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的吗?YouTube 也要做 VR 社交?

2017年05月20日 20:49 太平洋电脑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5月19日,在Google的I/O大会上,Google对外宣布,YouTubeVR将推出新的功能,用户可以在YouTube上用VR聊天。

这就像一个VR聊天室,它允许多个人在一个虚拟房间里观看360度视频,用Daydream头盔中的麦克风跟别人语音聊天,用户在进入聊天室后会显示一个虚拟的头像,每个头像后有一块小的屏幕,显示该用户正在看的内容。

YouTubeVR产品的负责人ErinTeague将其描述为「让YouTube成为YouTube(makesYouTubeYouTube)的核心支柱之一」,并表示该平台提供了一种「共同观看体验」,用户还能够定制自己的虚拟头像。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熟悉?

一个月前,Facebook也是在自家的开发者大会F8上推出了VR社交平台——FacebookSpaces。在FacebookSpaces中,用户可以设计自己在VR里的虚拟形象,选择不同的发型、脸型、五官等,设置完成后,就可以在VR世界里和好友进行互动娱乐,玩到尽兴时,还能启动自拍杆功能,为自己的虚拟形象来张自拍。

「VR社交」的想象空间看起来丰富多彩,不过Facebook前脚推出FacebookSpaces,Google的YouTubeVR后脚就跟上来,确实有些互不相让的意思。

尽管两家均为互联网巨头,同时也推出了 VR硬件 产品,但总的来说,两者还是以平台方的姿态来培养各自的VR生态,其目的都是在VR这个新的计算平台上拓展其核心业务。人与人之间的互联是Facebook的基础,世界上每天都有13亿人活跃在Facebook的社交平台上,通过 VR技术 增强自身用户的粘性,这样的做法理所当然,而拥有10亿用户的视频网站YouTube背靠着全球最强搜索引擎Google,两者牢牢掌控着互联网流量入口,利用VR技术可以巩固其「信息分享」和「信息搜索」的价值核心。

不过,这些看起来未来感十足的技术要落地为具体的产品时,还是有不少的坑要趟。

此前,有外媒记者体验FacebookSpaces后指出,FacebookSpaces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没想好怎么做的技术Demo」,当他尝试在VR里使用Messenger给他人打电话时,对方看到的只是虚拟人物的手,而不是脸。尽管被现场的工作人员告知这是个bug,不过该记者表示,他宁愿用视频聊天,这样可以直接看到对方真实的脸。

对YouTube VR 的质疑声同样也不绝于耳。Netflix里德·哈斯廷斯就表示,他并不看好 虚拟现实 内容的发展前景,目前VR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开发出来,投进VR的钱远高于从VR里赚的钱。另外,对于用户来讲,尽管他们拥有Cardboard这样花10块钱就能在淘宝上买到的入门级头显设备,但要获得更好的VR体验,还是需要购买OculusRift、HTCVIVE或者是PSVR,而这三种头盔的价格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讲有些难以承受。需要花钱的还不止是头显设备,想要良好的VR体验,必须要有一台性能优异的电脑,这又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其实,深究起来,上述「看衰」的理由大部分源自于VR行业本身的发展所限。在采访国内VR相机厂商量子视觉时,该公司CEO张聪就对深圳湾的编辑说:「整个VR产业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底层的技术,各项标准都还没有成熟,从我所做的VR相机行业来讲,没有谁知道标准的VR相机应该长什么样子,所以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VR相机都有。同时, VR技术 对于影视、游戏、广告等行业有巨大的冲击,目前没有完整的摄影或者设计理论能告诉内容创造者 VR视频 怎么拍, VR游戏 怎么做。」

VR内容的「战线」很长,类型丰富,产业链环节众多,从哪里切入,如何切入,如何让技术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去试水和摸索。

其实,Google和Facebook在VR领域里的角力,对行业的发展来讲是优大于弊的,张聪认为,正因为整体产业的不成熟,所以几乎所有处于VR行业的公司都要承担着一部分教育市场以及培养用户习惯的责任。像Google和Facebook这样的巨头试水VR内容,势必可以加速VR技术和内容的落地,让VR以更加「平民化」的方式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从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如今手机硬件产品只是几家巨头的天下,比如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但是手机上的内容越发繁荣。类比VR行业,经过几轮技术的革新和淘汰后, VR硬件 产品可能就剩下几个玩家,而VR内容产业一定是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

标签: VR社交虚拟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