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IDF专访基辛格:要造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9日 10:59 比特网ChinaByte
比特网Chinabyte4月9日消息(王允)仍然是英特尔的春季IDF,仍然被领进了一个圆桌会议室,一年之后,笔者第二次见到了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数字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帕特·基辛格先生。从演讲台上走下来的基辛格先生看起来很高大,与我们讨论的话题也从去年的“高性能低功耗”变成了“多核”、“高性能计算”和“千万亿次计算”。 故事从英特尔2008春季IDF开始。在第一天的第一个主题时登台的基辛格先生用几根孙悟空的金箍棒来形容英特尔可伸缩的IA架构,用金箍棒由顶天立地到绣花针比喻英特尔架构从“千万亿次运算”到“微毫瓦”再合适不过。在上海的这个有些阴霾的下午,基辛格先生用40分钟与媒体进行了较深入的沟通。
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数字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基辛格先生 理解英特尔架构的意义 作为英特尔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总裁,基辛格先生对构建英特尔架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想来对技术和前沿科技如此熟悉的他该是在应对媒体时想好了万全之策,但是没想到,来自媒体的第一个问题就颇为棘手:计算机产业融合的趋势对英特尔有什么影响?英特尔如何看待这种融合?服务器、高性能、工作站之间的性能是不是越来越混淆? 基辛格先生对这个问题显得有一些意外,略微思考了一下后他说道:“我们确实看到了计算行业和通讯行业之间的融合,但这样的融合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融合,一方面我们看到,在通信行业方面有自己各种各样的架构、自己,像WiMAX、LTE、3G,另一方面我们有英特尔架构,英特尔架构也是历史上可伸缩性最高、软件可编程性最强的,我们现在推进移动领域,而且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网络。” 不过他对于这种融合还有这自己的看法:“英特尔架构和通信架构不可能完全融合,不可能英特尔架构替代通信架构,通信架构替代英特尔的架构,这种融合是把两种架构的最优势方面结合在一起。”对于英特尔来说,从没有想过要用英特尔架构去取代任何一种架构,更好地为不同的领域提供服务。 在谈及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基辛格先生显得兴致勃勃:“英特尔在推动让高性能计算的能力,在大众市场或者主流市场当中也得到体现,正是由于英特尔架构的强大能力,我们能让高性能计算得到进一步发展,最终出现在PC、在个人电脑当中也出现超级计算机,就是今天的工作站,有可能明天就成为超级计算机,在一个今天工作站的体系当中,我们将来可以体现非常高的可伸缩性以及集群的能力,可以从少到30个节点多达1万个节点,还可以拥有加速器各种配置。” 不难看出,英特尔的架构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性能上的变化,如何让客户或者是用户接受并理解这种架构的真正意义——兼容并且可扩充。第1页:理解英特尔架构的意义 第2页:“今后我们也要造世界上最大的机器” 第3页:
【发表评论 】
|