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朱啸虎互怼,都是因为赛“大腿”!

2017年06月21日 10:37 新浪综合

微博 微信 空间

添加喜爱

  来源:品途网

  “我自行车比你多!”

  “你自行车多但你的车蠢,我的车聪明!”

  “我就是车多,怎么地,不信咱俩上街头数数?”

  “数什么数,我的车比你值钱!”

  这明明就是两个看车大爷的对话,但是套用到如今风风火火的共享单车领域却足以成为一个经典段子,因为两位大佬为了自行车“撕”了起来!

  一位是鹅厂厂长马化腾,另一位则是ofo资方金沙江创投的合伙人朱啸虎。

  马化腾和朱啸虎在朋友圈隔空互怼的话语,着实映射了摩拜与ofo焦灼的“赛腿战”。

  1.两条“大腿”杠上了

  互怼的源头来自艾瑞咨询的一份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5月,共享单车行业新增活跃用户近3200万,其中ofo月度活跃用户增长至6272万,摩拜月度活跃用户增长至5838万。

  ofo活跃用户数比摩拜多434万,活跃用户增速为摩拜的6.5倍。

  朱啸虎见此报告后喜发朋友圈,并附评论称“和街头实际数量一致”。朱啸虎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金沙江创投是ofo的主要投资方。

  马化腾显然对报告强烈不满,直接在留言进行反击,称微信支付数据里,摩拜高出一倍多,并称智能机和非智能机的未来价值和潜力完全不同。朱啸虎断然回复,ofo现在也是智能锁,性价比最优的方案才是好方案。

  马化腾指出必须双向通信才算智能,性价比再高的功能机在智能化浪潮下也不堪一击,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投资了而歪曲,如果我们投了ofo肯定也不看好这样的模式而必须要改。 

  朱啸虎则回复说,数据说明一切,一年后看。腾讯投资总经理见此纷争也加入留言,直言“数据现在就有,不用等三个月等一年的。”马化腾接着留言,天天可看实时数据。朱啸虎不服,并表示可以去街头看看。

  2.抱大腿

  马化腾为什么要屈尊,为了自己投资的企业与“老朋友”朱啸虎掀起骂战呢?

  其实,马化腾一直钟爱摩拜。用过摩拜单车的都知道,摩拜单车是微信功能九宫格里的一席,因而拥有微信超乎想象的流量入口。能拿到微信入口,自然不是弱角色,看同级可以有入口的企业如58,京东,滴滴,美团,自然看到腾讯对于摩拜的青睐。也可以理解马化腾这次怒怼朱啸虎的初衷。

  共享单车实则是个资本扛鼎的活儿,抱不住大腿(资本、流量)自然痛苦难言,得天独厚的流量难以得到,所以根本还是资本的力量。

  摩拜单车融资图

  腾讯从2016年10月摩拜的C+轮就开始为摩拜站台了,更在8个月内,主导(领投)了摩拜先后两次的D轮和E轮,“大腿”的力量超乎想象。今年2月,摩拜单车首批入驻微信“小程序”,用户可以通过“扫一扫”直接扫码解锁用车,摩拜数据直接200%增长;3月,摩拜单车全面接入微信,入驻微信钱包“九宫格”,深度接触微信超过9亿的月活跃用户。可以说,马化腾所言,“从微信支付看摩拜高一倍多”也算是有所依托。

  ofo融资图

  而再看ofo小黄车,目前处于D轮期间,这一次互怼的大佬朱啸虎是ofo投资方金沙江创投的合伙人,金沙江创投在统战市场的A轮就领投了,B轮和C轮连续跟投。ofo主要的投资方,除了金沙江外剩下的就只有滴滴了。

  事实上,马化腾曾差点成为ofo的金主,如果那样,今天的对峙故事本应该有另一个版本。

  早在一年前(2016年5月),ofo启动B轮融资后,腾讯和戴威就有过接触,但是错过只在一个周末的时间。

  朱啸虎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因为腾讯要在星期一开完例会来跟ofo谈投资,但是前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张颖(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来到ofo办公室提前把协议签了。”

  戴威也透露过,“经纬比腾讯签约的早,和张颖聊的比较投缘,我们的想法比较一致吧。”

  但是,过了事情无法翻盘,这也就导致了:2016年10月,腾讯领投摩拜单车;今年3月,蚂蚁金服战略投资ofo;今年6月16日,腾讯再次领投摩拜新一轮超6亿美元融资。

  对于这一次的互怼,也许在大佬朱啸虎心中想过,你(马化腾)不是没想过投资ofo,错过了而已!

  3.资本互怼没用,用户的“腿”说了算

  不管资本怎样维护自己的娃娃,用户的需求是激发市场行为的原点。对于共享单车,出发点是方便、轻松。但如何满足需求,可能只能用科技的方法解决刚需。

  笔者就身边摩拜和ofo的用户做了采访发现大家的体验感受很集中,普遍的感受是小黄车的投放量明显高于摩拜,就像用户李阳所说:“找一辆小黄车很好找,但是要一辆摩拜,可能就要多走电路,花点功夫了。”

  这就应了朱啸虎的那句“到街头去看看”,小黄车的投放量目测确实高于摩拜很多。但小黄车面临的问题是,损坏率太高了,有的用户居然连续出现过连着扫几辆车都打不开锁。

  另外骑行的舒适程度也是吐槽的点,小黄车的舒适性参差不齐,有的很轻有的很重,不过好在小黄车推出的活动比较多,很多次骑行基本免费。

  对于摩拜呢,主要问题是车体太重了,骑起来太累,如果是长途骑行,说像是去健身房蹬了一节“动感单车课”,这还是男用户的体验,许多女用户的体验就更加明显了,摩拜的座椅基本调整不了,身材略小的女生使用很费劲,车太沉,上个坡太累。这根本不是解放双腿啊。并且摩拜太贵了,使用摩拜,押金高,不能同步信用,而且开个锁用一分钟后就得花一块钱。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摩拜的车体重,但同时质量稍高,损坏率就会大大下降,不过也有用户反映,碰到的无法打开的摩拜单车很多。但以车体的设计等来看,摩拜的车体稳定性高,除了老车骑起来很累外,新车的骑车感受提升很多,并且车篮的设计就算放上重物品也不会太多影响骑行的安全稳定性。

  小黄车的新款车型设计,在解锁上有了很大的技术提升,但车篮的设计产生了稳定性欠佳的问题,尤其是放上稍重的物体后,车篮不随车把方向摇摆的感觉,会让某些不善于骑车的人很不适应。

  科技作为生产力,考量产品的生产能力、技术、以及新科技的应用,从这一点考量共享单车时,骑行感受、进入使用的流畅性、方便程度、以及故障的解决都作为决定因素。

  马化腾在怒怼的话语中称“双向通信智能机和非智能机的未来价值和潜力完全不同,性价比再高的功能机在智能化浪潮下也是不堪一击。”显然,在技术优势上摩拜占据了领先。

  但摩拜的“贵”这一特点也可能在用户心里放大化摩拜其他的问题,形成了使用障碍。

  这么来看,为了能让“大腿”轻松一些,共享单车解决的问题可不光身上的大腿啊!

  4.看摩拜和OFO正用哪条大腿走路

  摩拜和ofo为了争市场的占有率,动作都很多,前几日,摩拜新一轮巨额融资,放言欲年底开拓全球200座城市,ofo则另辟蹊径,推出适合裙装骑行的女性用户订制车。两家对手言谈举止间一直火药味强烈,不过,就两家企业目前征战市场的方式,摩拜和ofo都在用自己的各条“大腿”向前挺近。

  如果找两家企业同样拥有的大腿,可以说补贴和入口是两家都有的。

  摩拜进入微信九宫格位置,而ofo成为支付宝重要的一项功能,两方的流量入口已经成为了微信和支付宝的社交边际效应的比拼。另外的,ofo和摩拜之前的补贴架势都甚是凶猛。年初的充值返现比拼,ofo充值100元得200元,相当于骑行1小时0.5元;摩拜充值100元多得110元,骑行摩拜Lite半小时不到0.24元。

  通过平台的流量效应借力,ofo与芝麻信用合作推免押金服务,上海用户芝麻信用达650可免押金。摩拜则在全国范围内上线了“摩拜红包车”作为还击,ofo也很快推出了“红包车”功能,接着摩拜紧接着又玩出了“彩蛋车”。

  这些司空见惯的较量方式是互相博弈的战术交点,就市场而言,只要有资金支持,难说谁输谁赢。因此,可能其他可以支持走路的“大腿”极有可能变成了主要竞争点。

  ofo与摩拜进入市场的方式不同,起源于校园共享单车生意,刚起步的一年内,ofo总订单突破900万,注册用户超80万,业务也拓展到20座城市。摩拜呢,则是直接瞄准城市,自主研发单车,因强大的爆款实力成为了“网红”,资本加入,便收不住前进的脚步了。

  当时媒体给予了这样的评论:ofo写满了校园创业的血气方刚,敢拼敢试错,根据市场形式掌舵,瞄准到高频需求抓住了时机成为开创者;摩拜则因老道的管理团队直接瞄准公共自行车主导的城市出行,拿物联网技术的刀切开需求,并借用定位电子锁技术推广光大。

  因此在用户和产品逻辑上,天然的两者就存在差异。ofo抵押金、收费少的优势源于推进校园市场的初期用户需求,而摩拜自主研发设计的重资本模式也决定了收费会高。摩拜与ofo初期的较量明显是轻重之争。初期模式决定了产品调性,这模式的差异很可能是摩拜拥有微信得天独厚的优势下却在艾瑞的统计下败给ofo的原因之一。

  然而从其他的角度来看,ofo做的尝试确实也多一些。先后更新若干版单车,从技术上的智能锁替代机械锁,推出各种以肌肉车为例的个性化车种。直接与芝麻信用共享资源,实现实在的“免费”骑车。不过在马化腾话语中所说的“哑终端”一问题真的也是ofo非常头疼的问题,这一问题,源于技术和运营这条“大腿”可能走的不是很舒服。

  对于共享单车本身来说,可能最大的问题产生在线下运营,因为线下的运营这件事在某种角度上看是不成立的。

  ofo与摩拜线下运维人员的招募均承包给第三方服务公司,摩拜单车带有定位功能,后台可实现单车状态的监测,并且摩拜智能锁保证了支付完成率,自主设计减少了损坏率,这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ofo的机械锁型车辆不能定位,产品质量损坏率很高,机械锁的技术漏洞过大,因此ofo在线下运营方面的投入远大于摩拜。

  并且单车线下运营的成本过高,这加剧了线下运营的不完善现状,摩拜CEO王晓峰曾表示,“我们投放的车辆数量、收费价格、每天不同时段的运营都是有模型的。用户骑行一两元的车费,搬运成本却要二三十元,这个事情在商业上是不成立的”。

  眼前,两家企业也都欲求海外市场的延展,不过国内还在烧钱,拓展海外似乎有头toVC的嫌疑。有需求市场,就可以尝试,但如果说运营成本的持续居高,没有可以解决运营成本的革命方案,好像共享单车仍旧是一个“公益行为的试探”,抑或是成为巨头平台生态中的一环。

  就这次的互怼纷争来讲,摩拜和ofo拥有可以走路的大腿很多,这次信息源头方可能也是两家公司“公关大腿”的比赛,因多家第三方咨询机构数据的结果各不相同,例如比达、速途、易观等,关于摩拜和ofo的市场份额的描述究竟哪家为准着实难以判断。

  结语

  马化腾这次怒对朱啸虎的行为,实则体现了目前摩拜和ofo焦灼的状态。越焦灼小的玩家就越玩不起。朱啸虎也曾表态“合并不是投资人今年关注的焦点,焦点是先清场”。清晰的表明了两个金主目前对共享单车的看法。

  那清场后会不会合并?从出行领域的经典战役-滴滴和快的后,好像竞争的企业最终走向合并成为一种趋势。但就发展时间来看,两者大概都是迅速发展两年,从投资规模、估值规模和市场规模来看,也拉不开大差距,因此,这样的推论很难预测。

  互联网行业的窗口期只有半年,共享单车行业后面进场的玩家已经没什么机会了。资本只会关注行业前两名,尤其是现在这种规模差距已经拉得非常大的时候。现在谈合并,也不是该谈的时候。

  接下来,作为只想解放大腿的用户,也许希望的还是共享单车的“公益行为”更多一点,如果真的合并按照惯例加价最终用户就被动了。

  共享单车的将来如何变化无从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资本的行为下的商业,必定变化无穷,就像今天,ofo的押金变成了199了,明天会不会变成999谁又能预料呢?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