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瑞资本朱祎舟:人工智能不是互联网的替代品

2017年03月24日 11:39 xteacher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记者:伍小仙

3月20日,Xtecher杭州第一场私享会在杭州市西溪艺术集合村Rokid研发中心如期进行。

人工智能时代何时会来,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到底如何?私享会从这两点切入,围绕“探索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主题展开。峰瑞资本投资总监朱祎舟从投资人角度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朱祎舟指出,在AI刚刚起步时,整个市场处于AI的第一阶段,大家的焦点基本在于算法和人才,这两者的乘积就是一个AI公司在市场当中的价值,而现在,很多公司都已经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也即提供解决方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公司的市场价值判断方式演变成“估值=算法+数据x商业价值”。朱祎舟表示,在大家都还没有数据和商业价值的时候,比的是算法。但是当大家都有了数据和商业价值后,之后的商业价值会迅速地超过算法,所以算法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少。

最后,朱祎舟指出,AI体验更多的是系统化的体验,它不像互联网通过单点做小APP就能撬一个很大的空间,且AI并不是互联网的下一代,也不是互联网的替代者,这两者是并行的。

以下为分享内容全文: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目前看起来在toB领域的应用会更加实际一些。因此,这次分享的内容会比较偏向创业,也和大多数创业者的相关性会高一点。

在加入峰瑞资本做投资之前,我在AI领域创业。下面,我会从交叉的角度和大家聊聊自己最近的一些观察,也大家欢迎随时交流。

先简单介绍一下,峰瑞资本这一支新基金,成立于 2015年8月,我们希望做成一支研究型导向的全链条基金,不看风投,长期持有。我们算是比较早就看到了AI这个领域,目前已经投资了数十家初创公司。目前,我们管理资产规模超过40 亿。拥有一支规模15亿人民币的早期基金,一支 10亿人民币的成长基金。还有几支专项基金和美元基金。

下面切入正题。


AI创业投资阶段论

这是我昨天手画的两张图,反映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一些观察。


大家可能也知道,过去,在AI领域创业的时候,大家基本会问这么些问题:


l 你的算法到底是什么呀,你是不是深度学习的算法?

l 你是不是用了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有多少层?


这个是投资者,或大众关注的第一点——“算法如何”;

然后大家还会问:


l 你的团队里有PHD吗?有BAT研究院里出来的人吗?有高校教授吗?

AI刚刚起步时,大家的焦点基本在两个方面:算法和人才。

上面两个曲线图很有意思。

第一张,我称之为“技术的红利”。

这张图是ImageNet历年图像分类任务中获得第一名的算法的错误率,2015年的时候,第一名的错误率在3.6%,到2016年的时候,变成3.0%,在2014年的时候是7%,做2013年的时候是13%,大家其实可以看到,从2013年到2014年降了差不多一半,2014年到2015降了差不多一半,2015年到2016年的时候,其实下降的幅度就很慢了。

做技术的人应该都知道,在深度学习的框架下,现有技术处理图像方面问题的能力能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多了。这挺让我吃惊的,这个结论告诉我们技术放缓的速度远比我们自己想象的要快。或许2017年没有特别大的突破,那这个节点就意味着瓶颈期, 技术红利的放缓速度非常明显。

第二张图是“人才的红利”。横坐标是工资。大家都听说过,过去的时候,人工智能公司招人都很贵。我随机选取了选了一家非常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的招聘列表。



在2017Ian公司在招图像识别处理工程师的时候,薪水是15—30K/m,这个薪水跟普通的IOS工程师是差不多的。目前,大家对人才最新普遍的认知是,人工智能领域业界,所做的事情的框架已经日趋清晰明了了,但人才缺口比较大,学校的供给不够。现在任何一家人工智能的公司招人,需要的是很熟练的软件工程师,是能很快实践落地的人。所以大家现在比较倾向于招有一定专业院校和学术背景的人才,但不一定是念过PHD的。

通过上面两张图,我想说的是:人工智能技术跟其它技术一样,到了一个阶段性平台期,技术红利本身放缓速度都是非常快的,然后人才供给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

AI创业的第一阶段大家最关注的是算法和人才。对于投资人来说,基本上公司的估值,就是算法乘以人才。这两个东西的乘积大概就是你的公司在市场当中的价值。

而目前这个乘法的两端都在快速地下降,所以这是我们对第一阶段 AI创业的的判断。

我把AI赛道上的公司分成5个阶段


1. 提供狭义技术的阶段

2. 提供解决方案的阶段

3. 提供模块化产品的阶段

4. 提供整体产品的阶段

5. 业务闭环数据循环阶段


1. 钻研狭义技术的阶段

我们看到过去的第一阶段,创业公司都处在基本是“狭义细分技术”的阶段,判断公司的标准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估值 = 算法x人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公式下的公司,价值在被快速地拉平。在我看来这一波的机会红利已经基本结束。

在第一阶段人工智能创业浪潮中,获利最大的科学家创业团体,现在在创业上的优势不会那么大了。接下 AI领域的机会,我相信仍然会是留给产品经理、工程师、商业人才来发挥的。

过去的估值方式,过去的价值判断方式,和过去的技术人才红利都已经基本结束。


2. 提供解决方案的阶段

现在,很多公司都已经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了,不论是图像公司还是语音公司,大家都开始进入提供解决方案的阶段。

但是这个阶段也有很明显的瓶颈:规模性或是扩张性。AI 领域,和以前任何一种互联网创业都非常不一样。在传统互联网领域或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可能可以在四年之内做出一个上市公司;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基本是完全不可能的。

而第二阶段的,公司的市场价值的判断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我自己列了一个公式,就是从算法x人才,演变成“估值=算法+数据x商业价值”。算法,之所以是一个加号的原因,主要在于,大家都还没有数据和商业价值的时候,比的是算法。但是当大家都有了数据和商业价值后,之后的商业价值会迅速地超过算法,所以算法在里头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少。

人工智能不是互联网的替代者

互联网在过去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解放渠道,释放渠道的效率。所以我们看到,过去的创新型模式都是为了让产品能够直接抵达消费者。不论是电商打掉中间的零售商和经销商的渠道,还是滴滴打掉出租车的渠道,其实都是在渠道上做文章。

人工智能,我觉得它并不是互联网的下一代,也不是说互联网的替代者,这两者是并行的。因此,我觉得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机会依然有,并且依然非常大。互联网本身这条线会继续往前发展,人工智能做的事情更偏向底层,在生产端,去提高生产效率。

这也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觉得toC的机会比较难的原因所在。因为,生产端还没有被改造,于是就不太会有新的产品出来,没有新的产品出来,用户端体验也就不会有特别大的提升。

这波AI的浪潮,是凸显在数据乘以商业价值。我们从 toB 和toC 两个角度来分析。

我的判断是,在toB方向会向行业的纵深端去发展。从看生产端来看,不论是服务业、农业还是工业,大家对效率提升的需求是非常明显的。在医疗里,提升诊断的效率;在金融里,提高金融数据服务的效率……需求和商业空间是巨大的。于是我们的挑战不再是因为技术被拉平了,而是在于行业的理解,对行业的需求的理解、产品的设计。

另外提到一点:大数据。这个词其实是老生常谈了。还是从企业服务端来看。

在美国,人工智能的产生路径是:传统软件→ IT服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最后才有了人工智能。所以,对比美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我们的结论是在企业服务端,基本上都还是要在大公司的软件里去找 AI 的生存空间。

在中国,企业端基础设施还是非常落后的,是一片空白。在有一个中国特有的现象,:一种跨越式的发展。这种事在企业端会发生,在电商和物流是同时跨越式发生的;二手车的发展是跨越的;金融支付也是如此。

人工智能在 toC端,我们观点是:消费者的体验,通过一个单点去突破比较困难,更多是一个系统化的体验。比如,车载语音的交互体验,智能家居体验等。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做得多好,而更多的是说需要一整居家的环境、车载的环境。这些基础的传感器和基础的服务、数据足够完整之后,我们才会有一个体验足够好的东西出来。反之,现在做这个事情,就会感觉很累或者说撬不动,因为基础设施和服务没起来。

AI体验更多的是系统化的体验,它不像是互联网可以单点做个小APP就能撬一个很大的空间,几乎不可能。这个结论,我自己心里也有个问号,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AI里能够单点突破的产品到底是什么。但就我们观察来讲,在人工智能领域 toC市场不一定比toB大,但是显而易见toC的市场量要更sexy一点。这是我对于AI创业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的一些投资思考和笔记。

如果照套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进行 AI 创业是很危险的

最后,回答四个疑问:

l 过去大家很大的一个误区是:AI理解为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创新,或者是替代它。我认为这是不对的。AI和互联网是并行的,相对独立的。如果照套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是很危险的。

就比如,AI是没有网络效应的,也几乎没有马太效应,然后AI的发展也没这么快。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AI是基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它本身是没有网络效应的。马太效应是基于网络效应,因为网络效应能快速地集聚资源和拉开竞争者的差距,所以会出现行业通吃的情况。这些现象,AI几乎不太会有。至少现在看起,来通吃事情可能就不存在。同一个AI领域,不见得谁比谁快,谁能把谁灭了,而是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块地盘。

l 还有一个误区是:AI创业有没有势能?什么是势能,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窗口期之内,创业公司要打仗,要迅速融资。

但是看起来,在AI领域似乎没有“势能”这么一个事情。它没有网络效应和马太效应,它不太能够进行快速的融资,技术有它固定的规律和速度,不太可能用融资的方式拔苗助长。在同一个AI领域,谁先做谁后做差异并不会特别大,能够扎扎实实把事情做好倒是更加重要。

l 最后两个疑问,其实是连在一块的。投资人们都有个毛病,喜欢问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公司会变成什么?这个公司到底能做多大?这个行业到底能做多大?大家以前,对AI公司的期望是什么,很多人都期望是一个技术平台公司。技术平台公司的意义更多的是说,怎么把算法和数据整合成一个产品,或者整合成一个更加服务。云计算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

现在看起“技术平台”只是其中一种选择,还有其它更多种方式。

我认为从整个AI的壁垒来看,要从算法开始,让你的公司从一个技术平台公司做到一个数据产品服务公司,然后再抽象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更高层面的技术平台公司。


最后还有一点是:AI很难像互联网一样从单点突破,做横向整合。AI做大做深做的最大可能性是纵向的整合,整合整条产业链里不同的生产者、生产资料,再往上整合到产品层面。这比较抽象。举个例子比如你做人脸识别,是只做人脸识别?还是做人脸识别加上人脸识别摄像?,还是又做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摄像头还要再加上人脸识别系统做成一整个东西?它不是只做一个人脸识别就把所有人脸识别都做全了,而是做人脸识别,可以选择从下往上,也可以从上往下。而这两种方式在整个产业链里头都有。

这是AI整体创业、AI公司的状态和规律,它和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完全不一样,我的这一点思考供大家借鉴。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