睡计划在南京、青岛、深圳设点。

共享睡眠舱的灵感来源应该是借鉴了日本的“胶囊旅馆”。但同样是作为“小格局休息室”,后者的条件显然要比成本很低的共享睡眠舱好太多,起码在每个舱内都会配备空调和换气扇。并且最重要的,胶囊旅馆具备了开设旅馆的所有证件和营业执照,并在消防和安全逃生方面做得较为完善。

再来看看新兴的“共享睡眠舱”,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共享经济时代新出现的一种“共享休息室”,确实可以在白领集中的商业地段为由需求的用户提供一个中午小憩休息的环境空间,出发点是好的,有需求的用户相信也会很多,但是共享睡眠舱的未来之路却是行不通的。

尽管共享睡眠仓提供了一次性床单和枕套,但夏天天气较热,细菌更容易滋生,密闭空间下的卫生环境实在令人堪忧。上面也说过,如果遇到了体臭脚臭的用户使用,滋味可想而知。虽然在无人使用的空闲时间,睡眠舱会开启紫外线消毒灯,但是这对清除异味并无作用。

密闭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不能忽视,小编在走访了共享睡眠仓,从公司“享睡空间”的室内和室外均没有看到任何消防设备和逃生路线图。而且用户在舱内睡眠,舱门是锁死的,里外都无法打开。如果在睡眠中遇到突发意外,这种模式很有可能让用户无法及时打开舱门,非常危险。

共享睡眠舱提供了一个类似“钟点房”的经营模式,让用户短时间高密度频繁录轮替使用,而这种类型的使用方式已经等同于“旅馆”的模式、共享睡眠舱并不具备开设旅馆的营业执照和经营条件,在国内这样的环境和“无牌照旅店”没有不同,被查封只是早晚的事。

小编体验了共享睡眠舱后,发现其内部的空间相当充裕,如果有人利用这一点,将共享睡眠舱当作是“约会圣地”也并不是不可能,而且也会成为共享睡眠舱的一大隐患。毕竟连“优衣库试衣间”都没有被放过,半个小时6元钱的睡眠仓远比几十元到一百元的钟点房更加“方便快捷经济”。小编在前去体验时,无论是使用前还是使用后,都没有看到相关工作人员的值守或监管,而很多人毫无疑问将利用这一点解决私欲。

小编通过网络上的资料查询,发现早在几年前,胶囊旅馆其实已经在中国很多城市出现了,不过这些旅馆没过多久就被政府查封了。当时的胶囊旅馆被查封的主要原因是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另外,胶囊旅馆也不符合有关部门对于出租屋最小人均居住面积的标准。其实,现在刚刚出现的“共享睡眠舱”在本质上和几年前的胶囊旅馆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加上了扫描二维码付费和打开睡眠舱门的功能而已。

目前小编体验过的这家享睡空间已经在7月16日成为了第一家被警方封停的共享睡眠仓:大门紧锁,查封原因不明。小编推测很可能是因政策原因,共享睡眠仓的用户信息没有和警方实名制系统联网所致。可见共享睡眠服务虽然确实是投放区(写字楼、科技园等)上班族小憩的刚需,但是它目前在用户体验的细节上和法规政策方面需要完善的地方比比皆是。在共享单车大获成功的“鼓励”下,共享经济备受资本的推崇,甚至被誉为是下一个风口。各类披着“共享”外衣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各种厂商也迫不及待地争抢这块烫手山芋。但对于“共享睡眠舱”小编并不看好,安全隐患很高,并且在初期缺乏统一管理,也不具备成为旅馆的条件。很多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毕竟作为新兴行业,共享睡眠舱还并不成熟。

实际上,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共享经济都只是“分时租赁”模式,并不符合共享经济最初的“陌生人之间闲置物品使用权的暂时转移”这一概念。不论是共享单车、充电宝、雨伞、篮球、玩具还是睡眠舱,都是公司购置一批物品,分时段租赁给用户,而非将闲置资源进行共享。打着“共享”的旗号其实是在偷换概念,“假共享,真租赁”的盈利创业者并不关心,如何拿到更多的融资才是关键所在,现阶段的共享经济只是个别创业者的“跑马圈地”,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再去考虑盈利已经在行业内成为公认的方式,毕竟共享经济刚刚兴起,它所带来的问题和困扰,也慢慢浮出水面。我们还是更期待在未来,有真正符合共享经济初衷的经济模式出现,让闲置物品提高利用率,让老百姓切身享受到便利和福利。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